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编程-使用AI查找BUG的启发

最近修复的一个bug让我对AI在软件质量测试及BUG修复上的应用有了新的期待。

令人头疼的bug处理

生产反馈,一批设备在进行厂测的时候,有概率出现读取的设备DID会出现乱码。而且出现异常后,设备重新上电读取就能恢复。针对该问题,我们通过生产人员的描述能知道,烧入到flash的DID肯定是正常的,问题应该是出现在DID数据的传输上。所以按照常规的方法,我们需要梳理整个DID的读取流程。DID的读取的流程如下:

1、上位机通过主控的串口0向主控发起读取命令。

2、主控收到上位机读取命令后,调用通信模块通过串口1向zigbee模组读取DID。

3、zigbee模组收到主控的读取命令后,从自身token中读取不同类型的数据并拼接成DID。

由于步骤1,2是使用通信模块进行命令交互的,该模块负责对所有命令进行收发处理,因而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小点。所以我把重点怀疑的地方放在步骤3。既然有了怀疑的地方,那就需要去查看相应的代码,该部分代码如下:

该部分代码是上一个程序员移交过来的,我也是第一次赏析。初略一看,里面充斥着移位及数组下标操作。要找出问题,需要理清这些移位及数组小标的作用。由于手上还有其它事项再加上本身也比较讨厌看这样的代码。就想着是不是干脆把它丢AI让它看看。

AI对问题高效处理引发的思考

于是我就将整份代码丢到腾讯元宝,并进行了提问:

神奇的一幕出现了,腾讯元宝一下就找出了4个可疑点,我看到第一个就乐了。基本就是这个局部数组指针的问题了。

正常情况下,查找这样的问题没有大半天是搞不定的。但是AI只用了1分钟不到,这样的效率提升真的让人震撼。我也由此思考,要如何才能让AI在我们的代码测试及BUG修复上稳定且高效地提供助力。

通过分析上述模块,我们能看出该模块的特点是功能比较单一,没有太多的依赖。只需要一个.c文件传入就可以了。对于AI的注意力不会有大的分散。功能单一,没有太多的依赖。这不就是我们软件架构设计上一直说的高内聚低耦合及单一原则吗。

模块化是AI时代软件架构的核心竞争力

在AI驱动的开发范式下,模块化设计已不仅是可维护性的需求,更是人机协作的桥梁:于开发者,它解耦复杂性,聚焦核心逻辑;于AI,它提供可解析、可验证的战场,让算法从"经验猜测"升级为"精准打击"

相关推荐
乙真仙人2 分钟前
数据,正在成为AI大模型最后的护城河
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化
eric-sjq9 分钟前
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到文本序列转换技术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
源图客10 分钟前
Ubuntu22.4部署大模型前置安装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
青梅主码21 分钟前
CB Insights 最新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 AI 行业报告》:全球 AI 投资创历史新高,美国仍是 AI 投资的中心
人工智能
下面我就简单说两句22 分钟前
个人项目介绍:语音识别小助手
人工智能·语音识别
金宗汉39 分钟前
文明存续的时间博弈:论地球资源枯竭临界期的技术突围与行动紧迫性
大数据·人工智能·笔记·算法·观察者模式
YuhsiHu1 小时前
【论文简读】DIV-Loss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3d
Ronky1 小时前
绿联NAS+Coze实现私有AI Agent+RAG自由,打造本地化智能知识引擎
人工智能·coze
BB_CC_DD1 小时前
如何通过黑白棋盘进行定位配准融合?(前后安装的两个相机)
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