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希尔排序详解与实例

希尔排序(Shell Sort),是由Donald Shell在1959年提出的一种排序算法。它是插入排序的一种高效改进版,通过引入"增量"概念,将原本的线性查找转换为分段查找,从而显著提升了排序效率。本文将深入探讨希尔排序的原理、步骤及其实现代码。点赞加关注谢谢😜

希尔排序的基本原理 源代码在文章最后

希尔排序的核心在于它使用了不同的增量序列来分组元素,然后再对各组进行插入排序。初始时,增量较大,使得元素之间的距离远大于1,这样就可以对相隔较远的元素进行排序,之后逐步减小增量,直到最后增量为1,此时算法退化为普通的插入排序。

算法步骤

  1. 选择增量:首先选择一个增量序列t1, t2, ..., tk,其中ti > tj, tk = 1。

  2. 分组并排序:按照增量ti,将所有元素分为ti个子序列,对每个子序列进行插入排序。

  3. 减小增量:重复步骤2,但每次使用增量序列中的下一个值,直至增量为1。

  4. 最终排序:当增量为1时,执行一次插入排序,完成整个排序过程。

C语言代码实现

下面是一个使用希尔排序对整型数组进行排序的C语言代码示例:

#include <stdio.h>

void shellSort(int arr[], int n) {

int gap, i, j, temp;

// 动态生成增量序列

for (gap = n / 2; gap > 0; gap /= 2) {

// 对每一个子序列进行插入排序

for (i = gap; i < n; i++) {

temp = arr[i];

j = i;

// 插入排序

while (j >= gap && arr[j - gap] > temp) {

arr[j] = arr[j - gap];

j -= gap;

}

arr[j] = temp;

}

}

}

int main() {

int arr[] = {64, 34, 25, 12, 22, 11, 90};

int n = sizeof(arr)/sizeof(arr[0]);

printf("Original array:\n");

for (int i = 0; i < n; i++) {

printf("%d ", arr[i]);

}

printf("\n");

shellSort(arr, n);

printf("Sorted array:\n");

for (int i = 0; i < n; i++) {

printf("%d ", arr[i]);

}

printf("\n");

return 0;

}

总结

希尔排序通过引入增量序列,巧妙地提升了插入排序的效率。虽然其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仍为O(n^2),但在实践中,通过合理选择增量序列,希尔排序通常能展现出接近O(n log n)的平均性能,使其成为处理大量数据时的一个实用选项。

相关推荐
xindafu7 分钟前
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第四十五天|动态规划part12
算法·动态规划
freexyn1 小时前
Matlab自学笔记六十一:快速上手解方程
数据结构·笔记·matlab
ysa0510301 小时前
Dijkstra 算法#图论
数据结构·算法·图论
一定要AK1 小时前
2025—暑期训练一
算法
一定要AK1 小时前
贪心专题练习
算法
森焱森2 小时前
无人机三轴稳定控制(2)____根据目标俯仰角,实现俯仰稳定化控制,计算出升降舵输出
c语言·单片机·算法·架构·无人机
ytttr8733 小时前
matlab通过Q学习算法解决房间路径规划问题
学习·算法·matlab
小张成长计划..3 小时前
数据结构-栈的实现
开发语言·数据结构
go54631584654 小时前
修改Spatial-MLLM项目,使其专注于无人机航拍视频的空间理解
人工智能·算法·机器学习·架构·音视频·无人机
油泼辣子多加4 小时前
【Torch】nn.BatchNorm1d算法详解
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