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机器学习】利用AdaBoost元算法提高分类性能——基于AdaBoost的分类

一旦拥有了多个弱分类以及其对应的alpha值,进行测试就变得非常容易了。现在,要将弱分类器的训练过程从程序中抽出来,然后应用在某个具体的实例上。每个弱分类器的结果以其对应的alpha值作为权重。所有这些弱分类器的结果加权求和就得到了最后的结果。

下面,用代码具体实现:

python 复制代码
def adaClassify(datToClass,classifierArr):
    dataMatrix=mat(datToClass)
    m=shape(dataMatrix)[0]
    aggClassEst=mat(zeros((m,1)))
    for i in range(len(classifierArr)):
        classEst=stumpClassify(dataMatrix,classifierArr[i]['dim'],classifierArr[i]['thresh'],classifierArr[i]['ineq'])
        aggClassEst=aggClassEst+classifierArr[i]['alpha']*classEst
        print(aggClassEst)
    return sign(aggClassEst)

上述的adaClassify()函数就是利用训练出的多个弱分类器进行分类的函数。该函数的输入是由一个或多个待分类样例datToClass以及多个弱分类器组成的数组classifierArr。函数adaClassify()首先将datToClass转换成了一个NumPy矩阵,并且得到datToClass中的待分类样例的个数m。然后构建一个0列向量aggClassEst,这个列向量与adaBoostTrainDS()中的含义相同。

接下来,遍历classifierArr中的所有弱分类器,并基于stumpClassify()对每个分类器得到一个类别的估计值。在前面构建单层决策树时,stumpClassify()在所有可能的树桩值上进行迭代来得到具有最小加权错误率的单层决策树。但在这里我们只是简单地应用了单层决策树。输出的类别估计值乘上该单层决策树的alpha权重然后累加到aggClassEst上,就完成了这一过程。最后,程序返回aggClassEst的符号,即如果aggClassEst大于0则返回+1,而如果小于0则返回-1。

实际运行:

python 复制代码
datArr,labelArr=loadSimpData()
classifierArr=adaBoostTrainDS(datArr,labelArr,30)
print(adaClassify([0,0],classifierArr))

可以发现,随着迭代的进行,数据点[0,0]的分类结果越来越强。

相关推荐
骑着猪去兜风.6 分钟前
线段树(二)
数据结构·算法
门框研究员44 分钟前
解锁Python的强大能力:深入理解描述符
python
AKAMAI1 小时前
提升 EdgeWorker 可观测性:使用 DataStream 设置日志功能
人工智能·云计算
p***h6431 小时前
JavaScript在Node.js中的异步编程
开发语言·javascript·node.js
fengfuyao9851 小时前
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CARS)的MATLAB实现
算法
散峰而望1 小时前
C++数组(二)(算法竞赛)
开发语言·c++·算法·github
leoufung1 小时前
LeetCode 92 反转链表 II 全流程详解
算法·leetcode·链表
Porunarufu1 小时前
Java·关于List
java·开发语言
银空飞羽2 小时前
让Trae CN SOLO自主发挥,看看能做出一个什么样的项目
前端·人工智能·trae
子不语1802 小时前
Python——函数
开发语言·pyth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