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银技术赋能新能源汽车超级快充与高效驱动

烧结银技术赋能新能源汽车超级快充与高效驱动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高压快充技术的突破与高功率密度驱动系统的创新正成为行业竞争的焦点。比亚迪于 2025 年发布的超级 e 平台,通过整合全域千伏高压架构、兆瓦级闪充技术及碳化硅(SiC)功率模块,实现了 "油电同速" 的补能体验。而在此技术革新中,烧结银材料的应用为关键部件的可靠性与性能提升提供了核心支撑。

一、超级 e 平台的核心技术突破

超级 e 平台以 1000V 高压架构为基础,配合最高 1000A 的充电电流,将充电功率推升至 1000kW(兆瓦级),实现 5 分钟补能 400 公里的行业标杆速度。为适配这一高压快充需求,平台采用了新一代 1500V 车规级 SiC 功率芯片,并通过激光焊接技术优化芯片结构,使杂散电感降低 50%,过流能力提升 10%。同时,闪充刀片电池通过重构离子通道设计,将内阻降低 50%,配合 10C 充电倍率,确保在大电流下的稳定性能。

AS9385烧结银

二、烧结银在 SiC 模块中的关键作用

在 SiC 功率模块的封装中,烧结银技术替代了传统的焊线工艺,成为提升模块性能的核心技术。双面烧结工艺通过预烧结银焊片(如 GVF9880)与纳米银膏(如 AS9385)的结合,在 250℃、20MPa 压力下形成低孔隙率的银连接层。这一工艺不仅将芯片与基板的接触面积扩大数倍,使浪涌电流能力提升 25%,还凭借银材料高达 961℃的熔点,确保模块在高温环境下的长期可靠性。此外,烧结银的高热导率(超过 200W/mK)有效降低了模块热阻,使碳化硅芯片的高结温性能得以充分发挥。

三、烧结银在电池与充电系统中的协同应用

除了功率模块,烧结银技术还被应用于电池管理系统(BMS)及液冷超充桩的关键部件中。在电池端,闪充刀片电池采用 "内骨骼式 CTB 安全架构",结合超稳定自修复 SEI 膜技术,通过烧结银AS9376连接提升导热效率 5 倍,高温寿命延长 35%。而在充电终端,比亚迪自研的全液冷兆瓦闪充系统通过烧结银强化充电枪端子的散热结构,配合银材料的高导电性,确保 1360kW 输出功率下的稳定运行,同时降低冷却液泄漏风险。

四、行业趋势与未来展望

随着 800V 高压平台向 1000V 演进,AS系列烧结银技术因其优异的导热、导电及耐高温特性,成为高压快充与高功率驱动系统的必然选择。目前,比亚迪已通过纳米银烧结工艺实现 SiC 模块的批量应用,并计划在全国部署 4000 余座兆瓦闪充站。未来,随着烧结银材料的成本优化与工艺改进,其在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中的应用将进一步扩展,推动行业向更高能效、更安全可靠的方向发展。

通过烧结银技术的深度应用,比亚迪超级 e 平台不仅突破了充电速度的瓶颈,更通过材料创新为新能源汽车的性能与可靠性树立了新标杆。这一技术路径的成功验证,也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了高压快充时代的关键解决方案。

相关推荐
寰宇视讯17 分钟前
金山科技在第91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CMEF 首发新品 展现智慧装备+AI
大数据·人工智能·科技
訾博ZiBo17 分钟前
AI日报 - 2025年04月17日
人工智能
耿雨飞34 分钟前
二、The Power of LLM Function Calling
人工智能·大模型
金能电力37 分钟前
金能电力领跑京东工业安全工器具赛道 2025年首季度数据诠释“头部效应”
人工智能·安全·金能电力安全工器具
WSSWWWSSW41 分钟前
神经网络如何表示数据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神经网络
天天爱吃肉82181 小时前
基于主成分分析(PCA)的新能源汽车行驶工况数据降维实战:从理论推导到工业级应用
数学建模·汽车
多吃轻食1 小时前
Jieba分词的原理及应用(三)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中文分词·分词·jieba·隐马尔可夫
dragon_perfect2 小时前
ubuntu22.04上设定Service程序自启动,自动运行Conda环境下的Python脚本(亲测)
开发语言·人工智能·python·conda
爱的叹息2 小时前
关于汽车辅助驾驶不同等级、技术对比、传感器差异及未来发展方向的详细分析
汽车
by————组态2 小时前
低代码 Web 组态
前端·人工智能·物联网·低代码·数学建模·组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