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财政厅联合印发《广西支持 "人工智能 + 制造" 若干政策措施》(桂工信规范〔2025〕11 号,政策原文链接:http://gxt.gxzf.gov.cn/xxgk/fgzc/gfxwj/t25954000.shtml),旨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助力新型工业化发展。政策覆盖智能产品研发、场景应用、人才培育等十大核心领域,明确了具体支持标准与补贴金额,以下为大家梳理政策核心内容,帮助企业精准把握红利。
一、智能产品产业化:最高补助 1000 万元
政策重点支持两类产品的产业化项目:一是智能运载工具、智能移动终端等终端产品,二是智能芯片、智能传感器等核心元器件及零部件。
- 补贴标准: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按总投入(含设备、软件系统投入)的 25% 给予补助,常规项目最高 500 万元;对具有行业引领作用、技术突破显著的项目,补助标准可提高,最高达 1000 万元。
- 适用范围:需是 2025-2027 年政策有效期内新建或升级的生产线建设项目,且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及以上。
二、人工智能软件开发:最高补助 500 万元
聚焦工业领域 AI 软件研发,重点支持三大方向:
- 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处理、虚拟现实 / 增强现实(VR/AR)等工业场景专用 AI 软件;
- 工业大模型驱动的智能平台(如生产优化平台、质量检测平台);
- 行业专属模型与智能体(如冶金、化工领域定制化 AI 系统)。
- 补贴标准:按项目总投入的 25% 给予补助,单个项目最高 500 万元,资金需用于软件开发、测试及场景适配等核心环节。
三、标志性人工智能产品:一次性奖励
政策将遴选具备规模化应用潜力的 AI 硬件(如工业智能检测设备)和软件产品,同时针对获得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
- 奖励特点:未明确固定金额,将根据产品技术创新性、市场应用规模、备案等级等综合评定,具体标准以后续申报通知为准。
四、标杆应用场景:单个企业最高补助 500 万元
重点支持制造业企业通过 AI 技术实现生产全流程或关键环节智能化改造,优先覆盖广西特色优势产业:
- 重点领域:冶金(如智能高炉控制)、有色金属(如 AI 分选系统)、石化化工(如安全风险智能预警)、制糖(如自动化生产调度)等行业;
- 补贴标准:按项目总投入的 25% 给予补助,单个企业最高 500 万元,要求项目完成后能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模式。
五、高质量工业数据集建设:最高奖励 300 万元
鼓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开展工业数据资源建设,支持通过采集、清洗、标注、质量评价等流程,打造符合工业场景需求的高质量数据集。
- 奖励标准:根据数据集的类型(如生产工艺数据、设备运维数据)、规模(数据量、覆盖场景数)、质量(准确率、完整性)及开放共享程度(是否通过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开放)综合评定,最高奖励 300 万元。
六、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一次性奖励
支持企业创建 AI 领域创新平台,重点包括国家级、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以及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制造业中试基地等。
- 奖励规则:对新获认定的国家级平台(如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自治区级平台,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具体金额需以当年申报通知为准(参考广西同类政策,国家级平台奖励通常不低于 500 万元,自治区级平台不低于 200 万元)。
七、产业集聚发展:资金支持产业集聚区
鼓励各市培育人工智能特色产业集聚区,目标打造三类载体:国家级 / 自治区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国家级 / 自治区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 支持方式:对符合条件的集聚区、集群,给予专项资金支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培育、公共服务平台搭建等,资金规模根据集聚区规划及产业带动效应确定。
八、人才引育:多渠道支持 "AI + 制造" 人才
政策从 "引、育、合" 三方面强化人才保障:
- 人才引进:支持制造业企业引进 AI 领域急需紧缺人才,纳入自治区人才项目的,可享受安家补贴、科研经费支持等;
- 人才培养:依托广西制造业人才支持计划,培育领军人才(如 AI 算法专家)、高技能人才(如智能设备运维工程师);
- 产教融合:鼓励企业与院校、科研院所共建产教融合平台、实训基地,联合培养复合型人才,合作项目可优先申报自治区级产教融合示范项目。
九、赋能服务资源:建立服务商库与对接机制
为解决企业 "不会用、用不好"AI 技术的问题,政策推出两项举措:
- 建立服务商库:遴选具备 AI 赋能制造业成功经验的企业(如提供智能改造方案、算力服务的企业),纳入 "人工智能 + 制造" 服务商库;
- 服务对接:将符合条件的服务商纳入广西制造业企业培优育强服务券签约机构,依托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对接活动,为企业提供 AI 应用咨询、算力租赁优惠等服务。
十、标杆案例宣传推广:多形式分享经验
政策注重案例示范效应,按季度征集 AI 赋能新型工业化的典型案例,通过以下方式推广:
- 利用区内主流媒体、新媒体平台开设专栏;
- 举办 "百场路演"、月度行业沙龙、"对标研学" 等活动;
- 汇编优秀案例集,供企业参考学习,推动行业经验共享。
政策关键注意事项
- 适用对象:以工业企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为主(机器人产业支持政策另行制定,不纳入本政策范围);
- 有效期:2025 年 9 月 8 日(印发之日)至 2027 年 12 月 31 日;
- 申报规则:具体申报条件、材料清单、时间节点以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的年度申报通知为准;
- 资金原则:与自治区其他同类政策不重复支持,按 "从优" 原则执行;
- 地方配套:鼓励各设区市参照本政策,制定本地 "人工智能 + 制造" 支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