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中的 K-均值聚类算法及其优缺点

K-均值聚类算法是一种无监督学习算法,用于将数据分成K个不同的类别。该算法将每个数据点都视为一个向量,并通过计算各数据点之间的距离来确定它们所属的类别。具体地说,该算法的流程如下:

  1. 选择K个随机的点作为初始聚类中心;
  2. 对每个数据点,计算其与K个聚类中心之间的距离,并将其分配到距离最近的聚类中心所代表的类别;
  3. 对于每个类别,重新计算其聚类中心;
  4. 重复步骤2和3,直到聚类中心不再改变或达到预设停止条件。

K-均值聚类算法的优缺点如下:

优点:

  1. 实现简单,并且计算速度快,适用于大规模数据集。
  2. 对于处理高纬数据集有很好的可扩展性。
  3. 一般情况下效果还不错,并且容易解释结果。

缺点:

  1. 必须预先指定K值,而且对于不同的初值,算法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2. 对于非球形的类别分布效果不佳,因为K-均值聚类算法假设每个类别的形状都是球形的。
  3. 对于含有噪声或异常值的数据集表现不佳,因为它容易受到极端值的影响。
相关推荐
PAK向日葵2 小时前
【算法导论】PDD 0817笔试题题解
算法·面试
Moshow郑锴3 小时前
人工智能中的(特征选择)数据过滤方法和包裹方法
人工智能
TY-20253 小时前
【CV 目标检测】Fast RCNN模型①——与R-CNN区别
人工智能·目标检测·目标跟踪·cnn
CareyWYR4 小时前
苹果芯片Mac使用Docker部署MinerU api服务
人工智能
地平线开发者4 小时前
ReID/OSNet 算法模型量化转换实践
算法·自动驾驶
失散134 小时前
自然语言处理——02 文本预处理(下)
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
地平线开发者5 小时前
开发者说|EmbodiedGen:为具身智能打造可交互3D世界生成引擎
算法·自动驾驶
mit6.8245 小时前
[1Prompt1Story] 滑动窗口机制 | 图像生成管线 | VAE变分自编码器 | UNet去噪神经网络
人工智能·python
sinat_286945195 小时前
AI应用安全 - Prompt注入攻击
人工智能·安全·prompt
星星火柴9366 小时前
关于“双指针法“的总结
数据结构·c++·笔记·学习·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