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编程-使用AI查找BUG的启发

最近修复的一个bug让我对AI在软件质量测试及BUG修复上的应用有了新的期待。

令人头疼的bug处理

生产反馈,一批设备在进行厂测的时候,有概率出现读取的设备DID会出现乱码。而且出现异常后,设备重新上电读取就能恢复。针对该问题,我们通过生产人员的描述能知道,烧入到flash的DID肯定是正常的,问题应该是出现在DID数据的传输上。所以按照常规的方法,我们需要梳理整个DID的读取流程。DID的读取的流程如下:

1、上位机通过主控的串口0向主控发起读取命令。

2、主控收到上位机读取命令后,调用通信模块通过串口1向zigbee模组读取DID。

3、zigbee模组收到主控的读取命令后,从自身token中读取不同类型的数据并拼接成DID。

由于步骤1,2是使用通信模块进行命令交互的,该模块负责对所有命令进行收发处理,因而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小点。所以我把重点怀疑的地方放在步骤3。既然有了怀疑的地方,那就需要去查看相应的代码,该部分代码如下:

该部分代码是上一个程序员移交过来的,我也是第一次赏析。初略一看,里面充斥着移位及数组下标操作。要找出问题,需要理清这些移位及数组小标的作用。由于手上还有其它事项再加上本身也比较讨厌看这样的代码。就想着是不是干脆把它丢AI让它看看。

AI对问题高效处理引发的思考

于是我就将整份代码丢到腾讯元宝,并进行了提问:

神奇的一幕出现了,腾讯元宝一下就找出了4个可疑点,我看到第一个就乐了。基本就是这个局部数组指针的问题了。

正常情况下,查找这样的问题没有大半天是搞不定的。但是AI只用了1分钟不到,这样的效率提升真的让人震撼。我也由此思考,要如何才能让AI在我们的代码测试及BUG修复上稳定且高效地提供助力。

通过分析上述模块,我们能看出该模块的特点是功能比较单一,没有太多的依赖。只需要一个.c文件传入就可以了。对于AI的注意力不会有大的分散。功能单一,没有太多的依赖。这不就是我们软件架构设计上一直说的高内聚低耦合及单一原则吗。

模块化是AI时代软件架构的核心竞争力

在AI驱动的开发范式下,模块化设计已不仅是可维护性的需求,更是人机协作的桥梁:于开发者,它解耦复杂性,聚焦核心逻辑;于AI,它提供可解析、可验证的战场,让算法从"经验猜测"升级为"精准打击"

相关推荐
li星野4 分钟前
打工人日报#20251008
单片机·嵌入式硬件
geneculture6 分钟前
融智学院十大学部知识架构示范样板
人工智能·数据挖掘·信息科学·哲学与科学统一性·信息融智学
无风听海8 分钟前
神经网络之交叉熵与 Softmax 的梯度计算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神经网络
算家计算8 分钟前
AI树洞现象:是社交降级,还是我们都在失去温度?
人工智能
JJJJ_iii12 分钟前
【深度学习03】神经网络基本骨架、卷积、池化、非线性激活、线性层、搭建网络
网络·人工智能·pytorch·笔记·python·深度学习·神经网络
sensen_kiss15 分钟前
INT301 Bio-computation 生物计算(神经网络)Pt.1 导论与Hebb学习规则
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学习
mwq3012319 分钟前
GPT系列模型演进:从GPT-1到GPT-4o的技术突破与差异解析
人工智能
JJJJ_iii21 分钟前
【深度学习05】PyTorch:完整的模型训练套路
人工智能·pytorch·python·深度学习
mwq3012334 分钟前
AI的“物理学”:揭秘GPT-3背后改变一切的“缩放定律”
人工智能
无限进步_36 分钟前
C语言字符串与内存操作函数完全指南
c语言·c++·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