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创作者:姚瑞南 AI-agent 大模型运营专家/音乐人/野生穿搭model,先后任职于美团、猎聘等中大厂AI训练专家和智能运营专家岗;多年人工智能行业智能产品运营及大模型落地经验,拥有AI外呼方向国家专利与PMP项目管理证书。(转载需经授权)
目录
[v0.dev ------ 聚焦 UI 原型](#v0.dev —— 聚焦 UI 原型)
[Bolt.new ------ 浏览器里的全栈工作台](#Bolt.new —— 浏览器里的全栈工作台)
[Lovable ------ 引导式全栈体验](#Lovable —— 引导式全栈体验)
在公司里,开发和销售 往往是最核心的两个部门。销售无法被替代,但产品原型设计和开发的边界却正在被重塑。对于产品经理来说,最大的痛点在于:如何快速把一个想法变成可以演示、可以试错的原型。
过去,这一步需要和设计、前端、后端紧密配合,周期往往以周甚至月计算。如今,AI 驱动的原型设计工具正在缩短这一过程。Vercel 的 v0.dev、StackBlitz 的 Bolt.new 和 Lovable,正是这类工具中的代表。它们试图帮助产品经理和团队在更短时间内,把需求转化为可用的界面甚至全栈应用。
本文将从产品和用户体验的角度,带你看清这三款工具的定位、功能体验和适用场景。
一、三大平台的功能定位
v0.dev ------ 聚焦 UI 原型
- 定位:更适合快速生成界面原型
- 体验亮点 :
- 输入文本或上传设计稿(Figma),即可生成 UI
- 与 React / Next.js / Vercel 无缝结合
- 支持动画和交互,视觉效果较好
- 适合场景:产品经理快速演示想法、初版交互原型
Bolt.new ------ 浏览器里的全栈工作台
- 定位:一站式全栈开发环境
- 体验亮点 :
- 打开浏览器即可构建前后端应用,无需本地配置
- 支持多种框架,生成速度快
- 与 Supabase 集成,减少数据库搭建工作
- 一键部署,原型能直接上线演示
- 适合场景:需要可运行 Demo 的产品展示、MVP 快速验证
Lovable ------ 引导式全栈体验
- 定位:团队协作友好、流程引导清晰
- 体验亮点 :
- 文本提示即可生成带后端的全栈应用
- 与 GitHub、Supabase 集成,适合多人协作
- 提供"知识库",让团队保持风格一致
- 可以在 UI 预览中直接点选元素修改
- 适合场景:需要团队一起探索的产品原型、跨职能沟通
二、优劣势对比(产品经理视角)
|-------------|-------------------------|--------------------------|---------------------|
| 工具 | 优势(对产品经理) | 劣势(对产品经理) | 最佳使用场景 |
| v0.dev | 上手快,UI 视觉效果好,原型展示感强 | 偏向 React 技术栈,后端能力有限 | 做界面原型、想法 Demo |
| Bolt | 全栈一体,原型能跑起来,部署最快 | 浏览器性能限制,大项目可能卡顿,需要一定技术背景 | 做能上线的 Demo,快速试错 MVP |
| Lovable | 团队协作友好,有"知识库"保持一致性,修改直观 | 定制化不够强,依赖平台生态,学习曲线略高 | 团队共创、需要多人协作的原型设计 |
三、常见挑战
从产品角度,这些工具虽然能大幅提效,但也有一些普遍问题:
- 准确性:AI 生成的代码和交互可能有 Bug,需要反复调试。
- 资源限制:免费额度有限,做复杂原型容易触碰 Token 上限。
- 最终交付 :这些工具更像是加速器,要做完整的产品,仍需要开发团队接手。
四、我的使用建议
- 如果你只想要一个界面原型,展示给团队或领导 → 选 v0.dev。
- 如果你想要一个能跑的 Demo,可以测试用户反馈 → 选 Bolt.new。
- 如果你和设计、开发要一起共创,强调协作与规范 → 选 Lovable。
五、结论
这三款工具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研发,但它们大大降低了产品经理"从想法到原型"的成本。
- v0.dev 更像是"设计师 + 前端"的结合,让界面原型触手可及。
- Bolt.new 则是"全栈速成班",能让 Demo 真正跑起来。
- Lovable 则是"协作助手",让团队原型保持一致性。
未来,这类平台的价值不在于取代开发,而是让产品经理更快验证想法、更早发现问题。在快速试错和市场验证中,时间就是成本,而这些工具正好为我们赢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