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浪潮从云端向边缘侧扩展,智能摄像头、可穿戴设备、工业机器人等终端对本地实时处理能力的需求激增。在这一背景下,高效、安全且低功耗的边缘AI计算架构,正成为推动产业创新的关键基石。为应对这一趋势,Arm 控股有限公司近日宣布,将全球首个专为物联网及边缘AI优化的Armv9计算平台纳入其Arm® Flexible Access方案,旨在通过显著降低技术获取门槛,加速下一代智能设备的研发与普及。

边缘AI兴起,驱动计算架构革新
当前,AI应用正快速渗透至生产与生活的各个角落。然而,将海量数据全部传回云端处理,不仅面临延迟和带宽压力,也难以满足隐私保护和实时响应的需求。因此,具备本地智能决策能力的"边缘AI"应运而生,它让数据在产生源头就近处理,大幅提升了响应速度与系统可靠性。
边缘AI的落地,依赖于高性能、高能效且安全的专用计算架构。传统的通用处理器在应对复杂AI推理任务时,往往在算力和能效上面临瓶颈。为此,业界迫切需要集成了专用AI加速器(如NPU)与高性能CPU的异构计算方案。
Armv9架构:为边缘AI注入高性能与高安全性
为应对这一挑战,Arm推出了专为边缘AI优化的Armv9计算平台。该平台集成了两大核心组件:
Arm Cortex-A320 CPU:一款超高能效的处理器,确保设备在严苛的功耗限制下仍能流畅运行复杂的操作系统与应用逻辑。
Arm Ethos-U85 NPU:一款高性能、低功耗的神经网络处理器,专门用于加速AI推理任务,可支持参数量超过10亿的AI模型在端侧高效运行。
更重要的是,Armv9架构引入了多项增强的安全技术,如指针验证、分支目标识别和内存标记扩展,为边缘设备应对日益复杂的网络攻击提供了硬件级的安全防护,确保了关键应用与数据的安全。

降低创新门槛,Arm Flexible Access加速生态繁荣
尽管先进的架构是基础,但如何让广大企业,尤其是初创公司,能够便捷、低成本地获取并运用这些技术,同样是推动创新的关键。
Arm Flexible Access 方案正是为此而生。在此方案下,合作伙伴能够在产品开发前期以极低成本甚至免费(适用于符合条件的初创企业)的方式,获取包括Armv9计算平台在内的广泛Arm技术、工具及资源。企业可以自由进行设计、试验和原型迭代,仅在最终产品量产时,才需要为所使用的技术支付授权费用。
这种"先试用,后付费"的模式,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前期投入风险和资金压力,已成为行业创新的重要催化剂。树莓派、Weeteq、Hailo及SiMa.ai等合作伙伴已通过该方案成功打造出开创性的边缘AI产品。据统计,过去五年间,通过Arm Flexible Access方案实现的成功流片约达400次,活跃成员超过300家,其中超过半数的设计面向嵌入式与物联网应用。

展望未来:智能边缘无处不在
Arm 高级副总裁兼物联网事业部总经理 Paul Williamson 表示:"下一波AI计算创新浪潮将在边缘侧展开。从可穿戴设备、AI助手,到智能摄像头、智能家居设备与机器人,这些场景的真正落地,关键在于拥有高性能、可扩展且安全的计算能力。"
根据VDC Research的预测,到2028年,AI将成为物联网项目的主流应用技术。通过此次将Armv9边缘AI计算平台纳入Flexible Access方案,Arm正将其领先的计算能力赋予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位参与者,助力他们打造出性能更强、能效更优、安全性更高的下一代智能边缘设备,共同定义边缘AI的未来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