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aft模式
Kafka的KRaft模式是一种新的元数据管理方式,旨在去除对ZooKeeper的依赖,使Kafka成为一个完全自包含的系统。在Kafka的传统模式下,元数据管理依赖于ZooKeeper,这增加了部署和运维的复杂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Kafka社区引入了KRaft模式。在KRaft模式下,所有的元数据,包括主题、分区信息、副本位置等,都被存储在Kafka集群内部的特殊日志中。这个日志使用Raft协议来保证一致性。
在传统架构中,Kafka集群包含多个 Broker 节点和一个ZooKeeper 集群。Kafka 集群的 Controller 在被选中后,会从 ZooKeeper 中加载它的状态。并且通知其他Broker发生变更,如 Leaderanddis r和 Updatemetdata 请求。
在新的架构中,三个 Controller 节点替代三个ZooKeeper节点。Controller节点和 Broker 节点运行在不同的进程中。Controller 节点中会选举出一个 Leader 角色。并且Leader 不会主动向 Broker 推送更新,而是由 Broker 拉取元数据信息。
注意:Controller 进程与 Broker 进程在逻辑上是分离的,同时允许部分或所有 Controller 进程和 Broker 进程是同一个进程,即一个Broker节点即是Broker也是Controller。
优势
简化部署:不再需要单独部署和维护ZooKeeper集群,降低了运维复杂性和成本。
一致性和可靠性:Raft协议提供了强一致性保证,确保元数据在多个节点之间的一致复制,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高可用性:通过控制节点的多数共识机制,在少数节点故障的情况下仍能保证集群的正常运行。
性能优化:减少了Kafka与ZooKeeper之间的通信开销,可能带来性能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