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原理图
可以看到所有数码管的段选全都连接在一起(内部),而片选经过了3-8译码器,原因是,如果每一个数码管都单独接一个位选信号,那么8个数码管就需要8个IO,而是用了译码器,可以实现3个IO控制8个的亮灭。
优点:省引脚IO
缺点:降低了刷新速率。
二、字段关系
共阴极连接:对应端口输出高电平则点亮该字段,否则熄灭。
共阳极连接:对应端口输出低电平则点亮该字段,否则熄灭。
|------|------|------|------|------|------|------|------|-------|------|
| P0.7 | P0.6 | P0.5 | P0.4 | P0.3 | P0.2 | P0.1 | P0.0 | 数字段码 | 显示字符 |
| h | g | f | e | d | c | b | a | | |
| 0 | 0 | 1 | 1 | 1 | 1 | 1 | 1 | 0x3F | 0 |
| 0 | 0 | 0 | 0 | 0 | 1 | 1 | 0 | 0x06 | 1 |
| 0 | 1 | 0 | 1 | 1 | 0 | 1 | 1 | 0x5B | 2 |
| 0 | 1 | 0 | 0 | 1 | 1 | 1 | 1 | 0x4F | 3 |
| 0 | 1 | 1 | 0 | 0 | 1 | 1 | 0 | 0x66 | 4 |
| 0 | 1 | 1 | 0 | 1 | 1 | 0 | 1 | 0x6D | 5 |
| 0 | 1 | 1 | 1 | 1 | 1 | 0 | 1 | 0x7D | 6 |
| 0 | 0 | 0 | 0 | 0 | 1 | 1 | 1 | 0x07 | 7 |
| 0 | 1 | 1 | 1 | 1 | 1 | 1 | 1 | 0x7F | 8 |
| 0 | 1 | 1 | 0 | 1 | 1 | 1 | 1 | 0x6F | 9 |
| 0 | 1 | 1 | 1 | 0 | 1 | 1 | 1 | 0x77 | A |
| 0 | 1 | 1 | 1 | 1 | 1 | 0 | 0 | 0x7C | b |
| 0 | 0 | 1 | 1 | 1 | 0 | 0 | 1 | 0x39 | C |
| 0 | 1 | 0 | 1 | 1 | 1 | 1 | 0 | 0x5E | d |
| 0 | 1 | 1 | 1 | 1 | 0 | 0 | 1 | 0x079 | E |
| 0 | 1 | 1 | 1 | 0 | 0 | 0 | 1 | 0x71 | F |
动态显示就是通过字段引脚向数码管输出所要显示字符的段码。每一时刻,只有1位数码管的位选线有效,其他各位位选线都是无效的。逐位地每隔一定时间轮流点亮各位数码管(扫描方式),由于LED数码管的余辉和人眼的**"视觉暂留"**作用,只要控制好每位显示的时间和间隔,则可以造成"多位同时亮"的假象,达到同时显示的效果。一般LED数码管的显示时间间隔(扫描间隔)大约在1~10ms之间即可。
三、基本代码介绍
cpp
#include <AT89X52.h> //调用51单片机的头文件
//---------------------------------------
//数码管字形表,供显示时查询
unsigned char code LED[10]=
{ //定义表格一定要使用code,这样会做到程序存储区中
0x3F, //"0"的字形表,0B00111111
0x06, //"1"的字形表,0B00000110
0x5B, //"2"的字形表,0B01011011
0x4F, //"3"的字形表,0B01001111
0x66, //"4"的字形表,0B01100110
0x6D, //"5"的字形表,0B01101101
0x7D, //"6"的字形表,0B01111101
0x07, //"7"的字形表,0B00000111
0x7F, //"8"的字形表,0B01111111
0x6F, //"9"的字形表,0B01101111
};
//---------------------------------------
//4位数码管相关I/O设置
//P1.0-P1.2为3-8译码器U16的3个输入,编码选通输出Y0-Y3中的一位,即四个数码管中的一个进行显示。
sbit U165A0=P1^0; //U165(74HC138)的A0脚接在P1.0口上,定义U165A0为P1.0,即P1端口的最低位
sbit U165A1=P1^1; //U165(74HC138)的A1脚接在P1.1口上,同上,U165A1定义为P1.1
sbit U165A2=P1^2; //U165(74HC138)的A2脚接在P1.2口上,165A2定义为P1.2
//---------------------------------------
void main(void) //主函数,单片机开机后就是从这个函数开始运行
{
unsigned char c=0; //定义一个char型变量,做延时用
unsigned char d=0; //定义一个char型变量,控制显示位置
unsigned char e=0; //定义一个char型变量,做延时用
unsigned int f=0; //定义一个int型变量,显示内容用,显示内容0-9999
while(1) //死循环,单片机初始化后,将一直运行这个死循环
{
for(c=0;c<250;c++);//做一个0-250的循环,不执行其他操作,只为延时
if(++e>200) //做一个延时,时间到将显示内容加1
{
e=0; //清零,为下一次延时做准备
if(++f>9999) f=0;//显示内容加1,因为只有4位显示,超过9999后归零
}
P2=0; //关一次显示,以免显示出鬼影
if(++d>3) d=0; //先将d加1,然后判断是否大于3,大于3归零
if(d==0) //如果d=0,显示千位
{
P1=0x03; //U165A0=1,U165A1=1,U165A2=0选通数码管的千位进行显示
P2=LED[f/1000]; //将要显示的f的千位提取出来查表后送显示,P1和P2的定义在"AT89X52"
}
else if(d==1) //如果d=1,显示百位
{
P1=0x02; //U165A0=0,U165A1=1,U165A2=0选通数码管的百位进行显示
P2=LED[(f%1000)/100]; //将要显示的f的百位提取出来查表后送显示
}
else if(d==2) //如果d=2,显示十位
{
P1=0x01; //U165A0=1,U165A1=0,U165A2=0选通数码管的十位进行显示
P2=LED[(f%100)/10]; //将要显示的f的十位提取出来查表后送显示
}
else //如果d=3,显示个位
{
P1=0x00; //U165A0=0,U165A1=0,U165A2=0选通数码管的个位进行显示
P2=LED[f%10]; //将要显示的f的个位提取出来查表后送显示
}
}
}
程序主要是实现了每次增加f值,其在0-9999递增,而数码管显示出来4位的数字
1、延时
如果没有延时,递增的速度会非常快,肉眼几乎无法分辨。
2、段选与位选
先设定位选再设定段选。
3、高级思路
实际上以上的代码非常low,因为所有的刷新都放在了while(1)里,而且延时是非常不精确的,后续如果增加类似定时功能、外置按钮控制数码管增减,就需要考虑定时器、外部中断等操作了,后续会进行相关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