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回归 正则化

正则化

过拟合问题

对于模型,如果一个模型对于数据的偏差很大,不能能够很好的拟合数据的分布,称为欠拟合,或者说这个算法具有高偏差的特性。

如果一个模型虽然可以穿过所有的数据点,但是其图像波动很大,其同样也不能描述数据的分布,(其数据的分布是无法被泛化处理),称为过拟合,或者说这个算法具有高方差的特性。 在这种情况下,模型的参数过于多(有可能代价函数正好为0),以至于可能没有足够多的数据去约束它来获得一个假设函数。

过拟合现象往往会发生在参数过多,而训练样本过少的情况。减小过拟合现象的思路有两种:

  1. 尽可能的去掉那些影响因素很小的变量,这种方法虽然解决了过拟合问题,但是损失了精度。
  2. 正则化(Regularization)

代价函数的正则化

对于代价函数:
m i n θ 1 2 m Σ i = 1 m ( h θ ( x ( i ) ) − y ( i ) ) 2 min_{θ} \frac{1}{2m} \Sigma_{i=1}^{m}(h_θ(x^{(i)})-y^{(i)})^2 minθ2m1Σi=1m(hθ(x(i))−y(i))2

增加两个惩罚项 1000 θ 3 2 1000\theta^2_3 1000θ32和 1000 θ 4 2 1000\theta^2_4 1000θ42,

代价函数变为:
m i n θ 1 2 m Σ i = 1 m ( h θ ( x ( i ) ) − y ( i ) ) 2 + 1000 θ 3 2 + 1000 θ 4 2 min_{θ} \frac{1}{2m} \Sigma_{i=1}^{m}(h_θ(x^{(i)})-y^{(i)})^2+1000\theta^2_3+1000\theta^2_4 minθ2m1Σi=1m(hθ(x(i))−y(i))2+1000θ32+1000θ42

如果要最小化这个函数,

那么 θ 3 \theta_3 θ3与 θ 4 \theta_4 θ4就要尽可能的接近0,

那么最后拟合的结果(假设函数):
θ 0 + θ 1 x + θ 2 x 2 + θ 3 x 3 + θ 4 x 4 \theta_0+\theta_1x+\theta_2x^2+\theta_3x^3+\theta_4x^4 θ0+θ1x+θ2x2+θ3x3+θ4x4,

仍然是一个类似的二次函数.

正则化的基本思想是如果所有的参数足够小,那么假设模型就更简单。

事实上,如果参数足够小,得到的函数就会越平滑,越简单,越不容易出现过拟合的问题

在实际上,对于大量的特征和大量的参数,

比如 x 1 . . x 100 x_1..x_{100} x1..x100和 θ 0 . . . θ 100 \theta_0...\theta_{100} θ0...θ100,

我们无法确定哪些参数是高阶项的参数,这个时候采用的方法就是对代价函数进行修改,使得所有的参数都尽可能的小。

修改后的代价函数方程:
J θ = 1 2 m [ Σ i = 1 m ( h θ ( x ( i ) ) − y ( i ) ) 2 + λ Σ j = 1 m θ j 2 ] J_{\theta}=\frac{1}{2m}[\Sigma_{i=1}^{m}(h_θ(x^{(i)})-y^{(i)})^2+λ\Sigma_{j=1}^{m}\theta_j^2] Jθ=2m1[Σi=1m(hθ(x(i))−y(i))2+λΣj=1mθj2]

其中 λ Σ j = 1 m θ j 2 λ\Sigma_{j=1}^{m}\theta_j^2 λΣj=1mθj2称为正则化项 ,它的目的是为了缩小每一项的参数

θ 0 \theta_0 θ0是否正则化对结果影响不大

λ的作用是对"+"号的前后(前:更好的拟合训练集,后:假设函数足够简单)两项进行取舍平衡,称为正则化系数

如果λ被设置的太大,那么所有参数的惩罚力度被加大,这些参数最后的结构都将全部接近于0,那么最后的假设函数将会变成 h θ ( x ) = θ 0 h_\theta(x)=θ_0 hθ(x)=θ0,最终导致欠拟合。

相关推荐
电鱼智能的电小鱼4 小时前
基于电鱼 AI 工控机的智慧工地视频智能分析方案——边缘端AI检测,实现无人值守下的实时安全预警
网络·人工智能·嵌入式硬件·算法·安全·音视频
孫治AllenSun5 小时前
【算法】图相关算法和递归
windows·python·算法
格图素书6 小时前
数学建模算法案例精讲500篇-【数学建模】DBSCAN聚类算法
算法·数据挖掘·聚类
DashVector7 小时前
向量检索服务 DashVector产品计费
数据库·数据仓库·人工智能·算法·向量检索
AI纪元故事会7 小时前
【计算机视觉目标检测算法对比:R-CNN、YOLO与SSD全面解析】
人工智能·算法·目标检测·计算机视觉
夏鹏今天学习了吗7 小时前
【LeetCode热题100(59/100)】分割回文串
算法·leetcode·深度优先
卡提西亚7 小时前
C++笔记-10-循环语句
c++·笔记·算法
还是码字踏实7 小时前
基础数据结构之数组的双指针技巧之对撞指针(两端向中间):三数之和(LeetCode 15 中等题)
数据结构·算法·leetcode·双指针·对撞指针
Khunkin8 小时前
牛顿迭代法:用几何直觉理解方程求根
机器学习
音视频牛哥9 小时前
超清≠清晰:视频系统里的分辨率陷阱与秩序真相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音视频·大牛直播sdk·rtsp播放器rtmp播放器·smartmediak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