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质数及其优化方法

判断质数(素数)及其优化方法

质数是指 大于1的自然数 ,且 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正约数。以下是几种判断方法及其优化策略。


目录

  1. 基础方法(试除法)
  2. 优化1:仅检查到√n
  3. 优化2:跳过偶数
  4. 优化3:6k±1法则
  5. 优化4:筛法预处理
  6. 方法对比总结

基础方法(试除法)

检查从 2n-1 的所有整数,若存在能整除 n 的数,则 n 不是质数。

代码实现

cpp 复制代码
bool isPrime(int n) {
    if (n <= 1) return false;
    for (int i = 2; i < n; i++) {
        if (n % i == 0) return false;
    }
    return true;
}

最简单直接的方法,时间复杂度:O(n),仅适用于学习,实际效率低

优化1:仅检查到√n

数学原理

若n不是质数,则必有一个因数≤√n

cpp 复制代码
bool isPrimeSqrt(int n) {
    if (n <= 1) return false;
    for (int i = 2; i * i <= n; i++) {
        if (n % i == 0) return false;
    }
    return true;
}

时间复杂度:O(√n),最常用的单次判断方法

优化2:跳过偶数

除了 2,所有偶数都不是质数,因此可以跳过所有偶数。

cpp 复制代码
bool isPrime(int n) {
    if (n <= 1) return false;
    if (n == 2) return true;      // 2 是质数
    if (n % 2 == 0) return false; // 排除所有偶数
    for (int i = 3; i * i <= n; i += 2) { // 只检查奇数
        if (n % i == 0) {
            return false;
        }
    }
    return true;
}

时间复杂度:O(√n/2)

方法4:6k±1法则(高级优化)

cpp 复制代码
bool isPrime(int n) {
    if (n <= 1) return false;
    if (n <= 3) return true;
    if (n % 2 == 0 || n % 3 == 0) return false;
    for (int i = 5; i * i <= n; i += 6) {
        if (n % i == 0 || n % (i + 2) == 0) return false;
    }
    return true;
}

基于数学定理:质数呈6k±1分布,时间复杂度:O(√n/3),最高效的单次判断方法

方法5:筛法预处理(适合多次查询)

cpp 复制代码
#include <vector>
using namespace std;

vector<bool> sieve(int max_num) 
{
    vector<bool> is_prime(max_num + 1, true);
    is_prime[0] = is_prime[1] = false;
    for (int i = 2; i * i <= max_num; i++)  
    {
        if (is_prime[i]) 
        {
            for (int j = i * i; j <= max_num; j += i) //i如果是质数,那么i*i就肯定不是质数
            {
                is_prime[j] = false;
            }
        }
    }
    return is_prime;
}

int main() {
    int max_num = 100;
    vector<bool> is_prime = sieve(max_num); //调用sieve得到一个标记了质数的数组,可以用O(1)的时间复杂度判断一个数是否为质数
    int num = 17;
    cout << num << (is_prime[num] ? " 是质数" : " 不是质数") << endl;
    return 0;
}

筛法中为什么要标记i*i而不是i*2或者i*3

关键推论 :当处理到质数i时:i*2, i*3,..., i*(i-1)都已被更小的质数标记过(避免重复标记)

举例说明:

以n=30为例,标记过程对比:

从i*i开始的标记顺序:

i=2: 4,6,8,10,12,14,16,18,20,22,24,26,28,30

i=3: 9,15,21,27

i=5: 25
(共标记14次)

从i*2开始的标记顺序:

i=2: 4,6,8,...,30

i=3: 6,9,12,...,30(其中6,12,18...已标记)

i=5: 10,15,20,25,30(其中10,15,20,30已标记)
(共标记25次,其中11次是重复的)

当n=1,000,000时:
优化版:约执行800,000次标记
非优化版:约执行1,500,000次标记
(节省近50%的操作)

相关推荐
强盛小灵通专卖员3 分钟前
分类分割详细指标说明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机器学习
忆源2 小时前
【Qt】之音视频编程1:QtAV的背景和安装篇
开发语言·qt·音视频
敲键盘的小夜猫2 小时前
Python核心数据类型全解析:字符串、列表、元组、字典与集合
开发语言·python
李匠20242 小时前
C++GO语言微服务之图片、短信验证码生成及存储
开发语言·c++·微服务·golang
IT猿手3 小时前
基于强化学习 Q-learning 算法求解城市场景下无人机三维路径规划研究,提供完整MATLAB代码
神经网络·算法·matlab·人机交互·无人机·强化学习·无人机三维路径规划
巨龙之路5 小时前
C语言中的assert
c语言·开发语言
2301_776681656 小时前
【用「概率思维」重新理解生活】
开发语言·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
熊大如如6 小时前
Java 反射
java·开发语言
万能程序员-传康Kk7 小时前
旅游推荐数据分析可视化系统算法
算法·数据分析·旅游
PXM的算法星球7 小时前
【并发编程基石】CAS无锁算法详解:原理、实现与应用场景
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