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数排序的思路
计数排序的基本思路:
- 确定取值范围: 遍历整个待排序的数组,确定数组中元素的取值范围,找到最小值和最大值。
- 创建计数数组: 创建一个计数数组,其长度为取值范围的大小,用于统计原始数组中每个元素出现的次数。
- 统计元素个数: 遍历原始数组,将每个元素出现的次数记录到计数数组中,计数数组的索引对应于元素的值。
- 累加计数数组: 对计数数组进行累加操作,每个位置的值等于其前面所有位置值之和。这一步的目的是确定每个元素在排序后的数组中的位置。
- 构建有序数组: 创建一个与原始数组等长的临时数组,遍历原始数组,根据累加计数数组确定每个元素在有序数组中的位置,同时更新计数数组中对应元素的计数。
- 得到排序结果: 此时,临时数组就是排序完成的结果。
java
public class Sort {
//5.计数排序
public static int[] countingSort(int... array){
int max=array[0],i,j;
for(i=1;i<array.length;i++){
if(array[i]>max){
max=array[i];
}
}
//新建max+1的整数数组
int[] tempArray = new int[max+1];
for (i = 0; i < array.length; i++) {
tempArray[array[i]]++;
}
for (i = 0,j=0; i < tempArray.length; i++) {
for (int k = 0; k < tempArray[i]; k++) {
array[j++]=i;
}
}
return array;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52,1,0,49,70,62,81,17};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countingSort(a)));
}
}
结果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