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初阶】二叉树与堆(一)

文章目录

一、树的基础概念

1、节点与度数

节点分为叶节点与分支节点

  • 度数:其子节点的个数
  • 叶节点:无子节点,即节点度数为0
  • 分支节点:度数不为0的节点

2、树的度与高度

  • 树的度:节点中度数最大的度数为树的度
  • 树的高度(深度):树的最大层次

3、引入:数组下标为何从0开始

答:迫于无奈,方便计算。

已知:数组名=数组首元素的地址

且 a[i] = *( a+i )

若下标从1开始,那么首元素 = *( a+1 )该式显然不成立。

4、祖先节点

从我这个节点往上这条路径的节点均为我的祖先节点。

5、树是递归定义的

一个树可分为根和子树(度>=0)。

6、树与非树的区别

树:

  1. 子树间不相交
  2. 除根节点外,每个节点有且仅有一个母(父)节点

非树:子树间相交。

7、代码表示

存储方法:左孩子右兄弟模型(链表)

c 复制代码
struct TreeNode
{
	int val;
	struct TreeNode* LeftChild;
	struct TreeNode* RightSister;
};

二、二叉树

1、定义:树的每个节点的度数最大为2

2、代码模型:左孩子右孩子(可参考左孩子右兄弟模型)

2.1、满二叉树

1、定义:每一层都是满的(2个节点),叶子只在最后一层。

2、第 k 层有 2^(k-1)个节点

总节点个数:2^k - 1

2.2、完全二叉树

1、定义:设二叉树的高度为k,其前k-1层都是满的,最后一层不满且从左到右必须是连续的。

2、满二叉树是特殊的完全二叉树。

2.3、完全二叉树的存储

物理结构:在内存中以数组的形式存储。

原理:在内存中存储以数组的形式,已知一个父节点,则它的后两个数据一定是它的子节点。

  • 1、局限

    只适用于完全/满二叉树,对非完全也可以,但存在很大的空间浪费。

  • 2、优点

    便于访问母(父)子关系

    已知父节点下标为 i

    则 左孩子下标为 2 * i+1, 右孩子下标为 2*i+2

    已知一个子节点的下标为 j

    1、j 为奇数时,为左孩子,父下标为 (j -1)/2

    2、j 为偶数时,为右孩子,父下标为 (j -2)/2

    但在C语言中,除后取整

    故可直接写为 (j -1)/2

三、堆

注:

1、堆是一个完全二叉树(可用数组存储)

2、C语言中的堆、栈是内存的划分,与数据结构中的堆(二叉树)、栈(后进先出)不一样

大堆:任何一个父节点都大于等于其子节点

小堆:任何一个父节点都小于等于其子节点

3、特点

可以直接得到极值。大堆:根是极大值,小堆:根是极小值。

相关推荐
熬了夜的程序员3 小时前
【LeetCode】109. 有序链表转换二叉搜索树
数据结构·算法·leetcode·链表·职场和发展·深度优先
立志成为大牛的小牛4 小时前
数据结构——四十一、分块查找(索引顺序查找)(王道408)
数据结构·学习·程序人生·考研·算法
执欣之手4 小时前
FruitySeq
其他
com_4sapi6 小时前
2025 权威认证头部矩阵系统全景对比发布 双榜单交叉验证
大数据·c语言·人工智能·算法·矩阵·机器人
前端小L6 小时前
二分查找专题(九):“降维”的魔术!将二维矩阵“拉平”为一维
数据结构·算法
她说人狗殊途6 小时前
时间复杂度(按增长速度从低到高排序)包括以下几类,用于描述算法执行时间随输入规模 n 增长的变化趋势:
数据结构·算法·排序算法
Miraitowa_cheems6 小时前
LeetCode算法日记 - Day 102: 不相交的线
数据结构·算法·leetcode·深度优先·动态规划
野生技术架构师6 小时前
盘一盘Redis的底层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数据库·redis
Miraitowa_cheems6 小时前
LeetCode算法日记 - Day 101: 最长公共子序列
数据结构·算法·leetcode·深度优先·动态规划
北冥湖畔的燕雀6 小时前
std之list
数据结构·c++·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