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银技术赋能新能源汽车超级快充与高效驱动

烧结银技术赋能新能源汽车超级快充与高效驱动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高压快充技术的突破与高功率密度驱动系统的创新正成为行业竞争的焦点。比亚迪于 2025 年发布的超级 e 平台,通过整合全域千伏高压架构、兆瓦级闪充技术及碳化硅(SiC)功率模块,实现了 "油电同速" 的补能体验。而在此技术革新中,烧结银材料的应用为关键部件的可靠性与性能提升提供了核心支撑。

一、超级 e 平台的核心技术突破

超级 e 平台以 1000V 高压架构为基础,配合最高 1000A 的充电电流,将充电功率推升至 1000kW(兆瓦级),实现 5 分钟补能 400 公里的行业标杆速度。为适配这一高压快充需求,平台采用了新一代 1500V 车规级 SiC 功率芯片,并通过激光焊接技术优化芯片结构,使杂散电感降低 50%,过流能力提升 10%。同时,闪充刀片电池通过重构离子通道设计,将内阻降低 50%,配合 10C 充电倍率,确保在大电流下的稳定性能。

AS9385烧结银

二、烧结银在 SiC 模块中的关键作用

在 SiC 功率模块的封装中,烧结银技术替代了传统的焊线工艺,成为提升模块性能的核心技术。双面烧结工艺通过预烧结银焊片(如 GVF9880)与纳米银膏(如 AS9385)的结合,在 250℃、20MPa 压力下形成低孔隙率的银连接层。这一工艺不仅将芯片与基板的接触面积扩大数倍,使浪涌电流能力提升 25%,还凭借银材料高达 961℃的熔点,确保模块在高温环境下的长期可靠性。此外,烧结银的高热导率(超过 200W/mK)有效降低了模块热阻,使碳化硅芯片的高结温性能得以充分发挥。

三、烧结银在电池与充电系统中的协同应用

除了功率模块,烧结银技术还被应用于电池管理系统(BMS)及液冷超充桩的关键部件中。在电池端,闪充刀片电池采用 "内骨骼式 CTB 安全架构",结合超稳定自修复 SEI 膜技术,通过烧结银AS9376连接提升导热效率 5 倍,高温寿命延长 35%。而在充电终端,比亚迪自研的全液冷兆瓦闪充系统通过烧结银强化充电枪端子的散热结构,配合银材料的高导电性,确保 1360kW 输出功率下的稳定运行,同时降低冷却液泄漏风险。

四、行业趋势与未来展望

随着 800V 高压平台向 1000V 演进,AS系列烧结银技术因其优异的导热、导电及耐高温特性,成为高压快充与高功率驱动系统的必然选择。目前,比亚迪已通过纳米银烧结工艺实现 SiC 模块的批量应用,并计划在全国部署 4000 余座兆瓦闪充站。未来,随着烧结银材料的成本优化与工艺改进,其在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中的应用将进一步扩展,推动行业向更高能效、更安全可靠的方向发展。

通过烧结银技术的深度应用,比亚迪超级 e 平台不仅突破了充电速度的瓶颈,更通过材料创新为新能源汽车的性能与可靠性树立了新标杆。这一技术路径的成功验证,也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了高压快充时代的关键解决方案。

相关推荐
晨非辰23 分钟前
【数据结构初阶系列】归并排序全透视:从算法原理全分析到源码实战应用
运维·c语言·数据结构·c++·人工智能·python·深度学习
菠菠萝宝1 小时前
【Java手搓RAGFlow】-3- 用户认证与权限管理
java·开发语言·人工智能·llm·openai·qwen·rag
youngfengying2 小时前
《轻量化 Transformers:开启计算机视觉新篇》
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
Amy187021118234 小时前
户用光伏向阳台转移 阳台光伏开启能源新纪元
能源
搞科研的小刘选手4 小时前
【同济大学主办】第十一届能源资源与环境工程研究进展国际学术会议(ICAESEE 2025)
大数据·人工智能·能源·材质·材料工程·地理信息
MARS_AI_5 小时前
云蝠智能 VoiceAgent 2.0:全栈语音交互能力升级
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交互·信息与通信·agi
top_designer5 小时前
Substance 3D Stager:电商“虚拟摄影”工作流
人工智能·3d·设计模式·prompt·技术美术·教育电商·游戏美术
雷神大青椒5 小时前
离别的十字路口: 是否还记得曾经追求的梦想
人工智能·程序人生·职场和发展·玩游戏
m0_650108246 小时前
多模态大模型 VS. 图像视频生成模型浅析
人工智能·技术边界与协同·mllm与生成模型·技术浅谈
ai_xiaogui6 小时前
Mac苹果版Krita AI一键安装教程:AIStarter+ComfyUI零基础部署全流程(X86/ARM双架构)
arm开发·人工智能·macos·comfyui·一键部署·ai绘画教程·krita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