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C技术助力新能源汽车主机厂力学测试研发与整车性能提升

在新能源汽车研发过程中,非接触式全视场应变DIC测量方案,越来越受到汽车主机厂的信赖与认可。传统接触式传感器,在精度、灵活性和数据处理能力上存在局限。DIC技术可提供精确、高效、全视场、便捷的非接触式测量解决方案。

在汽车研发阶段,工程师需要对所有零件的刚度、强度、受力分析、运动轨迹等进行测试分析,以保证零件在长期使用下的性能、稳定性和安全性。数字图像相关DIC技术与传统接触式传感器比较,应用范围更广、使用更便捷、数据更全面。

DIC 技术用于汽车结构测试必要性

测试汽车结构部件的动态力学性能,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升结构性能,以及整车载荷能力和寿命。汽车部件载荷过程具有动态性质,传统测试方法难以测量部件动态位移和应变特征。传统的测量方法需与试件接触,且只能产生单一位置的数据。

DIC技术可测量3D中的全场表面位移、应变和振动频率,且无需与试样接触。新拓三维XTDIC三维全场应测量系统可采集汽车结构动态位移过程中的图像并进行后期处理,实验前只需将简单的散斑图案制作到被测结构件上即可。

高速 DIC 技术用于车门闭合测试

某国产造车新势力品牌,探索使用DIC技术对车门进行负载测试,实时跟踪量化施加在车门上的位移。数字图像相关DIC技术以整体方式量化整个车门结构的位移场,以确保相应数值模型的有效性。

采用XTDIC三维全场应变测量系统,搭配高速摄像机,可实时采集获取车门表面的速度及位移信息,进而计算出车门表面每一个点上的位移量,车门开闭合速度情况,实现车门开闭耐久性测试,试验工况贴近实际使用工况,真实地反映产品使用寿命。

高速DIC技术分析车门关闭瞬态速度与位移曲线

DIC 技术用于发动机启动振动测试

采用DIC技术分析零部件服役状态下的动态变形测量,评估其扭曲、弯曲、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影响,分析零部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寿命、老化及外观变化等,给设计者提供试验数据验证和优化产品设计。

发动机引擎盖振动过程,有较大的位移幅度,DIC技术可捕捉结构振动过程,结合DIC分析软件对图像分析处理,可以直接将振动位移轨迹可视化表达,DIC技术获得的位移与振动数值与预测模型一致。

超高速 DIC 技术用于超强钢结构件碰撞测试

引擎覆盖件是封闭薄壳状的受力零件,刚性差的覆盖件受到振动后会产生空洞声,覆盖件装车,汽车在高速行驶时就会发生振动,造成覆盖件早期破坏;覆盖件测试抗冲击能力,分析材料的韧性和延伸率,使其遇到撞击变形后回弹并且保持原有形态。

新拓三维超高速DIC技术搭配一对高速摄像机,实时采集汽车覆盖板撞击瞬态变形图像,采用DIC软件对图像进行后处理分析,获取汽车引擎覆盖件的位移场和应变场,三维轨迹姿态等数据。

位移场与应变场-关键点随时间变化曲线

高速 DIC 技术用于轮胎过路障变形测试

汽车轮胎在行驶中承受着各种变形、负荷力的考验,轮胎变形幅度与行车的安全和可靠性直接关联。轮胎变形测试过程给予车辆加以配载,并设计了模拟路障,对轮胎通过路障时采集的数据进行全场应变分析。

高速DIC技术,结合高速摄像机,获取轮胎过障瞬间表面三维信息,可对轮胎表面特征点进行测量,同时评估轮胎表面位移和应变,DIC分析软件可将轮胎表面的变形表示为色彩偏差,就像计算机模拟一样清晰明了,可以精确地评估冲击和快速变形结果。

轮胎应变场与关键点应变分析

相关推荐
云天徽上24 分钟前
【PaddleOCR】OCR常见关键信息抽取数据集,包含FUNSD、XFUND、WildReceipt等整理,持续更新中......
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信息可视化·paddlepaddle·paddleocr·文本识别
全星00737 分钟前
解锁研发高效密码:全星研发项目管理APQP软件的多维助力
大数据·汽车
lx7416026982 小时前
cd-agent更换cd模型(自用)
计算机视觉
慕婉03074 小时前
OpenCV图像边缘检测
人工智能·opencv·计算机视觉
哈市雪花5 小时前
相机:Camera原理讲解(使用OpenGL+QT开发三维CAD)
qt·3d·交互·相机·图形学·opengl·视角
zhongqu_3dnest5 小时前
3D建模公司的能力与技术
数码相机·3d·虚拟现实·vr制作公司·3d建模公司
埃菲尔铁塔_CV算法5 小时前
基于 TOF 图像高频信息恢复 RGB 图像的原理、应用与实现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数码相机·算法·目标检测·计算机视觉
世冠科技6 小时前
第2期汽车模型数字工程沙龙,世冠科技分享汽车控制系统开发国产应用
科技·汽车·软件工程·工业软件·仿真系统
Trent19857 小时前
影楼精修-智能修图Agent
图像处理·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aigc
syncon128 小时前
手机屏色斑缺陷修复及相关液晶线路激光修复原理
科技·3d·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