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阶段:基础认知:神经网络发展简史
让我们用武侠小说的方式打开这段科技史,你会发现神经网络的发展史比金庸江湖还要精彩:
第一章:江湖初现(1943-1958)
1943年,两位奇侠麦卡洛克和皮茨在《神经活动中内在思想的逻辑演算》中打造了江湖第一把"宝剑"------M-P神经元模型。这把剑虽然简陋(只能做简单的逻辑运算),却奠定了整个武林的基础,就像武侠世界里最早的内功心法。
1943年,两位奇侠麦卡洛克和皮茨在《神经活动中内在思想的逻辑演算》中打造了江湖第一把"宝剑"------M-P神经元模型
。这把剑虽然简陋(只能做简单的逻辑运算),却奠定了整个武林的基础,就像武侠世界里最早的内功心法。

第二章:感知机风云(1958-1969)
1958年,罗森布拉特这位"感知机教主"横空出世。他打造的Mark-1感知机重达5吨,却能在20x20的"天眼阵"(光电矩阵)中识别字母,宛如用玄铁重剑绣花般惊艳武林。当时的《纽约时报》惊呼:"此器可自悟武学!"

第三章:华山论剑(1969)
就在感知机风头无两时,MIT掌门闵斯基携《感知机》秘籍杀入江湖。这位"符号派"宗师用数学证明感知机连最简单的"异或剑阵"都破不了,好比指出对方剑法存在致命破绽。这场论战直接导致神经网络研究进入"武学寒冬",就像武林盟主突然宣布某门派武功是邪术。
"罗森布拉特的论文...毫无科学价值" ------ 闵斯基的致命一击堪比《九阴真经》中的摧心掌
第四章:暗流涌动(1969-1980)
虽然明面上神经网络派系式微,但暗地里:
- 赫布早在1949年就悟出"神经元连接越用越强"的《赫布心法》
- 维德罗1960年打造ADALINE,将感知机的"阶跃剑气"改为"绵长内力"
- 韦伯斯1974年创出"反向传播"雏形,这招后来成为复兴绝学
这段历史就像《笑傲江湖》中华山派剑宗气宗之争,表面沉寂实则暗潮汹涌
江湖启示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
1️⃣ 技术突破常始于对生物机制的模仿(如神经元就像武林高手对经脉的观察)
2️⃣ 学术争论是进步的阶梯(没有闵斯基的质疑,就没有后来的多层网络突破)
3️⃣ 硬件限制如同内力不足,再精妙的招式也难以施展(5吨重的Mark-1就是例证)
如今我们用的深度学习,正是当年感知机的"九阳神功"------历经寒冬,终成绝学。下回我们将看到,Hinton如何带领神经网络派上演"光明顶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