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CV与机器学习:使用opencv和sklearn实现线性回归

前言

线性回归是一种统计分析方法,用于确定两种或两种以上变量之间相互依赖的定量关系。在统计学中,线性回归利用线性回归方程(最小二乘函数)对一个或多个自变量(特征值)和因变量(目标值)之间的关系进行建模。

线性回归主要分为一元线性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一元线性回归涉及两个变量,其关系可以用一条直线近似表示。而多元线性回归则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是线性关系。线性回归的目标是找到一个数学公式,能够尽可能完美地组合所有自变量,以接近目标值。

线性回归

生成数据

一般来说我们会借助sklearn当中的linear_model来实现线性回归,我们首先生成一个可以用于线性回归的数据。

python 复制代码
import numpy as np

x = np.linspace(0, 10, 100)
y_hat = x * 5 + 5
np.random.seed(42)
y = x * 5 + 20 * (np.random.rand(x.size) - 0.5) + 5

其中x是数据,而y_hat是我们希望回归得到的回归值(由于这里是自己生成数据,所以这个值我们是知道的,处理现实问题时,这个值我们一般是不知道的)。y是采用随机数生成的用于训练的标签值,我们通过x和y进行线性回归,最终目的是回归出y_hat。

画图展示数据

为了更好的展现效果,下面我们使用matplotlib画一下图

python 复制代码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plt.style.use('ggplot')
plt.figure(figsize=(10, 6))
plt.plot(x, y_hat, linewidth=4)
plt.plot(x, y, 'x')
plt.xlabel('x')
plt.ylabel('y')

其中蓝色的点代表的就是数据,而红色的直线就是我们经过线性回归应当得到的结果(最终结果有可能会有些偏差,但一般和这条红线相近)

划分数据并训练

依旧是借助sklearn中的model_selection.train_test_split对数据集进行划分

python 复制代码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x, y, test_size=0.3, random_state=42)

使用sklearn进行回归

使用sklearn的训练十分的简单,如果熟悉sklearn可以发现,这个过程非常符合sklearn的使用风格。

python 复制代码
from sklearn import linear_model

linreg = linear_model.LinearRegression()
linreg.fit(x_train.reshape(-1, 1), y_train.reshape(-1, 1))
y_sklearn = linreg.predict(x.reshape(-1, 1))

使用OpenCV进行回归

我们可以借助cv2.fitLine用一条线拟合。该函数可以取下列参数:

points:这是一条直线必须拟合的点集。

distType:这是M-估计所使用的距离。

param:这是数值参数(C),用于某些类型的距离。我们将

其保持为0,这样就可以选择一个最优值。

reps:这是原点到直线的距离准确率。0.01是reps的一个不错的

默认值。

aeps:这是角度的准确率。0.01是aeps的一个不错的默认值。

我们以distTypeOptions来暂存distType可以取的各种参数。

python 复制代码
import cv2

distTypeOptions = [cv2.DIST_L2,\
                   cv2.DIST_L1,\
                   cv2.DIST_L12,\
                   cv2.DIST_FAIR,\
                   cv2.DIST_WELSCH,\
                   cv2.DIST_HUBER
                  ]

为了更加方便的观察不同参数的不同效果,我们直接设置参数后拟合并显示。distTypeLabels对应的就是不同参数的图例,用于标识使用的参数,colors则是设置显示的颜色,points是通过列表推导的方式获得数据和标签相匹配的一对对元组。

python 复制代码
distTypeLabels = ['DIST_L2', 'DIST_L1', 'DIST_L12',
                   'DIST_FAIR', 'DIST_WELSCH','DIST_HUBER']

colors = ['g', 'c', 'm', 'y', 'k', 'b']
points = np.array([(xi, yi) for xi, yi in zip(x_train, y_train)])

cv2.fitLine并没有直接用于预测的函数,返回的是[vxl, vyl, xl, yl],通过计算才可以得出预测结果。

python 复制代码
plt.figure(figsize=(10, 6))
plt.plot(x, y_hat, linewidth=2, label='Ideal')
plt.plot(x, y, 'x', label='Data')
for i in range(len(colors)):
    distType = distTypeOptions[i]
    distTypeLabel = distTypeLabels[i]
    c = colors[i]
    [vxl, vyl, xl, yl] = cv2.fitLine(np.array(points, dtype=np.int32), distType, 0, 0.01, 0.01)
    y_cv = [vyl[0]/vxl[0] * (xi -xl[0]) + yl[0] for xi in x]
    plt.plot(x, y_cv, c=c, linewidth=2, label=distTypeLabel)

随后我们也将sklearn的图像画上去,进行对比

python 复制代码
y_sklearn = list(y_sklearn.reshape(1, -1)[0])
plt.plot(x, list(y_sklearn), c='0.5', linewidth=2, label='Scikit-Learn API')
plt.xlabel('x')
plt.ylabel('y')
plt.legend(loc='upper left')

可以看出,虽然差距不大,但sklearn的表现效果最佳。

相关推荐
在猴站学算法3 小时前
机器学习(西瓜书) 第二章 模型评估与选择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
2401_8786247913 小时前
pytorch 自动微分
人工智能·pytorch·python·机器学习
胖达不服输13 小时前
「日拱一码」021 机器学习——特征工程
人工智能·python·机器学习·特征工程
小哥谈14 小时前
论文解析篇 | YOLOv12:以注意力机制为核心的实时目标检测算法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yolo·目标检测·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
蓝婷儿14 小时前
Python 机器学习核心入门与实战进阶 Day 4 - 支持向量机(SVM)原理与分类实战
python·机器学习·支持向量机
杰夫贾维斯14 小时前
CentOS Linux 8 的系统部署 Qwen2.5-7B -Instruct-AWQ
linux·运维·人工智能·机器学习·centos
yzx99101315 小时前
AI大模型平台
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机器学习
盛寒16 小时前
向量空间 线性代数
python·线性代数·机器学习
Better Rose17 小时前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暑期科研项目招募(可发表论文)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机器学习·论文撰写
Hoshino _Ai17 小时前
OpenCV图像认知(三)
人工智能·opencv·计算机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