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数学:使用有理根定理和多项式除法来解一元多次整系数方程

在考研数学中,求解一元高次方程(通常指三次及以上)的实数根是一个常见考点。这类题目往往设计精巧,不会要求考生使用繁琐的求根公式,而是考查对有理根定理多项式除法的综合应用能力。掌握这套"组合拳",能让你在考场上快速、准确地解决此类问题。

一、核心武器库:有理根定理

有理根定理为我们提供了寻找方程有理根(如果存在的话)的系统性方法。

  1. 定理内容: 对于一个一元 n 次整系数多项式方程:

<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其任何可能的有理根 x = p q 必须满足: 其任何可能的有理根x=\frac{p}{q}必须满足: </math>其任何可能的有理根x=qp必须满足:
<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display="block"> p 是常数项 a 0 的因数。 q 是最高次项系数 a n 的因数。 p是常数项 a_0 的因数。 q是最高次项系数 a_n 的因数。 </math>p是常数项a0的因数。q是最高次项系数an的因数。

  1. 操作步骤
  • 列出所有候选根 :找出 <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 0 a_0 </math>a0 的所有正负因数( <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p p </math>p)和 <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 n a_n </math>an 的所有正负因数( <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q q </math>q),然后列出所有可能的有理数 <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p q \frac{p}{q} </math>qp(通常需约分为最简形式)。

  • 代入验证(试根) :将候选根逐个代入原方程,若满足 <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f ( x ) = 0 , f(x)=0, </math>f(x)=0,则该值即为方程的一个根。

考研应用提示 :考研真题中的方程,其有理根通常是较小的整数,如 <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 1 , ± 2 , ± 3 ±1,±2,±3 </math>±1,±2,±3优先尝试这些数值可以节省大量时间。

二、降维打击:多项式除法

当我们通过有理根定理找到一个根 <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x = k x x=kx </math>x=kx后,就意味着多项式含有因式 <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 x − k ) (x−k) </math>(x−k)。此时,我们需要使用多项式除法 (或综合除法)来降低方程的次数。

  1. 多项式除法(长除法) : 将原多项式 <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f ( x ) f(x) </math>f(x) 除以因式 <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 x − k ) (x−k) </math>(x−k),得到一个商式 <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g ( x ) g(x) </math>g(x)(次数比原式低一次)和一个余数。若 kkk 确实是根,则余数必为0。即有:

    <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f ( x ) = ( x − k ) ⋅ g ( x ) f(x)=(x−k)⋅g(x) </math>f(x)=(x−k)⋅g(x)

    原方程 <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f ( x ) = 0 就转化为 ( x − k ) ⋅ g ( x ) = 0 。 f(x)=0 就转化为 (x−k)⋅g(x)=0。 </math>f(x)=0就转化为(x−k)⋅g(x)=0。

  2. 综合除法(快速技巧) : 综合除法是多项式除法的简化版,更适合线性因式 (x−k)(x - k)(x−k),计算更便捷,书写更简洁,是考场上强烈推荐的技巧。

三、实战四步法:解题流程

面对一道一元高次方程求解题,请遵循以下四步:

第一步:观察整理 将方程所有项移到等号一侧,按降幂排列,确保是标准形式 <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f ( x ) = 0 。 f(x)=0。 </math>f(x)=0。

第二步:有理试根

  • 列出所有可能的有理根候选。
  • 优先尝试 : <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 1 , ± 2 ±1,±2 </math>±1,±2等简单整数。
  • 找到一个根 <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x = k x x=kx </math>x=kx。

第三步:降次分解 利用综合除法 ,用找到的根 <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k k </math>k 对原多项式进行降次,得到商式 <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g ( x ) g(x) </math>g(x)。 即: <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f ( x ) = ( x − k ) ⋅ g ( x ) f(x)=(x−k)⋅g(x) </math>f(x)=(x−k)⋅g(x)

第四步:求解余式 方程转化为:

<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 x − k ) ⋅ g ( x ) = 0 (x−k)⋅g(x)=0 </math>(x−k)⋅g(x)=0

  • 解 <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x − k = 0 ,得 x 1 = k 。 x−k=0,得 x_1=k。 </math>x−k=0,得x1=k。
  • 解 <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g ( x ) = 0 。如果 g ( x ) g(x)=0。如果 g(x) </math>g(x)=0。如果g(x) 是二次式,可直接用求根公式;若次数仍较高,则对 <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g ( x ) g(x) </math>g(x) 重复第二步第三步,直至所有根都被求出。

四、真题演练

例题 :求解方程 <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f ( x ) = x 4 − 2 x 3 − 3 x 2 + 4 x + 4 = 0 f(x) = x^4 - 2x^3 - 3x^2 + 4x + 4 = 0 </math>f(x)=x4−2x3−3x2+4x+4=0

  1. 试根 :常数项为4,系数为1。可能有理根: <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 1 , ± 2 , ± 4 。 ±1,±2,±4。 </math>±1,±2,±4。

    • 试 <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x = − 1 : f ( − 1 ) = 1 + 2 − 3 − 4 + 4 = 0 x=−1: f(−1)=1+2−3−4+4=0 </math>x=−1:f(−1)=1+2−3−4+4=0 ✅ 找到第一个根 <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x 1 = − 1 x_1=−1 </math>x1=−1
  2. 综合除法(降次) :用 −1-1−1 对多项式进行综合除法。

    lua 复制代码
    系数: | 1   -2   -3    4    4
    根 -1 |     -1    3    0    -4
          | --------------------------
          |  1  -3    0    4    0

商式为 <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x 3 − 3 x 2 + 4 ,余数为 0 。 ∴ f ( x ) = ( x + 1 ) ( x 3 − 3 x 2 + 4 ) . x^3 - 3x^2 + 4,余数为0。 ∴ f(x) = (x + 1)(x^3 - 3x^2 + 4). </math>x3−3x2+4,余数为0。∴f(x)=(x+1)(x3−3x2+4).

  1. 对商式 <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g ( x ) = x 3 − 3 x 2 + 4 g(x) = x^3 - 3x^2 + 4 </math>g(x)=x3−3x2+4重复过程

    • 试根 : <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可能根 ± 1 , ± 2 , ± 4 可能根 ±1,±2,±4 </math>可能根±1,±2,±4。h

      • 试 <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x = 2 : g ( 2 ) = 8 − 12 + 4 = 0 x=2: g(2)=8−12+4=0 </math>x=2:g(2)=8−12+4=0 ✅ 找到第二个根 <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x 2 = 2 x_2 =2 </math>x2=2
    • 综合除法 :用 2 对 <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g ( x ) g(x) </math>g(x) 进行综合除法。

      lua 复制代码
      系数:| 1   -3    0<-不要漏 4
      根 2 |       2   -2   -4
           | --------------------
              1   -1   -2    0

      新的商式为 <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x 2 − x − 2 x^2 - x - 2 </math>x2−x−2,余数为0。 <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 g ( x ) = ( x − 2 ) ( x 2 − x − 2 ) 综上: f ( x ) = ( x + 1 ) ( x − 2 ) ( x 2 − x − 2 ) ∴ g(x) = (x - 2)(x^2 - x - 2) 综上:f(x) = (x + 1)(x - 2)(x^2 - x - 2) </math>∴g(x)=(x−2)(x2−x−2)综上:f(x)=(x+1)(x−2)(x2−x−2)

  2. 解低次方程 :分解 <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x 2 − x − 2 = ( x − 2 ) ( x + 1 ) 。 ∴ f ( x ) = ( x + 1 ) 2 ( x − 2 ) 2 = 0 x^2 - x - 2 = (x - 2)(x + 1)。 ∴ f(x) = (x + 1)^2 (x - 2)^2 = 0 </math>x2−x−2=(x−2)(x+1)。∴f(x)=(x+1)2(x−2)2=0

  3. 最终解

    <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 x + 1 ) 2 = 0 或 ( x − 2 ) 2 = 0 (x + 1)^2 = 0 \quad \text{或} \quad (x - 2)^2 = 0 </math>(x+1)2=0或(x−2)2=0

    得方程的解为: <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x 1 = x 2 = − 1 , x 3 = x 4 = 2 (二重根)。 \boxed{x_1 = x_2 = -1,\quad x_3 = x_4 = 2}(二重根)。 </math>x1=x2=−1,x3=x4=2(二重根)。

五、总结与备考建议

  • 核心思维:有理根定理是"探测器",多项式除法是"拆解器",二者结合,将高次方程拆解为我们会解的低次方程。
  • 效率优先 :在考场上,综合除法远比多项式长除法快捷,务必熟练掌握。
  • 练习重点 :多找考研真题中的类似题目进行练习,尤其注意方程有重根根为分数等稍复杂的情况,做到熟能生巧。
相关推荐
点云侠3 小时前
PCL 生成缺角立方体点云
开发语言·c++·人工智能·算法·计算机视觉
天选之女wow3 小时前
【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Day27(Day26休息)】贪心算法——455.分发饼干、376.摆动序列、53.最大子数组和
算法·leetcode·贪心算法
不枯石3 小时前
Matlab通过GUI实现点云的Loss配准
图像处理·算法·计算机视觉·matlab
未知陨落3 小时前
LeetCode:84.完全平方数
算法·leetcode·动态规划
Greedy Alg3 小时前
LeetCode 437. 路径总和 III
算法
小O的算法实验室5 小时前
2025年SEVE SCI2区,具有局部和全局参数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深度解析+性能实测
算法·论文复现·智能算法·智能算法改进
LGL6030A9 小时前
算法题实战积累(3)——方块转换(C语言)
c语言·算法
一条星星鱼9 小时前
深度学习是如何收敛的?梯度下降算法原理详解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
长路归期无望12 小时前
C语言小白实现多功能计算器的艰难历程
c语言·开发语言·数据结构·笔记·学习·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