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解机器学习中的 K-均值聚类算法及其优缺点。

K-均值聚类算法是机器学习中一种常用的无监督学习算法,用于将数据集中的样本分为 K 个不同的类别。

算法步骤如下:

  1. 选择 K 个初始的中心点(聚类中心)作为初始的类别中心。
  2. 将数据集中的每个样本点分配到距离其最近的中心点所在的类别中。
  3. 重新计算每个类别的中心点,即将类别内的样本点的均值作为新的中心点。
  4. 重复第2步和第3步,直到类别中心的位置不再发生变化,或达到指定的迭代次数。

K-均值聚类算法的优点如下:

  1. 简单易实现:K-均值算法的基本思想简单,算法步骤清晰,易于理解和实现。
  2. 效率高:K-均值算法对于大规模数据集也有较好的扩展性,算法的时间复杂度较低。
  3. 可解释性强:K-均值算法的结果较为直观,聚类结果对应着样本点所在的类别。

K-均值聚类算法的缺点如下:

  1. 初始中心点的选择对结果有影响:初始中心点的选择对算法的结果有较大的影响,不同的初始点可能导致不同的聚类结果。
  2. 对异常值敏感:K-均值算法对异常值(离群点)较为敏感,异常值可能会对聚类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
  3. 需要事先指定类别数:K-均值算法需要事先指定聚类的类别数 K,这对于某些应用场景来说可能是一个难以确定的参数。

需要注意的是,K-均值聚类算法是一种基于距离度量的聚类方法,适合于处理数值型数据。对于非数值型数据,需要将其转换为数值型数据进行处理。

相关推荐
●VON14 分钟前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从概念到实践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机器学习
学习中的数据喵27 分钟前
机器学习之逻辑回归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逻辑回归
小白程序员成长日记28 分钟前
2025.11.21 力扣每日一题
算法·leetcode·职场和发展
小年糕是糕手1 小时前
【C++】C++入门 -- inline、nullptr
linux·开发语言·jvm·数据结构·c++·算法·排序算法
高洁011 小时前
具身智能-普通LLM智能体与具身智能:从语言理解到自主行动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aigc·知识图谱
星期天22 小时前
3.2联合体和枚举enum,还有动态内存malloc,free,calloc,realloc
c语言·开发语言·算法·联合体·动态内存·初学者入门·枚举enum
Andy2 小时前
回文子串数目--动态规划算法
算法·动态规划
sin_hielo2 小时前
leetcode 1930
算法·leetcode
塞北山巅2 小时前
相机自动曝光(AE)核心算法——从参数调节到亮度标定
数码相机·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