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blog compares two approaches to building a transparent proxy gateway on an S905L3B TV box: using OpenWrt or installing Armbian with sing-box. While OpenWrt offers a lightweight, router-focused environment with convenient plugins, Armbian provides a full Linux system that allows for greater flexibility and performance---particularly when deploying sing-box as the core proxy engine. The following sections explore the advantages, limitations, and suitability of each option.
虽说晶晨S905L3B的3D性能几乎没有,但它的cpu和3A或3AB方案(3A只能说有3D)没啥区别, 简单的网络应用还是能胜任,纯cpu应用性能就没区别了,并且功耗更低
基于 Amlogic S905L3B 芯片的电视盒子。由于盒子**只有一个有线接口、没有 WiFi 模块,**使用上存在限制。但还是可以有几种方案:
一、刷机后首次配置的关键点
刷完 OpenWrt 后,盒子通常会通过 LAN(有线口)启用一个默认 IP(例如 192.168.1.1),可以:
-
将电脑直接网线连接盒子;
-
设置电脑的 IP 为 192.168.1.x(如 192.168.1.2);
-
浏览器访问
192.168.1.1
,进入 LuCI(Web 管理界面)或者通过 SSH 登录。
二、如果只有一个有线接口,要让 OpenWrt 实用起来,你可以考虑以下方案:
✅ 方案1:配置为客户端(使用盒子的网口联网)
将盒子的以太网口设置为 DHCP 客户端,让其连接到上游路由器,从而联网:
-
在
/etc/config/network
中设置:config interface 'lan' option proto 'dhcp'
-
重启网络服务,或者重启设备;
-
然后通过上游路由器分配的 IP(登录上游路由器后台查看)进入 OpenWrt。
这种方式相当于让盒子做为 网络工具设备(比如旁路由)或者简单终端 使用。
✅ 方案2:使用 USB 网卡扩展接口(如你的盒子有 USB 接口)
查看是否支持常见的 USB 网卡(如基于 Realtek 8152/8153
芯片的):
-
先用 TTL 或 SSH 安装对应驱动包(比如
kmod-usb-net-rtl8152
); -
插上 USB 网卡后会多出一个
eth1
; -
可设置为 WAN 或 LAN 接口,灵活使用。
✅ 方案3:加装 Wi-Fi 模块(前提是愿意折腾硬改)
有极客用户会打开机壳,把一个 USB Wi-Fi 模块焊接进主板上(或通过内部 USB 接口接出)。这是进阶玩法,如果熟悉焊接和识别主板线路,可以考虑。
三、实际用途建议(单口盒子)
刷 OpenWrt 的意义通常是:
-
做软路由(如旁路由);
-
做中转网关或广告过滤网关(如搭配旁路由使用);
-
作为轻量服务器运行 Docker、Aria2、Transmission 等;
-
配合 USB 扩展口,可搭建 NAS 或离线下载机。
如果无法扩展 USB 网卡或 Wi-Fi 模块,那么这台设备基本只能当作单口旁路由或轻量服务器来用了。
在 S905L3B 盒子上刷 Armbian + sing-box 实现透明网关,和刷 OpenWrt 对比,从性能、可维护性、适配度等多个维度各有优势:
⚙️ 一、效率(性能)比较结论
维度 | OpenWrt | Armbian(Debian/Ubuntu) + sing-box |
---|---|---|
系统开销 | 极小(为路由优化) | 稍高(完整 Linux 系统) |
资源利用 | 更轻量,占用低 | 更灵活,但资源占用偏高 |
包管理/更新 | 基于 opkg,依赖有限 | APT + 任意工具包,维护简单 |
sing-box支持 | 需手动编译或通过社区插件 | 官方预编译包支持好 |
透明代理配置 | 需要结合 iptables + ipset 等 | nftables/iptables 支持更全面 |
启动速度 | 非常快 | 略慢 |
性能(相同配置) | ⚠️ CPU占用可能略高,特别是转发流量大时 | ✅ 可开启 sing-box 原生 xtls, h2, UDP 等高性能特性 |
🔋 综合效率(S905L3B这类盒子上)优选:
Armbian + sing-box 在 透明代理、性能细调、调试工具 上更有优势,尤其是目标明确只需要一个高性能透明网关时。
🧰 二、透明代理设置简要对比
▶ OpenWrt 下 sing-box(或 passwall 等)透明代理方式:
-
配置复杂,需结合多个服务(iptables/ipset、dnsmasq、chinadns、redir-host 等);
-
使用 LuCI 插件简化设置,但限制灵活性;
-
社区插件如
passwall
比较方便,但更新依赖 OpenWrt 生态。
▶ Armbian 下 sing-box 实现透明网关流程:
-
安装 sing-box:
curl -fsSL https://sing-box.sagernet.org/install | bash
-
使用官方配置模板,支持:
-
TUN 模式(TUN device + 路由表劫持);
-
REDIR 模式(iptables REDIRECT);
-
更细致的 UDP 映射、分流等。
-
-
直接使用
iptables/nftables
实现:iptables -t nat -A PREROUTING -p tcp -j REDIRECT --to-port 7892
-
可搭配
resolvectl
、dnscrypt-proxy
、DoH
等优化 DNS。
🔧 高级特性如:全局 IPv6、UDP fullcone、Tun stack 全协议代理、Sniffing 分流,只有 sing-box 原生更易配置。
🧑💻 三、实际建议
使用场景 | 推荐方案 |
---|---|
快速部署、轻量配置 | OpenWrt + passwall/simple-obfs |
追求性能、精细控制 | Armbian + sing-box + iptables/nftables |
作为旁路由+多功能插件需求 | OpenWrt 更容易集中管理 |
不怕折腾、喜欢原生配置 | Armbian 更自由,调试手段丰富 |
✅ 总结
如果目标是将盒子打造成一个稳定、高性能、灵活的透明代理旁路由 ,并不需要传统路由器功能(如防火墙、DHCP、Web管理界面等),刷 Armbian 并搭配 sing-box 是效率更高、可定制性更强的选择。
但前提是需要熟悉 Linux 命令行,有能力处理网络转发、DNS 劫持等底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