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定系数为什么会存储在相机模组里面,在标定的时候,算法是在割草机的X3板上运行的啊?

从逻辑上讲,标定算法在X3主板上运行,计算结果似乎应该留在主板内存里。但设计者选择将关键的标定系数"烧录"到相机模组内部,这背后有重要的工程原因:为了保持相机自身的"即插即用"和"身份标识"特性。

让我们来拆解这个设计思路:

核心原因:将外参作为相机自身的属性,而非主板的属性

  1. 独立性 / 即插即用

    • 想象一下,如果标定系数只存储在X3主板上。那么,这个相机和这个X3板就被"绑定"了。

    • 万一需要更换相机? 新的相机没有经过标定,系统无法正常工作,你必须重新运行一次完整的标定流程。

    • 万一需要更换X3主板? 即使相机没换,但存储在老主板上的标定参数丢失了,你同样需要重新标定。

    • 如果把参数存在相机模组里 ,那么任何一个被更换上的、已经标定过的相机,都"自带"它自己的身份参数。插上就能用,无需任何额外操作。这大大提升了维护的便捷性和可靠性。

  2. 数据一致性

    • 每个相机由于制造和安装的微小差异,其光学中心(光心)和镜头畸变都是独一无二的。从相机坐标系到车体坐标系(Front坐标系)的外参 T_cam_to_front 也是一个固定的、属于这个特定相机的物理属性。

    • 将这个物理属性存储在它所描述的物体(相机)内部,是最符合逻辑的。无论这个相机被安装在哪台设备上,它的这个属性都不变。

一个生动的类比:打印机和墨盒

  • 相机模组 就像打印机墨盒

  • X3主板 就像电脑

  • 你在电脑上运行软件(算法)来识别一个新的墨盒,并获取它的信息(如墨水型号、容量等)。

  • 这些信息会被存储在墨盒自身的芯片里,而不是电脑硬盘里。

  • 这样,当你把这个墨盒拿到另一台兼容的打印机上,它就能被正确识别和使用。如果信息只存在原来的电脑里,换一台机器就无法工作了。

对您原来那句话的修正与精解

现在我们可以更精确地理解那个场景了:

"标定参数从相机模组读出来,没有多余的内存储存从相机坐标系到标定板坐标系的外参"

这个过程实际上是:

  1. 标定过程

    • 割草机上的X3主板运行标定算法。

    • 算法控制相机观看标定板,计算出两个关键变换:

      • 内参:相机自身的属性,如焦距、畸变。

      • 外参T_cam_to_calib(临时,每次标定都变)和 T_cam_to_front(固定,是我们要的最终目标)。

    • T_cam_to_front 是通过 T_cam_to_calib 和一个已知的 T_front_to_calib(标定板相对于Front坐标系的位置)计算出来的。

  2. 参数存储过程

    • 计算完成后,X3主板通过通信接口(如I2C)将固定的外参 T_cam_to_front内参 写入到相机模组自带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

    • 相机模组的内存很小,所以它只永久存储这些固定的、关键的参数。而计算过程中产生的临时矩阵 T_cam_to_calib 会被丢弃,不占用任何一方的永久存储。

  3. 日常使用过程

    • 以后每次启动,X3主板只需要从相机模组中读取这些已经存储好的内参和外参,就可以立即开始进行正常的视觉计算(如定位、避障),而无需每次重新标定。

总结

所以,回答您的疑问:算法虽然在X3板上运行,但计算出的结果(相机的固定参数)被"下沉"存储到了相机模组本身。这是一种着眼于系统维护、可靠性和模块化设计的工程策略,它让相机成为一个智能的、自带"身份证"的模块,而不是一个"傻"的传感器。

相关推荐
蓝色汪洋1 天前
xtu oj环--唉
算法
Algo-hx1 天前
数据结构入门 (十):“左小右大”的秩序 —— 深入二叉搜索树
数据结构·算法
喵喵侠w1 天前
uni-app微信小程序相机组件二次拍照白屏问题的排查与解决
前端·数码相机·微信小程序·小程序·uni-app
努力学算法的蒟蒻1 天前
day11(11.11)——leetcode面试经典150
算法·leetcode·面试
im_AMBER1 天前
Leetcode 51
笔记·学习·算法·leetcode·深度优先
做怪小疯子1 天前
LeetCode 热题 100——哈希——字母异位词分组
算法·leetcode·哈希算法
Einsail1 天前
贪心算法,优先队列(大小根堆使用)
算法·贪心算法
小欣加油1 天前
leetcode 474 一和零
c++·算法·leetcode·职场和发展·动态规划
一只老丸1 天前
HOT100题打卡第36天——二分查找
数据结构·算法
陌路201 天前
S19 哈希--6种哈希构造方法
算法·哈希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