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应用层序列化

目录

一、序列化和反序列化

如果我们要实现一个网络版的加法器,需要把客户端的数据发给服务端,由服务端处理数据,再把处理结果发给客户端。

方案:

  • 定义结构体来表示我们需要交互的信息
  • 发送数据时将这个结构体按照一个规则转换成字符串, 接收到数据的时候再按照相同的规则把字符串转化回结构体。这个过程叫做 "序列化" 和 "反序列化"

只要保证一段发送的数据,另一端接收能够正确解析就行,这种约定就是应用层协议。

发送一条聊天消息,由3个字符串组成。序列化,将消息由多变一,方便传输。网络通信不需要关注具体是什么,只要传输的是字节流就行。反序列化,将消息由一变多,方便上层处理。

序列化:

cpp 复制代码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jsoncpp/json/json.h>
#include <string>
#include <f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struct stu
{
    string name;
    int age;
    double weight;
};

int main()
{
    // 结构化数据
    struct stu zs = {"张三", 18, 72};

    // 转换为字符串
    Json::Value root;
    root["name"] = zs.name;
    root["age"] = zs.age;
    root["weight"] = zs.weight;

    //Json::FastWriter writer;
    Json::StyledWriter writer;
    string str = writer.write(root);

    ofstream out("out.txt");
    if(!out.is_open())
    {
        cout << str;
        return 1;
    }
    out << str;
    out.close();
    
    return 0;
}

写入文件:

反序列化:

cpp 复制代码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jsoncpp/json/json.h>
#include <string>
#include <f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struct stu
{
    string name;
    int age;
    double weight;

    void Debug()
    {
        cout << name << endl;
        cout << age << endl;
        cout << weight << endl;
    }
};

int main()
{
    ifstream in("out.txt");
    if(!in.is_open()) return 1;
    char buffer[1024];
    in.read(buffer, sizeof(buffer));
    in.close();

    // 反序列化
    string json_string = buffer;
    Json::Value root;
    Json::Reader reader;
    bool res = reader.parse(json_string, root);
    (void)res;

    struct stu zs;
    zs.name = root["name"].asString();
    zs.age = root["age"].asInt();
    zs.weight = root["weight"].asDouble();

    zs.Debug();

    return 0;
}

二、重新理解 read、write、recv、send 和 tcp 为什么支持全双工

先回顾下read、write这些系统调用是怎么读、写的:

用户发送一段数据先到C缓冲区,然后通过系统调用交给操作系统的管理区,发送的数据到task_struct,根据fd在文件描述符表找到位置,再指向指定的struct file,然后把数据传输到缓冲区,缓冲区会把数据刷新到磁盘中。

用户在主机A发送消息给另一个用户主机B,消息序列化后通过系统调用到发送缓冲区,然后经过网络的每个分层到另一个主机,再自底向上到接收缓冲区,然后通过系统调用到应用层,再序列化变成用户可看到的消息。注意:系统调用让数据从用户层到发送缓冲区,或者从接收缓冲区到用户层,这个过程都是拷贝。所以,read、write等系统调用本质是拷贝函数。

tcp发送数据,其实是把数据从自己的发送缓冲区拷贝到接收方的接收缓冲区,发送缓冲区和接收缓冲区都是在各自的操作系统里,所以本质是双方的操作系统在进行通信。通信就是在拷贝数据。

如果接收缓冲区没有数据,那么read\recv系统调用会阻塞,这里的阻塞其实是用户层在进行同步,即发送方发数据,接收方才收数据。

那么tcp为什么支持全双工?因为双方都是一对发送缓冲区和接收缓冲区。为什么系统调用也支持全双工?因为fd既可以读,又可以写,就是有一对发送缓冲区和接收缓冲区。

三、Jsoncpp

介绍:Jsoncpp 是一个用于处理 JSON 数据的 C++ 库。它提供了将 JSON 数据序列化为字符串以及从字符串反序列化为 C++ 数据结构的功能。Jsoncpp 是开源的,广泛用于各种需要处理 JSON 数据的 C++ 项目中

特性:

  • 简单易用:Jsoncpp 提供了直观的 API,使得处理 JSON 数据变得简单
  • 高性能:Jsoncpp 的性能经过优化,能够高效地处理大量 JSON 数据
  • 全面支持:支持 JSON 标准中的所有数据类型,包括对象、数组、字符串、数字、布尔值和 null
  • 错误处理:在解析 JSON 数据时,Jsoncpp 提供了详细的错误信息和位置,方便开发者调试

序列化函数:toStyledString、StreamWriter 和 FastWriter

反序列化函数:Json::Reader 和 parseFromStream

相关推荐
Miracle&20 分钟前
2.TCP深度解析:握手、挥手、状态机、流量与拥塞控制
linux·网络·tcp/ip
C语言小火车33 分钟前
【C++八股文】基础知识篇
c++·tcp/ip·const·智能指针·多线程同步·static关键字·c++内存模型
专注API从业者34 分钟前
Python/Java 代码示例:手把手教程调用 1688 API 获取商品详情实时数据
java·linux·数据库·python
liulilittle1 小时前
IP校验和算法:从网络协议到SIMD深度优化
网络·c++·网络协议·tcp/ip·算法·ip·通信
眠りたいです1 小时前
基于脚手架微服务的视频点播系统-播放控制部分
c++·qt·ui·微服务·云原生·架构·播放器
Ribou1 小时前
Ubuntu 24.04.2安装k8s 1.33.4 配置cilium
linux·ubuntu·kubernetes
Want5951 小时前
C/C++圣诞树①
c语言·开发语言·c++
老赵的博客2 小时前
c++ 杂记
开发语言·c++
jimmy.hua2 小时前
[C++刷怪笼]:set/map--优质且易操作的容器
开发语言·c++
tan180°2 小时前
Boost搜索引擎 网络库与前端(4)
linux·网络·c++·搜索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