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判断链表是否有环

cs 复制代码
/**
 * @brief 判断链表是否有环
 * 
 * 该函数使用快慢指针法来判断链表中是否存在环。
 * 快指针每次移动两步,慢指针每次移动一步。
 * 如果链表中存在环,那么快指针最终会追上慢指针;
 * 如果链表中不存在环,快指针会先到达链表末尾。
 * 
 * @param head 指向链表头节点的指针
 * @return int 若链表有环返回 1,否则返回 0
 */
int isCycle(Node *head)
{
    // 初始化快指针,指向链表的头节点
    Node *fast = head;
    // 初始化慢指针,指向链表的头节点
    Node *slow = head;

    // 循环条件:快指针不为空且快指针的下一个节点也不为空
    while(fast != NULL && fast->next != NULL)
    {
        // 快指针每次移动两步
        fast = fast->next->next;
        // 慢指针每次移动一步
        slow = slow->next;
        // 如果快指针和慢指针相遇,说明链表中有环
        if (fast == slow)
        {
            return 1;
        }
    }

    // 若循环结束后未相遇,说明链表中无环
    return 0;
}

快慢指针步长比例分析

  • 快指针走两步、慢指针走一步的原理
    • 假设链表存在环,环的长度为nn。设慢指针进入环时,快指针与慢指针的距离为mm(0⩽m<n0⩽m<n)。
    • 因为快指针每次比慢指针多走一步,所以每一轮循环,快指针与慢指针的距离会减少11。
    • 最终,经过mm轮循环后,快指针和慢指针必然会相遇。
  • 其他可能的步长比例
    • 例如,快指针走三步,慢指针走一步。
    • 但是这种情况下会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考虑。假设环的长度nn和初始距离mm存在某些特定关系时,可能会出现快指针"跳过"慢指针而不相遇的情况。
    • 例如,当环长n=4n=4,初始距离m=2m=2时,快指针走三步,慢指针走一步,可能会出现快指针和慢指针一直无法相遇的情况。
  • 快指针走两步、慢指针走一步的优势
    • 这种步长比例简单且能稳定地判断链表是否有环,不会出现特殊情况导致判断错误。所以在实际应用中被广泛使用。
相关推荐
guygg887 分钟前
基于matlab的FIR滤波器
开发语言·算法·matlab
ysh988841 分钟前
PP-OCR:一款实用的超轻量级OCR系统
算法
遇雪长安1 小时前
差分定位技术:原理、分类与应用场景
算法·分类·数据挖掘·rtk·差分定位
数通Dinner1 小时前
RSTP 拓扑收敛机制
网络·网络协议·tcp/ip·算法·信息与通信
昏睡红猹2 小时前
C#脚本化(Roslyn):如何在运行时引入nuget包
c#
张人玉3 小时前
C# 常量与变量
java·算法·c#
学不动CV了3 小时前
数据结构---链表结构体、指针深入理解(三)
c语言·arm开发·数据结构·stm32·单片机·链表
weixin_446122464 小时前
LinkedList剖析
算法
就是有点傻4 小时前
在C#中,可以不实例化一个类而直接调用其静态字段
c#
软件黑马王子4 小时前
C#系统学习第八章——字符串
开发语言·学习·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