AI 与 Python 实战干货: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

《AI 与 Python 实战干货: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

今天咱不啰嗦,直接上干货!

在 AI 领域,特别是图像识别方面,Python 简直是一把利器。咱就以手写数字识别为例,来看看怎么用 Python 实现一个深度学习模型。

首先,准备工作得做好。我们需要导入一些关键的库,比如 tensorflownumpy 等。

python 复制代码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tensorflow.keras.datasets import mnist
from tensorflow.keras.models import Sequential
from tensorflow.keras.layers import Dense, Flatten
from tensorflow.keras.utils import to_categorical

接下来,加载数据并进行预处理。

python 复制代码
(x_train, y_train), (x_test, y_test) = mnist.load_data()

x_train = x_train.reshape(x_train.shape[0], 28, 28, 1)
x_test = x_test.reshape(x_test.shape[0], 28, 28, 1)

x_train = x_train.astype('float32')
x_test = x_test.astype('float32')

x_train /= 255
x_test /= 255

y_train = to_categorical(y_train, 10)
y_test = to_categorical(y_test, 10)

然后,构建我们的模型。

python 复制代码
model = Sequential([
    Flatten(input_shape=(28, 28, 1)),
    Dense(128, activation='relu'),
    Dense(10, activation='softmax')
])

再对模型进行编译和训练。

python 复制代码
model.compile(optimizer='adam',
              loss='categorical_crossentropy',
              metrics=['accuracy'])

model.fit(x_train, y_train, epochs=10, batch_size=128, validation_data=(x_test, y_test))

训练完成后,我们可以在测试集上评估模型的性能。

python 复制代码
loss, accuracy = model.evaluate(x_test, y_test)
print(f"Test Loss: {loss}, Test Accuracy: {accuracy}")

这就是一个基本的手写数字识别模型的实现过程。通过不断调整参数、增加层数、优化激活函数等,还能进一步提高模型的性能。

在 AI 开发中,还有很多技巧和注意事项。比如,数据增强可以增加数据的多样性,防止过拟合;使用回调函数可以在训练过程中进行动态调整,比如早停法可以避免过度训练。

我的 PlugLink 项目网址:https://github.com/zhengqia/PlugLink

相关推荐
聚集的流星6 分钟前
大模型提示词工程调优
人工智能
Pocker_Spades_A20 分钟前
Python快速入门专业版(二十六):Python函数基础:定义、调用与返回值(Hello函数案例)
开发语言·python
东方佑36 分钟前
从音频到Token:构建原神角色语音识别模型的完整实践
人工智能·音视频·语音识别
周周记笔记1 小时前
学习笔记:Python的起源
开发语言·python
dlraba8021 小时前
基于 OpenCV 与 SIFT 算法的指纹识别系统实现:从匹配到可视化
人工智能·opencv·计算机视觉
shizidushu1 小时前
Hugging Face NLP课程学习记录 - 3. 微调一个预训练模型
人工智能·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微调·huggingface
格林威1 小时前
机器视觉在半导体制造中有哪些检测应用
人工智能·数码相机·yolo·计算机视觉·视觉检测·制造·相机
魂尾ac1 小时前
Django + Vue3 前后端分离技术实现自动化测试平台从零到有系列 <第一章> 之 注册登录实现
后端·python·django·vue
月岛雫-1 小时前
“单标签/多标签” vs “二分类/多分类”
人工智能·分类·数据挖掘
似乎很简单1 小时前
卷积神经网络(CNN)
深度学习·神经网络·c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