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西瓜书)第 9 章 聚类

9.1 聚类任务和距离计算

在"无监督学习"中,训练样本的标记信息是未知的,目标是通过对无标记训练样本的学习来揭示数据的内在性质及规律,为进一步的数据分析提供基础.此类学习任务中研究最多、应用最广的是"聚类"(clustering).

聚类试图将数据集中的样本划分为若干个通常是不相交的子集,每个子集称为一个"簇"(cluster).通过这样的划分,每个簇可能对应于一些潜在的概念(类别),如 "浅色瓜" "深色瓜","有籽瓜" "无籽瓜",甚至"本地瓜" "外地瓜"等;需说明的是,这些概念对聚类算法而言事先是未知的,聚类过程仅能自动形成簇结构,簇所对应的概念语义需由使用者来把握和命名.

聚类既能作为一个单独过程,用于找寻数据内在的分布结构,也可作为分类等其他学习任务的前驱过程.例如,在一些商业应用中需对新用户的类型进行判别,但定义"用户类型"对商家来说却可能不太容易,此时往往可先对用户数据进行聚类,根据聚类结果将每个簇定义为一个类,然后再基于这些类训练分类模型,用于判别新用户的类型.

基于不同的学习策略,人们设计出多种类型的聚类算法.本章后半部分将对不同类型的代表性算法进行介绍,但在此之前,我们先讨论聚类算法涉及的两个基本问题一一性能度量和距离计算.

对于 连续的 或者 离散且有序的:

对于离散且无序的:

9.2 k-means原型聚类


kmeans算法不太适应的情况:比如一个环形的数据集,有两个簇,就是外面一个环都属于一个类别,里面这个环属于另一个类别,而计算距离的公式如果使用欧式距离,里面这个簇的中心也是外面这个簇的中心,也就是导致两个中心重合,无法区分两个类别样本

因此有了以下改进:

9.3 DBSCAN密度聚类


9.4 AGNES层次聚类

前面两种聚类都和 核心对象 有关,样本才能知道自己属于哪个类,那么其实它们就相当于是一种扁平的结构

如果想在聚类的过程中,去产生这种层次结构的话,就不可以用kmeans和dbscan,需要一种层次聚类的这种算法

层次聚类试图将数据划分成不同的层次,所以聚类的结果是有这种明显的一个树状结构的


相关推荐
麦麦麦造9 小时前
有了 MCP,为什么Claude 还要推出 Skills?
人工智能·aigc·ai编程
jerryinwuhan9 小时前
利用舵机实现机器人行走
人工智能·机器人
武子康9 小时前
AI-调查研究-107-具身智能 强化学习与机器人训练数据格式解析:从状态-动作对到多模态轨迹标准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机器学习·ai·系统架构·机器人·具身智能
沫儿笙9 小时前
KUKA库卡焊接机器人二氧化碳节气
人工智能·机器人
insight^tkk10 小时前
【Docker】记录一次使用docker部署dify网段冲突的问题
运维·人工智能·docker·ai·容器
攻城狮7号10 小时前
AI+大数据时代:如何从架构到生态重构时序数据库的价值?
大数据·人工智能·时序数据库·apache iotdb·sql大模型
智能化咨询10 小时前
AI+大数据时代:时序数据库的生态重构与价值跃迁——从技术整合到行业落地
人工智能
paopaokaka_luck10 小时前
基于SpringBoot+Vue的社区诊所管理系统(AI问答、webSocket实时聊天、Echarts图形化分析)
vue.js·人工智能·spring boot·后端·websocket
工藤学编程10 小时前
零基础学AI大模型之RAG系统链路解析与Document Loaders多案例实战
人工智能
大千AI助手10 小时前
加权分位数直方图:提升机器学习效能的关键技术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xgboost·直方图·加权直方图·特征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