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距离24考研上考场过去快半年了,距离我拟录取也两个月多了,现在回想起来,最大的感受是:好像做了一场大梦。
其实这篇文章在考完研的那几天就在构思,待录取后由于忙着毕设,到今天才有状态动笔。
先说说最后结果:一志愿北交学硕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没进复试,调剂去了东北林业大学。
似乎一句话就已经概括完了哈哈,但于我,这一结果的过程所带来的收获是更珍贵的。
个人基本情况是这样:高中留有一定的数学和英语底子,都120+(江西高考),其中英语算有些失误。
大一下就432过了六级,大二大三学英语比较松懈,去年备考的时候也报了12月的六级,最后六级500,英语一77分。
数学的话,三门基础的高数、线代和概率论课程都学的不错,参加过校级数学竞赛,拿过二等和三等奖,比较自信。
本科期间算是比较认真,绩点前10%,奖学金都二等以上,数学建模有省赛二等奖,还有一些其他数模和编程类的比赛获奖,但没有三大创新创业赛事的经历。论文的话,前几个月被武汉理工大学主办的一个期刊接收,之前都只发在了一本道路运输领域的杂志上。
以上是考研前我的基本情况的一个概览了,算是为接下来的备考经历描述作一个铺垫。毕竟如果不了解基本情况的话,可能会产生一些疑惑和误解。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嘛,希望能起到一个铺垫的作用。
一、考前准备
考研并不是像高考那样只管学,还包括择校、专硕/学硕、备考资料的选择等等准备工作。
在去年3月份刚开学的时候,身边已经能看到同学在看数学和英语了。我那个时候还忙着再提高下自己的绩点,因为22年12月因为疫情提前放假了,那些考试和课设都放在下学期了,想着说不准能去竞争竞争推免。
直到上学期的考试都弄完了,到4月12号,我才在笔记本上写下"函数、极限与连续",开始复习高数。
起初我是有点担心,自己这么晚还没有了解过任何考研的信息,连考几门,大概什么时间考都不清楚。后面发现,这种担忧多余了。当身边也有人考研时,自然而然通过他们或者手机软件,就能知道关于考研的一些基本信息。
我本科专业是交通工程,主修课程有交通规划、交通管控、交通设计等等道路交通的内容。我自认为喜欢道路交通,所以想读研继续深入学习。问老师和往届学长,大多推荐的学校是武汉理工、长安和北京工业。
但我有点自傲了,总想着自己可以与众不同,一来就考虑的是东南,后面被东南博士毕业的专业老师劝退了。然后就考虑西南交和北交,这两个在国内交通都很有名,所在的城市也都很好。
最后选择的是北交,考上了还可以带家人去北京转转哈哈。7月份的时候确定了下来,买了相关专业课的书籍。
关于专硕和学硕,我刚开始考虑的非常简单,发挥自己的数学和英语底子(主要原因),考数一英一。后面跟研友交流,考学硕的话还可能对以后考公更加方便,调剂也方便些,后面就没再犹豫过考专硕还是学硕了。
二、政治备考
网上很多人说政治不用开始得太早,我没有全信,因为我语文基础比较差。查了下淘宝订单,我8.11下单了肖1000题和核心考案。8.15开始听徐涛老师的强化课程,想着一天听一节,听到10月底差不多刚好能听完。
刚开始听,感觉涛哥讲的有意思,也能学到不少东西,每听完一部分都会去做一做肖1000里的题目。后面到9月份开学后,专业还有一些课要上,基本上一天只剩下一个下午和一个晚上,甚至只有一个晚上。有些时候就会两、三天才能看完一节课。
肖1000更是,落后课程一大截了,感觉太久没做了才想着去做一下。
网上看到很多人在用刷题小程序,我也拼团买了一个,叫苍盾,感觉蛮不错的。我后期基本上都用那个进行二刷,里面的一些研友的评论也比较有意思和有用。
9月底的时候,我买了肖秀荣老师的背诵手册,但只是买了,真正到11月看完了强化课才开始用。主要因为涛哥的核心考案太厚了,不便于携带,后面要翻书的话不方便。
说是背诵手册,但我没有专门去背过,只是拿来当教材翻,回忆知识点了,偶尔做点笔记。
11月中旬,肖八出了,开始模拟选择题。做的第一遍基本上不超过30,甚至拿小程序做第二遍也拿不到40分以上。于是我前面几套就都做了3遍,保证真正弄懂了每个题目。
这也导致我的进度偏慢,到12月中旬肖四出来我还有两套没刷,不过这样做的效果是有的。肖八后面几套都能上30了,肖四选择题都基本上接近40。
可以说,选择题我主要是靠肖八。肖四出来后,我还是像刷肖八一样刷肖四的选择题,再适当放一些时间来直接背肖四的大题。
那段时间图书馆里的人好多都在过道里念肖四,但我的方法跟他们不太一样,我是直接抄,连续抄他个10遍。
最后的一个礼拜里,尽管肖四勉强只能背完一套,我更多时间还是花在数学和专业课上,保持一个手感。我最后也只把肖四第一套背了个大概。
当时是想着,就算肖四全背下来了,也不一定拿得了更多分,而且听说北京政治还会压分,我也不太喜欢背书,感觉相当痛苦。
到了上考场的那天,第一场就是政治。进考场后我开始摆文具,结果发现我竟然忘了带2B铅笔!真的是汗流浃背了。在老师过来发答题卡时,我向他反应了一下,幸运的是,话还没讲完,旁边的女同学就递了一支2B铅笔过来,说她正好带了两支。心态稳住了,真的感谢她。
下午那场考英语是同一考场,跟她聊了下发现有共同认识的人,挺有缘的,而且她也是考北交,希望她最后是顺利考上了。
我记得选择题做完时,抬头看了已经9:45了。做的时候感觉怪怪的,又难又不难,和平时肖四肖八完全不一样。
大题我算是运气不错了,肖四第一套基本上都涵盖了,让我有东西可写。我没有完全默写肖四,更多的是结合材料,再辅以肖四的东西,比较耗时间。这也导致我最后两题没什么时间写了,字迹都开始潦草了,完全是默写肖四的东西,而且每题都只写了几行。
交卷前瞄了下其他人的,都写的满满的,有点小担心。不过由于我期望比较低,也没有多想,抓紧出考场去吃午饭,好多一些时间睡午觉,为下午做英语阅读准备。
最后查分看到政治65分,我是相当满意的。我大题写成那样,选择题应该是有40+。
我感觉我学政治是踏踏实实的,没有因为涛哥讲的有意思就把看政治课当作是放松。虽然看完课感觉不能记住什么,但是留有印象,这在做选择题时是有一定帮助的。大题我虽然没怎么背书,只背了肖四第一套,但我是理解了的,没有单纯去背诵。
政治我都是放到一天最后来学,学校图书馆10点关门,回寝后洗个澡就看强化课。如果让我重新来复习政治,我想我还是这样复习。只是我会在大一大二就练练写字的速度,最后肖四多背一套,让自己脑子里有更多储备,好结合材料来输出答案。
三、英语一备考
前面我也提到了,备考前我就具备一定的底子,所以备考起来并不困难。
背单词我也差不多4月开始的,每天背的数量看心情,10个左右,因为我不想把背单词看成一个很刻意的事情。这也是令我身边人乃至我自己都纳闷的点,好像没怎么专门背很多数量的单词,但是就是认识,所以关于背单词我没什么特别要说的。
后面开始做真题的时候,吃过单词的亏,那一段时间开始坚持用"不背单词"背单词。最后快上考场时,也有过担心自己大纲里的词汇没有都认识。但从今年的卷子来看,没有出现过因为单词不认识影响做题的情况。
不过如果我再考一次,我会去踏踏实实背好大纲里的单词,把单词放在语境中,放在真题里去理解、去记忆。
4月份开始复习英语的时候,除了背单词,主要是在学语法。我用的是B站刘晓燕老师21年的课程,免费的,感觉讲的不错。不过看到后面感觉都懂了,有几个视频直接跳了。
我买晓燕的长难句的书,就靠一个笔记本,把她PPT里的东西都随堂抄上,她视频里也是让我们这么做的。
看到5月底,感觉自己需要做点题目,也需要纸质的书来学习,就买了一本刘晓燕58篇基础阅读。晓燕让我们吃透每篇文章,我一开始照做了,后面嫌太容易了就只是做了一遍。
不过光是这些基础阅读题,我就做的很烂,每篇都要错个3个以上,属实打击人。后面了解到唐迟老师的阅读课风评挺好的,网盘里找到了8节,8月中旬开始听。
听了第一节课就被唐叔折服了,也意识到了自己之前做阅读确实纯靠主观,根本没分析出文章的主旨。我听的时候是打印了讲义听,用笔记本记好他说的笔记。
听完了全部课后,我信心大增,拿着那58篇基础阅读就来检验检验,结果还是错的一塌糊涂。感觉自己完蛋了,都快要开学了,阅读还错成这样。
之后无意中想起唐叔在课程里提到的"知行合一",他确实教给了我阅读方法论,我也确实听懂了,但是我没用。每次做阅读还是按照自己原来的方法去做。唐叔也表示他的课是值得二刷的。所以尽管已经9月了,我还是坚持二刷了唐叔的8节课。
9月下旬我买了纸质的历年真题开始啃了,早年的卷子做的还是比较差,不过我提前做了一张近几年的真题,发现正确率提高了不少。所以我认为不能都把最近几年的真题放到最后来模拟,应该先拿几张比较新的卷子来做,感受感受最近的考试风格和缺陷,再用比较早些年的真题去训练方法。
10月初我突然发现我有一篇阅读是全对的,后面做的也慢慢趋于稳定,不会超过4个。我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对这么多,但就是感觉能选出来。文章主旨一找到,就选和它相关的,基本上都是正确答案。
我自认为二刷了唐叔的课是主要功劳,另外就是真题的解析给了我很大启发。我后面都用的是小黄皮那个真题解析,解析得非常深入。很多时候即便自己文章题目做对了,看了下解析发现其实是题目出容易了。
阅读解决了,那三小门也就没什么大困难,不过我还是选择去听听一些老师的课程。我听的是唐叔团队的刘琦老师的课,起初觉得有用,后来发现只是自己做少了题,按照阅读的方法来基本没问题,只是需要注意掌控下时间。
最后剩一个作文,我是11月中旬开始作文的练习的,先是听了几节陈曲老师的课,学了几种类型的小作文信体和大作文的一些基础知识。后面发现时间可能来不及了,放弃了听课,直接拿真题上手练。
中间看了一个潘赟老师的"九宫格"作文写法,感觉蛮有用,便以那本教程为主,做了一些自己的模板。到12月中旬的时候,我还一篇模板都没背,因为我感觉有些模板用起来有点太烂大街了。
最后还是选择的黄皮真题解析里的优秀范文,用里面一些比较不平庸的词组,做了新的模板,并用近几年的真题进行了训练,保证这个模板都能套上,也不落俗套。
另外还有一个考场上答题顺序的问题。我之前模拟的时候,连着做4篇阅读,眼皮超级重,感觉自己随时都要睡着了。后面在网上看到可以先写大作文,再写两篇阅读,再写小作文,然后后两篇阅读,其余的按照试题顺序。我考试时也是这么来的。
四、数学一备考
数学的备考我花了最多时间,也是在上考场前我最得意的。前期我甚至根本没打算跟着哪个老师的课程,想着随便拿一本教材,就着去年的大纲先开始自己看书自学,然后做做历年真题。
这在我碰到了几个比较难得题目的时候就开始动摇了,还是觉得要去看看那些考研名师们的课程。我选择的是汤家凤老师,我经常在B站可以看到汤老师的一些有趣的视频,也看过他的试听课。我感觉他讲的很好,很符合我对数学的理解:"通俗而又深刻"。
到了暑假,我买了一本李林880开始啃了起来。刚开始做着真心难过啊,没几个能做出来的。在图书馆写一白天,就没写出来几个题目。
后面我换方法了,开始以博客+早期真题的方法来学大纲里的各个知识点。通过将自己的笔记整理成一篇博文的形式,来加强对这一知识点的印象。有点像费曼学习法,将自己学过的东西讲出来,这样就说明学明白了。
但是写了几篇文章后我发现如果先自己学完,再来写文章巩固有点慢了,于是边写博客边学习。简单点说就是"抄书",把老汤讲义里的内容全都敲出来,一小节就是一篇博客。从7-19开始到考研前,我写了56篇知识点的文章。大家进入我的CSDN主页(https://blog.csdn.net/douglassssssss/category_12381603.html)就可以看到。从文章的首次发布时间就可以看到我的进度。
我前面提到的,结合早期真题学习的意思是,在写完对应知识点的博客后,通过做早些年相应知识点的真题进行练习,就代表我完成了"强化"阶段。
说到真题,我认为李艳芳老师的真题解析相当不错,用她就对了。她的解析很全面,经常有很多巧妙的解法,能和之前学习的知识点进行串联。
无意在B站刷到了一个UP主,小羽师兄,他提到的真题总结方法深得我心。我也是按照他的方法做了自己的行动指南。总结出每一类题型的几种解题方法,下次碰见就自动按照这些方法去思考了。
可能是开始得晚,又还有课,还要搞什么博客。我按照这样的学习方式,一直到11月2号才学完概统的最后一个内容,做完相应知识点的真题还更晚。最让人崩溃的是前面学的那么多东西基本都忘了。尤其是在大一大二就没接触过的曲线曲面积分,在第一次模拟20年真题的时候,直接连续跳了好几道相关的大题。
我有点后悔自己没更早就开始学数一,在我没有全部内容完全过一遍时,其他人市面上的模拟卷都刷了好几套了。由于做的套卷少,做题时间没有专门的控制训练,后面真正模拟的时候发现根本做不完。
但我考前还是相信自己比较扎实,很多基本知识点都能搞得透透的。甚至出了考场我都是比较冷静的,感觉自己正常发挥,即便题目比较难。
我记得我拿到卷子,第一个选择我就有点虚,做到3个选择就发现是曲面积分,然后后面级数直接跳了。线代第一个结合空间解析几何的会做,第二个用特殊值蒙的。概统也只会一个,剩下的直接蒙。
填空题就会前两个,其他的简单分析了下,发现不会就跳过了。这就导致我做到大题时时间还剩特别长,我甚至以为是考到11点就结束了。
我跳了这么多选填,最后蒙了一点上去,大题也没有一个完整做出来。但我就仍是一点没慌,我相信其他人更做不出来。原本前几场考完热热闹闹的,这一场数学考下来都安静了不少。
考完几天后我还是没忍住对了答案,发现自己竟然蒙对了一个选择题和一个填空题,天呐,那道线代的填空题都让我蒙对了。
最后分数查下来,84,我不是很意外,真的感觉自己确实准备不充分,就这个水平。都让我蒙对了10分,也才80多。
如果让我再来一年,我一定把考研数学当成应试,狠狠训练快速做题能力。早一些结束知识点的学习,早一些开始刷题。
五、运筹学备考
我在本科阶段学习过交通系统分析,自认为学习得不错,就没有报班。结合大纲,学了一遍北交的参考书,做了几张历年的真题卷子,我发现北交的题目就主打一个计算量大,题型都比较固定。
运筹学我也是用学数学一样的方法,在我CSDN主页可以看到我出的相关文章。我同样认为我很多运筹学基本原理也是搞得透透的,但是就是做不完。
模拟的时候,第一个单纯形法大题基本上要花掉我一个小时。如果运输问题要多迭代几次,动态规划数字比较大,图论又是考的最小费用最大流,那肯定做不完了。
本来我以为大家应该也都是这样,但是在laughing学长的资料交流群里,我发现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可以提前半小时甚至一小时做完,难怪北交专业课每年都有好多130+。我真的很好奇为什么她们能写这么快,难不成真得报一个班?
可惜我醒悟得太晚了,缺少和其他考这门专业课人的交流,也没有对做题速度进行训练。考场上剩了很多小问没写,但我当时似乎并不觉得遗憾,因为我确实是感觉自己正常发挥了。
最后我考了100分,和我估的差不多,但和其他人比差远了。我有一个同学也是考这个专业课,一样的卷子她都快140了。
可能我就是专业课拉了,2月26号出分,我326。3月22出复试线,336,我差了10分。
如果让我再来一年,我可能会考虑报laughing学长的班,但我一定会更加重视做题速度的训练,提早完成知识点的学习。
六、复试/调剂
出复试线时我还在图书馆痛苦地背书、背自我介绍,在发现自己没有进复试时,第一反应竟然不是难过,是有点庆幸不用再背了。我认为主要原因是我初试分数确实不能让人安心,所以准备复试过程中很煎熬。
收拾好东西回寝休息的路上,看到图书馆里好多其他人还在背复试的东西,还是感觉到了失落,后悔自己为什么不狠下心来多花点时间学。
缓了几天后开始准备调剂。我自认为喜欢本专业,不想调剂到别的专业、别的方向上去。所以我就不考虑大连海事这样的,它主要研究的海运方向,学的课程也和我本科完全不一样,尽管它是211。
东林我起初也看了下,看到它是土木与交通学院后,以为是偏土木方向的交通,而且地方在哈尔滨,离我这太远了,我就没继续了解。剩下其他学校就不是211以上了,专业方向也不同,所以我在4月6号之前都是坚定地想调剂回本校,继续跟着我现在的本科导师,做公交运营相关的研究。
我家里人也蛮着急,希望我换一个专业方向,去上一个层次高点的学校。我身边同学也认为,我应该可以去调一个211的。但是我那个时候有点害怕自己一个人去陌生的学校的复试,一方面最终没被录取的话,损失好大;另一方面就算录取了,研究生学的东西也不喜欢。
4.6我本科导师在毕设群里发了东林的调剂开网公告,我顺手点进去随便划了下就退出了,后面有其他同学在群里发消息,我便又进去看了一眼。这个时候我瞟到一行字:采用远程网络复试,我的心开始躁动起来。
我坚定调剂本校的心开始动摇,脑海中不断想象自己在东北的生活,新鲜感满满。那天晚上我问本科导师我应该如何选择,到底是坚持本科所学的方向,硕士阶段继续跟着他,还是换方向去上一个211。我也告诉了他我以后可能要读博或者回江西工作。
我以为他的回答会是坚持学一个方向,没想到他推荐我是去上一个211,平台更好,读博也更顺利。
我不再犹豫,着手准备起东林的复试。幸运的是,东林复试参考书目也是交通规划,虽然是王炜老师那本。我考虑到要是录不上东林,回本校要学的参考书是邵春福老师的《交通规划原理》,而这两本有很多想通的地方,就还是主要在看《交通规划原理》这本书。
4.8号调剂系统开了以后,我填了3个学校,东林、本校、长沙理工,第三个是来凑数的。
下午3点多,我接到了东林老师打来的电话,口头上说了一个QQ群号,我以为我听清楚了,就挂了。后面发现搜不到,我就又打回去让老师重新说了一遍哈哈。
进了群以后,里面老师通知是明天(4.9)复试,今晚6点前交资格审查材料,晚上调试双机位。
看到通知上说是1:2的比例,也就是有19个名额,给38个人发复试通知。晚上进行了复试分组和抽签,有3个方向,我选的是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也是最多人选的方向。我抽到了19号,跟我本科学号尾号是一样的。
我约了学校的研修室作为复试的环境。前一天说了分上下午两场,我是分到了下半场第2还是第3个。轮到我以后,有老师在QQ群里@我先进一个候考的腾讯会议,然后一个机位进复试老师的会议,另一个机位进另一个会议。
复试的内容有3项,一项是自我介绍,一项是学术能力测试(包括英语能力测试和专业知识测试),还有一项是综合能力面试。
首先主考官让我用一分钟中文介绍自己,我有点小慌,因为我知道我把准备的内容全部说完的话得3分钟。所以我加快了点语速,并删除了一个段落,只介绍了我比较与众不同的东西。
我说完以后,本来以为老师们会有几个抬头看下我,结果都低头在看材料。
之后进行下一项测试,一个老师让我选一下抽哪一套题目,我为了体现自信,就说第一套就行。然后没想到看到题目的方式是老师把印着题目的卷子举起来贴着摄像头让我自己看,有点想笑,也放松了不少。
卷子左半边是英文题目,中译英和英译中,我中译英说的一坨,英译中还行,正好是公交相关的。右边有3个专业课问题,全部是王炜老师那本书上的,我没怎么背,硬着头皮扯了下,就跟老师说回答完了。
最后是综合能力面试,有老师问一些专业问题;也有老师问一些课外问题。我感觉老师们对我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几乎所有老师都问了问题。中间有一个老师因为坐的比较远,加上口音,我都没听清,让老师又说了一遍哈哈。
问完以后,我刚想说两句感谢的话,就被踢出了会议。我自认为发挥得还行,所以复试完后非常兴奋,跟每次考完试的感觉一样。
4.9晚上,群里有些人已经在问成绩什么时候出了,因为它们还有其他学校的面试。9点17分,微信消息来了,是学信网的!点开一看是待录取通知!
我有点激动,不过没有直接点同意,因为之前我爸妈其实不太愿意我跑那么远,我还是先给我爸打了一通电话,他果然还是没有很支持。给我妈也打了一个,她也是没有很高兴的样子。
在我犹豫的时候,东林那边老师打来电话了,让我赶紧点同意。之后我爸又打来电话,说东林老师给他打电话了。我没有再犹豫了,点了同意。
可以说到此我的考研经历就结束了。
七、结语
4.9下午刚面试完的时候,我都还想着准备下本校的复试。待录取出来后,就随它去吧,我可以安安心心休息几天了。
尽管后面被毕设进度困扰了一会,但是在答辩完后还是过上了几天最具幸福感、最踏实的生活。
再次回顾这一经历,我不敢说弥补了高考考砸的遗憾,只觉得多了几份憧憬未来的底气。
希望未来的我,能脚踏实地,能保持谦逊,也要能仰望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