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类的可视化选择:PCA / t-SNE丨TomatoSCI分析日记

聚类完之后怎么可视化?这个问题很容易被忽略,我也是最近才发现这个问题拿出来跟大家讨论。聚类和可视化是两个独立步骤:聚类负责给样本分组,而可视化负责以合适方式呈现结果。以经典的 K-means 聚类为例,它本身在高维空间中运行,而我们大多数可视化只能展示二维或三维图像,因此必须先进行降维。

降维方法主要分为两类:线性降维(如 PCA) 和 非线性降维(如 t-SNE)。所以常见的可视化组合可以分为两种:

·K-means + PCA → 更易解释

·K-means + t-SNE → 更易观察

下面用同一份数据进行不同的分析。


01 K-means + PCA:可解释性强的组合

见图1。PCA(主成分分析)是一种线性降维方法,它通过提取数据中方差最大的方向,保留原始数据的全局结构。图中两条轴分别代表前两个主成分,并附带方差解释比例,可以明确知道我们保留了多少信息。

PCA 的优势在于降维后的结果依然保留了数据结构,可继续用于分析。比如:通过主成分载荷,可以识别出哪些变量在不同聚类中起了主要作用,便于解释各簇的特征。


02 K-means + t-SNE:可视化表现更佳的组合

见图2。t-SNE 是一种 非线性降维方法,它擅长保留数据点之间的局部相似性,使原本在高维空间中接近的点在低维空间中仍然靠近,从而呈现出更加清晰的聚类结构。

与 PCA 不同,t-SNE 投影的坐标轴没有实际意义,也无法告诉我们保留了多少原始信息。它不能用于后续分析和建模,因为降维过程扭曲了数据的距离关系。但它的图像表现通常更好,特别是在高维图像特征、文本嵌入、单细胞数据等领域,能够明显展示类群边界。


03 如何选择可视化方式?

如果你觉得上述原理还是不好区分,记住以下三点也能帮你快速决策:

  1. 如果你还想进一步解释变量含义或分析主轴结构,优先选 PCA;

  2. 如果你只是想让分群效果清晰可见、图好看,选 t-SNE;

  3. 拿不准可以两种都做一遍,选效果更清晰的。

有的小伙伴可能会问,又线性又非线性的,前面K-means结果的作用是什么?

聚类结果是基于高维空间做出的,是一个"先做好的分组标签";而降维后的可视化,仅是为了把这些标签更直观地展示出来,所以:聚类是核心结论;降维是辅助表现形式。你可以把聚类结果看作一位模特,PCA 是正面写实肖像,t-SNE 是创意光影写真,你可以根据展示目的选择不同"摄影风格"来讲述这个数据故事。

K-means聚类和t-SNE可视化已经上线TomatoSCI科研数据分析平台,欢迎大家来访!数据分析无需登录,专业在线客服答疑,还可在线传输文件,五折优惠码"tomatosci"开放使用中。PCA、RDA、PCoA、Lasso回归等方法等你就位。

相关推荐
柏峰电子3 分钟前
太阳辐射监测站:洞察太阳能量的科技之眼
人工智能
技术与健康33 分钟前
【Android代码】绘本翻页时通过AI识别,自动通过手机/pad朗读绘本
android·人工智能·智能手机
焦点问界1 小时前
Newline全场景方案闪耀2025中国智慧生活大会
大数据·人工智能
偶尔贪玩的骑士1 小时前
Machine Learning HW2 report:语音辨识(Hongyi Lee)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机器学习
玲娜贝儿--努力学习买大鸡腿版1 小时前
推荐系统---AUC计算
人工智能·python·机器学习
金融RPA机器人丨实在智能1 小时前
从爬虫到AI:亚马逊数据采集工具的进化与应用
大数据·人工智能·数据采集·亚马逊
云畅新视界1 小时前
从算力到智能资产:Sol long引领A I A g ent赋能设备的价值重构
大数据·人工智能
产业家1 小时前
飞书,正在成为中国AI制造故事的新阵地
人工智能·飞书·制造
Codebee2 小时前
OneCode3.0 DSM 技术原理与创新点
人工智能·开源
WebCandy2 小时前
Kiro AI IDE上手初体验!亚马逊出品,能否撼动Cursor的王座?
人工智能·ai·github·aigc·ai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