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用“交叉熵”做损失函数


大家好啊,我是董董灿。

今天看一个在深度学习中很枯燥但很重要的概念------交叉熵损失函数。

作为一种损失函数,它的重要作用便是可以将"预测值"和"真实值(标签)"进行对比,从而输出 loss 值,直到 loss 值收敛,可以认为神经网络模型训练完成。

那么这个所谓的"交叉熵"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它可以用来作为损失函数呢?

1、熵与交叉熵

"交叉熵"包含了"交叉"和"熵"这两部分。

关于"熵"的描述在理解熵的本质一文中有更详细的说明。总的来说,熵可以用来衡量一个随机变量的不确定性,数学上可表示为:

H(i) = - ∑ P(i) * log(P(i))

对于上面的公式,我们稍微变一下形,将负号和 log(P(i)) 看做一个变量,得到:

PP(i) = -log(p(i))

那么熵的公式就可以写作:

H(i) = ∑ P(i) * PP(i)

此时熵的公式中,P(i) 和 PP(i) 是服从相同的概率分布。因此,熵H(i)就变成了事件 PP(i) 发生的数学期望,通俗理解为均值。

熵越大,表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越大。

而交叉熵是用于比较两个概率分布之间的差异,对于两个概率分布 P 和 Q 而言,交叉熵定义为:

H(i) = ∑ P(i) * Q(i)

此时,P(i) 和 Q(i) 服从两种不同的概率分布,交叉熵的"交叉"就体现在这。

其中 P(i) 为真实分布,也就是训练过程中标签的分布;Q(i) 为预测分布,也就是模型每轮迭代输出的预测结果的分布。

交叉熵越小,表示两个概率分布越接近。

从而模型预测结果就越接近真实标签结果,说明模型训练收敛了。

关于更细节的数学原理,可以查看熵的本质,不过我们也可以不用深究,理解上述结论就可以。

2、交叉熵作为损失函数

假设有一个动物图像数据集,其中有五种不同的动物,每张图像中只有一只动物。

我们将每张图像都使用 one-hot 编码来标记动物。对one-hot编码不清楚的可以移步这里有个你肯定能理解的one-hot

上图是对动物分类进行编码后的表格,我们可以将一个one-hot 编码视为每个图像的概率分布,那么:

第一个图像是狗的概率分布是 1.0 (100%)。

对于第二张图是狐狸的概率分布是1.0(100%)。

以此类推,此时,每个图像的熵都为零。

换句话说,one-hot 编码标签 100% 确定地告诉我们每张图像有哪些动物:第一张图片不可能 90% 是狗,10% 是猫,因为它100%是狗。

因为这是训练的标签,是固定下来的确定分布。

现在,假设有一个神经网络模型来对这些图像进行预测,在神经网络执行完一轮训练迭代后,它可能会对第一张图像(狗)进行如下分类:

该分类表明,第一张图像越 40%的概率是狗,30%的概率是狐狸,5%的概率是马,5%的概率是老鹰,20%的概率是松鼠。

但是,单从图像标签上看,它100%是一只狗,标签为我们提供了这张图片的准确的概率分布。

那么,此时如何评价模型预测的效果呢?

我们可以计算利用标签的one-hot编码作为真实概率分布 P,模型预测的结果作为 Q 来计算交叉熵:

结果明显高于标签的零熵,说明预测结果并不是很好。

继续看另一个例子。

假设模型经过了改良,在完成一次推理或者一轮训练后,对第一张图得到了如下的预测,也就是说这张图有98%的概率是狗,这个标签的100%已经差的很少了。

我们依然计算交叉熵:

可以看到交叉熵变得很低,随着预测变得越来越准确,交叉熵会下降,如果预测是完美的,它就会变为零。

基于此理论,很多分类模型都会利用交叉熵作为模型的损失函数。

在机器学习中,由于多种原因(比如更容易计算导数),对数 log 的计算大部分情况下是使用基数 e 而不是基数 2 ,对数底的改变不会引起任何问题,因为它只改变幅度。


最近开通另一个计算机视觉从入门到调优的专栏,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查看:计算机视觉从入门到调优

相关推荐
AWS官方合作商15 分钟前
Amazon Lex:AI对话引擎重构企业服务新范式
人工智能·ai·机器人·aws
workflower19 分钟前
Prompt Engineering的重要性
大数据·人工智能·设计模式·prompt·软件工程·需求分析·ai编程
curemoon38 分钟前
理解都远正态分布中指数项的精度矩阵(协方差逆矩阵)
人工智能·算法·矩阵
胡桃不是夹子1 小时前
CPU安装pytorch(别点进来)
人工智能·pytorch·python
Fansv5871 小时前
深度学习-6.用于计算机视觉的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
xjxijd2 小时前
AI 为金融领域带来了什么突破?
人工智能·其他
SKYDROID云卓小助手2 小时前
无人设备遥控器之如何分享数传篇
网络·人工智能·算法·计算机视觉·电脑
deephub2 小时前
LLM高效推理:KV缓存与分页注意力机制深度解析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语言模型
奋斗的袍子0072 小时前
Spring AI + Ollama 实现调用DeepSeek-R1模型API
人工智能·spring boot·深度学习·spring·springai·deepseek
青衫弦语2 小时前
【论文精读】VLM-AD:通过视觉-语言模型监督实现端到端自动驾驶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语言模型·自然语言处理·自动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