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阅读(十六):Deep Residual Learning for Image Recognition

文章目录


论文:Deep Residual Learning for Image Recognition

论文链接:Deep Residual Learning for Image Recognition

代码链接:Github

1.介绍

在ResNet网络提出之前,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都是通过将一系列卷积层与下采样层进行堆叠得到的。但是当堆叠到一定网络深度时,就会出现两个问题:

  • 梯度消失/梯度爆炸。
  • 退化问题。

其中,在论文中针对两个问题提出了如下解决方案:

  • 1.梯度消失/梯度爆炸:可通过数据预处理及在网络中使用 B a t c h    N o r m a l i z a t i o n Batch\;Normalization BatchNormalization来解决。
  • 2.退化问题(随着网络层数的加深,效果会变差,如上图所示):本文提出了残差结构( R e s i d u a l    B l o c k Residual\;Block ResidualBlock)进行解决。

残差块设计的基本思想是,人为地让神经网络某些层跳过下一层神经元的连接,通过隔层相连来弱化每层之间的强联系,这种网络结构称为残差网络( R e s N e t s ResNets ResNets)。效果如下图所示,可见,随着网络的不断加深,效果并没有变差,而是变的更好了。

2.基本原理

残差指的是输入特征 x x x与经过卷积模块提取的特征 H ( x ) H(x) H(x)之间的差值。网络深度的增加却使得模型性能下降,说明增加的层并不能学习到新的特征,甚至会导致原始特征的丢失。而若能保证即使新增加的层未学习到任何内容,但也能复制浅层网络学习到的特征(相当于浅层网络的恒等映射),此时深层网络的性能与浅层网络相同,也就解决了残差问题。

传统的CNN网络如左图所示( C o n v + R e L U + C o n v Conv+ReLU+Conv Conv+ReLU+Conv):

其输出可定义为 H ( x ) = C o n v ( R e L U ( C o n v ( x ) ) ) H(x)=Conv(ReLU(Conv(x))) H(x)=Conv(ReLU(Conv(x))),而残差网络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与普通CNN网络结构相比,残差网络增加了跳跃连接( s k i p    c o n n e c t i o n skip\;connection skipconnection),将输入 x x x恒等映射到第二个激活函数之前与 F ( x ) = C o n v ( R e L U ( C o n v ( x ) ) ) F(x)=Conv(ReLU(Conv(x))) F(x)=Conv(ReLU(Conv(x)))之间相加(假设 w e i g h t    l a y e r = C o n v weight\;layer=Conv weightlayer=Conv)。通过这种操作,使得网络在最差的情况下也能获得和输入一样的输出,即增加的层什么也不学习,仅仅复制输入的特征,至少使得网络不会出现退化的问题。

3.两种残差块

R e s N e t ResNet ResNet中一共有两种残差块结构:

其中,左侧的残差结构常用于层数较少的 R e s N e t ResNet ResNet中,如例如ResNet18层和ResNet34层网络。而右侧则常用于层数较多的 R e s N e t ResNet ResNet中。这是因为右侧的残差结构能够减少网络参数与运算量。同样输入一个channel为256的特征矩阵,如果使用左侧的残差结构需要大约1170648个参数,但如果使用右侧的残差结构只需要69632个参数。

【残差结构一】

上图中左侧的残差块结构用于 R e s N e t    18 − l a y e r 、 34 − l a y e r ResNet\;18-layer、34-layer ResNet18−layer、34−layer网络中,其主分支由两个3x3的卷积层组成,而右侧的分支结构则实现 x x x的恒等映射。

在 R e s N e t    34 − l a y e r ResNet\;34-layer ResNet34−layer中有一些恒等映射使用虚线连接的残差结构,如:

其真实结构如上图右侧所示,此时恒等映射需要通过卷积核1x1大小、步长为2、个数为128的卷积层来调整 x x x的形状,使之能够与 F ( x ) F(x) F(x)进行相加。

【残差结构二】

上图左侧的残差块结构用于 R e s N e t    50 − l a y e r 、 101 − l a y e r 、 152 − l a y e r ResNet\;50-layer、101-layer、152-layer ResNet50−layer、101−layer、152−layer中,主分支中共有三个卷积层,其中,第一个卷积层用于压缩输入矩阵的通道数,第三个卷积层则将通道数还原回原始大小。

这些网络中同样有一些恒等映射使用虚线连接的残差结构,具体实现方式如右图所示。其并不直接进行恒等映射,而是使用1x1的卷积块调整输入矩阵的通道数,使能够与 F ( x ) F(x) F(x)正常相加来实现恒等映射。

4.网络结构

下面这幅图是原论文给出的不同深度的ResNet网络结构配置,表中的残差结构给出了主分支上卷积核的大小与卷积核个数,其中, x N xN xN表示将该残差结构重复N次。

在 R e s N e t    18 − l a y e r 、 34 − l a y e r 、 50 − l a y e r 、 101 − l a y e r 、 152 − l a y e r ResNet\;18-layer、34-layer、50-layer、101-layer、152-layer ResNet18−layer、34−layer、50−layer、101−layer、152−layer中, c o n v 3 _ x 、 c o n v 4 _ x 、 c o n v 5 _ x conv3\_x、conv4\_x、conv5\_x conv3_x、conv4_x、conv5_x对应的残差链(指由多个残差块连接而成)结构中,第一层均使用带虚线的残差块来调整输入矩阵的形状(将输入矩阵的高和宽缩减为原来的一半,将图像通道数调整成下一层残差结构所需要的通道数)。例如, 34 − l a y e r 34-layer 34−layer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而在 R e s N e t    50 − l a y e r 、 101 − l a y e r 、 152 − l a y e r ResNet\;50-layer、101-layer、152-layer ResNet50−layer、101−layer、152−layer中,其 c o n v 2 _ x conv2\_x conv2_x结构的第一层也是虚线残差块结构,其需要调整输入特征矩阵的通道数。

相关推荐
databook几秒前
不平衡样本数据的救星:数据再分配策略
python·机器学习·scikit-learn
碳基学AI5 分钟前
哈尔滨工业大学DeepSeek公开课:探索大模型原理、技术与应用从GPT到DeepSeek|附视频与讲义免费下载方法
大数据·人工智能·python·gpt·算法·语言模型·集成学习
niuniu_6667 分钟前
简单的自动化场景(以 Chrome 浏览器 为例)
运维·chrome·python·selenium·测试工具·自动化·安全性测试
FearlessBlot10 分钟前
Pyinstaller 打包flask_socketio为exe程序后出现:ValueError: Invalid async_mode specified
python·flask
Jtti13 分钟前
PHP在Debian环境上的并发处理能力如何
开发语言·debian·php
时光追逐者17 分钟前
在 Blazor 中使用 Chart.js 快速创建数据可视化图表
开发语言·javascript·信息可视化·c#·.net·blazor
独好紫罗兰19 分钟前
洛谷题单3-P5718 【深基4.例2】找最小值-python-流程图重构
开发语言·python·算法
小天努力学java22 分钟前
【面试题】如何用两个线程轮流输出0-200的值
java·开发语言
云边有个稻草人24 分钟前
【C++】第八节—string类(上)——详解+代码示例
开发语言·c++·迭代器·string类·语法糖auto和范围for·string类的常用接口·operator[]
正脉科工 CAE仿真33 分钟前
基于ANSYS 概率设计和APDL编程的结构可靠性设计分析
人工智能·python·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