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为何无法达到AGI?

前言

当前 AI 技术的飞速发展未必意味着我们即将迎来真正的人工智能(AGI)。大模型如 GPT-4、DeepSeek 等在语言生成领域的表现让人惊叹。但仔细分析其工作机制,难免让人疑惑:这些模型究竟能不能称为具有自主智能的存在?

认知能力的边界

想象一下,缸中之脑这个哲学思想实验。它提出一种设定,人类的大脑被剥离,浸泡在维持生命的营养液中,透过外部控制系统,接收虚假的感知信息。大模型在某种程度上相似。它们生成的文本并非源自真实世界的体验,而是基于统计学原则和历史语料的拼贴。语言的表面丰富并不代表理解的深度。

举个例子,纽约街头,一位流浪者用不同的方言诉说生活的艰辛。若用大模型进行模仿,能准确复述他的故事。却无法真正感受每一个字句背后的情感与冲击。大模型仿佛只是一个空洞的反映,缺乏深厚的理解能力。

符号的缺陷

大模型通过大量数据训练,学习从中提取出语言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这让它在语言上显得游刃有余,另一方面则暴露出缺乏符号落地的问题。某次实验中,GPT-4在模拟对话时,反复致谢,陷入无尽循环,恰如一台只会执行命令的机器。这让我想起了哲学家希拉里·帕特南所说,语言的真实含义取决于其与实际世界的关系。若无法建立这种联系,所产生的语言便无从意义可言。

深度思考与生成的偏差

许多人认为大模型已掌握了一定程度的创造力。但如果深入探讨,就会发现其显现的才华背后,难以抵挡的虚假涌现。美国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构造的"无色的绿"句子,显然无法传达实际意义。大模型在处理类似句子时,或许能生成表层语言,依然无法理解。真实的创造力不仅仅体现在模仿文字的陌生组合,而是要求深厚的知识和跨学科的思维能力。

例如,当被要求提出一个新的便携式设备设计时,大模型或许能够组合现有概念,但缺乏随机而富有创意的想法。而真正的创新往往来自于丰富的生活体验和对未知的探索。

动态与静态的对比

大模型的表现深受训练数据的影响。这种依赖让它在处理抽象概念和非语言任务时相对乏力。想想驾车、煮饭,哪些技能不适合用语言描述?这些复杂的操作需要主动探索和实践,而大模型充其量只能在文字中进行模仿和拼凑。缺乏实际操作能力,让它无法真正理解真实世界。

虚假涌现的误区

不少研究者认为,现有大模型的涌现能力并非真实的智能体现,而是由于表达方式的调整。近期斯坦福大学的研究揭示,电脑程序输出的表现更多依赖于所使用数据的数量和质的提升,而非模型本身的智能。如此看来,所谓的引爆点不过是对标准的误解。真正的AGI需要能够从复杂数据中自主、灵活地进行推理,而不仅仅是依赖于修正的模糊匹配。

未来路在何方

面对如何构建具有人类智能的模型,学界仍有诸多待解之谜。傅里叶分析、因果推理等多种理论和技术有所尝试,但尚未找到通往AGI的捷径。正如杨立昆所言,现有的研究方法不够全面,缺乏对认知过程的深入探索。

大模型在当前真能在某些应用场景大放异彩,然其仅仅是知识库的组合,真正踏入智能的殿堂仍需时日。

未来的AI可能不仅是语言的承载体,而应是更真实、深刻理解人类思想和情感的伙伴。创新性的研究和技术推进,将可以让我们离真正的AGI更近一步。人类的需求无止境,AI的发展亦然,期待在这个过程中,科技能与心灵共鸣。

相关推荐
欢喜躲在眉梢里2 小时前
CANN 异构计算架构实操指南:从环境部署到 AI 任务加速全流程
运维·服务器·人工智能·ai·架构·计算
墨风如雪3 小时前
深夜炸场!Claude Opus 4.5发布,程序员的饭碗这次真悬了?
aigc
win4r4 小时前
昨夜炸场!Claude Opus 4.5 发布,Chrome 插件“夺舍”浏览器,实测这7大功能令人头皮发麻
aigc·openai·claude
老友@7 小时前
深入 Spring AI:架构与应用
人工智能·spring·ai·架构
GPUStack7 小时前
GPUStack v2:推理加速释放算力潜能,开源重塑大模型推理下半场
大模型·vllm·ai网关·sglang·高性能推理
带刺的坐椅7 小时前
(让 Java IA & MCP 更简单 )Solon AI v3.7.2 发布
ai·chatgpt·openai·solon·mcp
爱吃的小肥羊8 小时前
GPT-5.1-Codex-Max正式发布,超越Gemini 3,编程能力第一!(附使用方法)
后端·aigc·openai
洗澡水加冰8 小时前
MCP与Skills的辨析
后端·aigc·mcp
WWZZ20258 小时前
快速上手大模型:深度学习13(文本预处理、语言模型、RNN、GRU、LSTM、seq2seq)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语言模型·自然语言处理·大模型·具身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