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完需:约 3 分钟

今日,一位同事带着客户反馈的情况与我探讨。客户表示他们拥有众多老旧系统,这些系统因年代过于久远,早已无人维护,且源代码也已遗失。客户提出了一个颇具前瞻性的想法:能否借助 AI 对这些系统进行重构?
同事询问我此事的可行性,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我认为这完全具备实现的可能。不妨深入剖析一下系统重构的本质:一个系统的底层逻辑往往无需过多创新,毕竟需求已然明确,系统也仍在实际使用,只是由于缺乏维护和源代码,需要有人将其重新搭建起来。这本质上是一项重复性的工作,恰恰适合交由机器来完成。
这不禁让我联想到马斯克所倡导的第一性原理。近期,马斯克宣称要重构美国社保系统,还表示几个月内就能完成。此言一出,质疑声此起彼伏,众人纷纷觉得这是天方夜谭。然而,马斯克却坚信此事可行。我猜想,他或许是洞察到了利用 AI 完成重构的核心要点。马斯克再一次凭借基于第一性原理的敏锐洞察力,说出了在旁人看来不可能实现的事。说不定,他真的能够兑现这一承诺。
那么具体该如何操作呢?我们可以为 AI 赋予管理员账号,使其能够登录到应用系统中,通过观察每个系统的界面和操作来进行学习。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给予 AI 数据库的访问权限,让它能够深入数据库,了解数据结构和表内容。
借助这些私有领域的知识,再结合 AI 在编码方面的通用能力,它完全有能力胜任这项任务。
将这两方面的优势结合起来,AI 足以构建出一个可用的系统。我们无需过度担忧最终效果,就如同自动驾驶技术一样,我们的终极目标是实现端到端的无人驾驶,但即便当前的辅助驾驶功能,也已经让许多人感受到了它的实用价值。
在系统重构这件事情上,我并未期望 AI 能够独立完成所有工作。只要它能够搭建起系统的基本框架,确保所有界面正常显示,实现登录功能,并保证各个模块稳定运行,这就已经是极具价值的成果了。AI 辅助编码完全能够达成这一目标。
目前,市面上已经涌现出许多相关技术。我曾在新闻中了解到,只需给 AI 一张架构图,它就能生成对应的代码。而我们要做的,是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无需提供架构图,因为系统就摆在那里,直接让 AI 去使用和学习即可。因此,这个方案具有很高的可实现性。
我认为这是一个极具潜力的方向,甚至有可能成为创业的绝佳切入点。当我与一些朋友分享这一想法时,他们往往会觉得困难重重,对其可行性提出质疑。这不禁让我思考,为何他们的第一反应是看到困难,而非可能性呢?这让我突然领悟到了所谓的创业精神。
真正的创业者,总是能在看似不可能的事情中寻找到希望,他们的目光始终坚定地聚焦于目标,而非被眼前的困难所牵绊。这种精神,正是推动创新的核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