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驱动开发 ---- 4.1_sysfs 详解
目录
- [Linux驱动开发 ---- 4.1_sysfs 详解](#Linux驱动开发 ---- 4.1_sysfs 详解)
-
-
- [📌 **sysfs 详细讲解:**](#📌 sysfs 详细讲解:)
- [📌 **如何在内核中创建 `sysfs` 文件**:](#📌 如何在内核中创建
sysfs文件:) -
- [**步骤 1:定义 `device_attribute` 结构体**](#步骤 1:定义
device_attribute结构体) - [**示例:定义属性文件 `myattribute`**](#示例:定义属性文件
myattribute) - [**步骤 2:实现 `show` 函数**](#步骤 2:实现
show函数) - [**示例:实现 `show` 函数**](#示例:实现
show函数) - [**步骤 3:注册 `sysfs` 文件**](#步骤 3:注册
sysfs文件) - [**步骤 4:卸载时移除 `sysfs` 文件**](#步骤 4:卸载时移除
sysfs文件)
- [**步骤 1:定义 `device_attribute` 结构体**](#步骤 1:定义
- [📌 **完整示例:创建和操作 `sysfs` 文件**](#📌 完整示例:创建和操作
sysfs文件) - [📌 **代码解析:**](#📌 代码解析:)
- [📌 **如何使用:**](#📌 如何使用:)
- [📌 **总结**:](#📌 总结:)
-
📌 sysfs 详细讲解:
sysfs 是 Linux 内核提供的一个虚拟文件系统,它将内核中的设备信息暴露给用户空间。通过 sysfs,用户可以通过文件接口与内核交互,比如读取硬件设备的状态、修改设备参数等。
主要功能:
- 暴露内核对象 :通过
sysfs,设备、驱动、总线等内核对象的信息被暴露为文件,用户可以通过这些文件读取或写入数据。 - 设备和驱动的接口 :很多硬件设备和内核模块在启动时会创建与之相关的
sysfs文件,供用户空间配置或查询设备状态。
常见路径:
/sys/class/:包含类目录,如字符设备、块设备等。例如/sys/class/net/存放网络设备的信息。/sys/devices/:存放与设备相关的路径,系统中的硬件设备和其属性通过sysfs展现出来。例如/sys/devices/system/cpu/存放 CPU 相关的信息。
📌 如何在内核中创建 sysfs 文件:
在 Linux 内核模块中,我们可以通过 sysfs 来创建设备属性文件。这些文件通常会映射到内核对象(如设备)的属性值。
步骤 1:定义 device_attribute 结构体
首先,你需要定义一个 struct device_attribute 类型的结构体来描述你的设备属性。这个结构体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attr:设备属性本身,包含属性文件的名字和访问权限。show:一个函数指针,用于读取该属性时的逻辑。store:一个函数指针,用于修改该属性时的逻辑(可选)。
示例:定义属性文件 myattribute
c
struct device_attribute dev_attr_myattribute = {
.attr = { .name = "myattribute", .mode = S_IRUGO }, // 属性文件名称和权限
.show = myattribute_show, // 读取文件时调用的函数
};
attr:这里的name表示在/sys/class/路径下文件的名字,mode定义了文件的访问权限,S_IRUGO表示该文件可读。show:这是读取属性时调用的函数。
步骤 2:实现 show 函数
show 函数用于在读取 sysfs 文件时返回相应的数据。函数原型是:
c
static ssize_t myattribute_show(struct device *dev, struct device_attribute *attr, char *buf);
dev:指向设备对象的指针。attr:指向设备属性结构的指针。buf:用于存放要返回给用户的数据。
在 show 函数中,我们通过 sprintf 函数将要返回的内容写入 buf。
示例:实现 show 函数
c
static ssize_t myattribute_show(struct device *dev, struct device_attribute *attr, char *buf) {
return sprintf(buf, "42\n"); // 返回字符串 "42"
}
这个函数会将字符串 "42\n" 写入 buf,这个字符串就是当用户空间读取 /sys/class/ 中对应的文件时返回的数据。
步骤 3:注册 sysfs 文件
使用 sysfs_create_file 函数将设备属性注册到 sysfs 中。这个函数将属性文件创建到设备的 kobj(内核对象)下。kobj 是与设备关联的内核对象,用来在内核中组织和管理设备。
c
sysfs_create_file(&dev->kobj, &dev_attr_myattribute.attr);
dev->kobj:设备对象的kobj,指向设备的内核对象。dev_attr_myattribute.attr:dev_attr_myattribute结构体中的attr,它包含了属性文件的名字、权限和访问方式。
步骤 4:卸载时移除 sysfs 文件
当内核模块卸载时,必须清理已创建的 sysfs 文件。可以通过 sysfs_remove_file 来移除属性文件:
c
sysfs_remove_file(&dev->kobj, &dev_attr_myattribute.attr);
📌 完整示例:创建和操作 sysfs 文件
我们将创建一个简单的内核模块,该模块会创建一个 sysfs 文件,返回一个静态的值。
代码实现:
c
#include <linux/module.h>
#include <linux/kernel.h>
#include <linux/device.h>
#include <linux/fs.h>
static ssize_t myattribute_show(struct device *dev, struct device_attribute *attr, char *buf) {
return sprintf(buf, "42\n"); // 返回值为 "42"
}
static struct device_attribute dev_attr_myattribute = {
.attr = { .name = "myattribute", .mode = S_IRUGO },
.show = myattribute_show,
};
static struct class *my_class;
static struct device *my_device;
static int __init my_module_init(void) {
int ret;
// 创建设备类
my_class = class_create(THIS_MODULE, "myclass");
if (IS_ERR(my_class)) {
pr_err("Failed to create class\n");
return PTR_ERR(my_class);
}
// 创建设备
my_device = device_create(my_class, NULL, 0, NULL, "mydevice");
if (IS_ERR(my_device)) {
pr_err("Failed to create device\n");
class_destroy(my_class);
return PTR_ERR(my_device);
}
// 注册 sysfs 属性
ret = sysfs_create_file(&my_device->kobj, &dev_attr_myattribute.attr);
if (ret) {
pr_err("Failed to create sysfs file\n");
device_destroy(my_class, 0);
class_destroy(my_class);
return ret;
}
pr_info("Module initialized\n");
return 0;
}
static void __exit my_module_exit(void) {
// 移除 sysfs 文件
sysfs_remove_file(&my_device->kobj, &dev_attr_myattribute.attr);
// 销毁设备和类
device_destroy(my_class, 0);
class_destroy(my_class);
pr_info("Module exited\n");
}
module_init(my_module_init);
module_exit(my_module_exit);
MODULE_LICENSE("GPL");
MODULE_AUTHOR("Your Name");
MODULE_DESCRIPTION("A simple sysfs example");
📌 代码解析:
myattribute_show:此函数负责返回字符串"42\n",表示当用户从sysfs文件中读取时返回的值。dev_attr_myattribute:定义了一个名为myattribute的设备属性,并指定了它的权限为可读(S_IRUGO)。sysfs_create_file:将myattribute属性文件创建到设备的sysfs中,使得用户空间可以访问该属性。module_init和module_exit:模块加载时创建设备并注册sysfs文件,卸载时删除sysfs文件并清理资源。
📌 如何使用:
-
编译并加载该内核模块。
安装开发工具(如果尚未安装):
bashsudo apt-get install build-essential linux-headers-$(uname -r)1> 创建内核模块代码文件
将你的内核模块代码保存为一个
.c文件(例如my_sysfs_module.c)。你可以使用任何文本编辑器(例如nano、vim)来编辑该文件。bashnano my_sysfs_module.c然后将你提供的代码粘贴到
my_sysfs_module.c文件中并保存。2> 创建
Makefile为了编译内核模块,你需要创建一个
Makefile,该文件告诉make如何编译模块。在同一目录下创建一个
Makefile文件,内容如下:makefileobj-m += my_sysfs_module.o all: make -C /lib/modules/$(shell uname -r)/build M=$(PWD) modules clean: make -C /lib/modules/$(shell uname -r)/build M=$(PWD) clean解释:
obj-m += my_sysfs_module.o:告诉make需要编译的模块源文件。make -C /lib/modules/$(shell uname -r)/build M=$(PWD) modules:调用内核的构建系统来编译模块。clean目标:清理编译文件。
3> 编译内核模块
在终端中运行以下命令来编译内核模块:
bashmake这将生成一个
my_sysfs_module.ko的内核模块文件。

4> 加载内核模块
使用
insmod命令加载内核模块:bashsudo insmod my_sysfs_module.ko如果加载成功,你将看到 "Module initialized" 消息,表示模块已成功加载并创建了
sysfs文件。5> 查看创建的
sysfs文件加载模块后,模块会在
/sys/class/myclass/mydevice/myattribute创建一个sysfs文件。你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查看该文件:bashcat /sys/class/myclass/mydevice/myattribute该文件的内容应为
"42",这是在myattribute_show函数中返回的值。

6> 卸载内核模块
当你不再需要该模块时,可以使用
rmmod卸载它:bashsudo rmmod my_sysfs_module在卸载时,会调用
my_module_exit函数,删除sysfs文件并销毁设备和类。你会看到 "Module exited" 消息。7> 清理编译文件
为了清理编译产生的文件,可以运行:
bashmake clean

8> **总结**
通过这些步骤,你可以成功地编译、加载和操作一个内核模块,该模块创建了一个 `sysfs` 文件并返回一个静态值。
- 加载后,你会在
/sys/class/myclass/mydevice/myattribute路径下看到一个名为myattribute的文件。 - 可以通过以下命令查看其内容:
bash
cat /sys/class/myclass/mydevice/myattribute
输出应为:
bash
42
📌 总结:
通过 sysfs,我们可以方便地暴露内核中的信息给用户空间。通过以上步骤,你不仅学会了如何创建一个简单的 sysfs 文件,还了解了设备与内核对象之间的关系。
- 使用
sysfs_create_file创建文件; - 使用
show函数返回数据; - 使用
sysfs_remove_file移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