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沟通无处不在
[页面 56]: 如果你在意这段关系,那么你出门旅行时,背负 的不只是你的背包,还有对方会如何看待你的行为的疑虑,这 种疑虑所带来的关系的牵绊,往往比你身上的背包还重。
[页面 58]: 第一,事实事件是孤立的,它要么是你的事,要么是我的 事。关系事件则是发生在你我之间的事。你的所作所为会影响 我,我的所作所为又会影响你,这种相互影响才是关系事件的 实质。
[页面 58]: 在关系里, 一个人的任何行 为都不只是一个人的事。这些行为就像一块投入湖面的石头, 会在关系中激起很多涟漪,这些涟漪会成为关系新的材料,对 关系产生新的影响,生生不息,绵绵不绝。
[页面 59]: 第二,事实事件是自然发生的,而关系事件常常包含着个 人的意图, 是有意为之, 虽然有时候当事人并不一定能意识 到。
[页面 60]: 第三,事实事件是客观的,而关系事件是主观的。
02 关系模式是亲密关系的"人格"
[页面 62]: 虽然这首歌里的每一个音符都不太 一样,可是听得久了,你就会发现,有一些旋律会在这首歌里 反复出现,这些固有的旋律就是关系的模式,代表了夫妻之间 某种固定的相处模式。...
[页面 62]: 所谓配合, 可以简单理解为两个步骤:第一, 一方是如何 表达爱和需要的;第二,另一方如何回应这种表达。
[页面 63]: 第二个特征,这种配合模式很容易变成持续的习惯,一旦 形成,身处其中的人就很难改变。
[页面 64]: 所有热切的需要、亲近的渴望、体贴的尝试、伤害 的内疚、 对未来的畅想, 最终都会被扭曲到"谁比谁高明"的模 式上来。两个人怎么讲都讲不到一块儿,久而久之,就失去了 沟通的热情和信心。
[页面 64]: 一旦陷入习惯的关系模式, 夫妻就很难感知到对方的改 变,只会用习惯化的方式解读对方的言语行为,并抱怨为什么 对方不改变。
[页面 65]: 我们太害怕因为对方的指责而 受伤,以至于只要对方一说话,我们就想用自我辩护或指责回 去的方式来保护自己。
[页面 66]: 所谓对称, 是指一方的语言和行为激发了另一方相似的语 言和行为。
[页面 66]: 好 的亲密关系中有很多对彼此的认可,这种积极的关系信息会被 相互激发,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页面 66]: 所谓互补, 是指一方的语言和行为激起了另一方完全不同 的语言和行为,形成一种相互补充。
[页面 67]: 在消极对称模式中, 一方会从另一方的言行中解读出很多 消极的关系信息,而一方的反应又刺激另一方释放更多消极的 关系信息。
[页面 67]: 积极的关系模式会让一件不开心的事变开心,消极的 关系模式则会让一件明明开心的事变得不开心。
[页面 69]: 当你这么看对方时, 已经失去了改变对方的可能性。 你要 做的,是先改变你对他的看法,至少能够从他身上看到新的可 能性。
[页面 69]: 如果你想看到不一样 的他,先从不给他贴标签开始。
[页面 70]: 可是就像抱怨带来不了改变一样,辩解也没法带 来改变。
[页面 72]: 大改变总是从小变化开始的。 你可以从小地方着手改变, 从而改善你们的关系模式。
[页面 74]: 这两种改变的区别是什么呢?前一种改变, 想的是怎么让 这个难题消除;后一种改变,想的是假如难题还会存在一段时 间,怎么处理才能让它的影响变小。
03 如何避免消极的沟通模式
[页面 77]: 第一, 双方都主动攻击, 导致争吵, 这是消极对称的沟通 模式;
[页面 77]: 第二, 一方主动追问, 另一方被动逃避, 形成追逃模式, 这是消极互补的沟通模式;
[页面 77]: 第三, 两个人都被动逃避, 导致冷战, 这是另一种消极对 称的沟通模式。
[页面 80]: 或者你不断跟自己说: 不要对 他提什么要求,没有他,我也能活。...
[页面 80]: 为什么要提前预设对方会拒绝呢?因为害怕失望, 所以提 前拿起盾牌,可是你手里防守的盾牌会变成刺向对方的利剑。
[页面 80]: 试着说出自己
[页面 81]: 的需要,认真倾听对方,如此才能走出互相指责与争吵的恶性 循环。
[页面 81]: 但是,如果换个角度来看,我们会发现吵架其实也是伴 侣之间经常发生的一种特别的沟通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它 代表着一个人对这段感情和对方的在乎,愿意袒露自己的需要 和心声,愿意跟对方交流自己最隐秘、最真实的想法。
[页面 82]: 亲密关系中的矛盾,一开始都不是什么大矛盾,而是 一些很难说出口的小委屈。如果这些委屈没有通过吵架表达出 来,那两人的互动就会像放大器一样,把最初的小委屈不断扩 大,最终变成不可收拾的大矛盾。
[页面 83]: 这是有效吵架的第一个特点:说出真正的需要、委屈和感 受,而不是围着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绕圈子。
[页面 84]: 这是有效吵架的第二个特点:吵架的时候, 能够倾听和回 应对方的需要和委屈,而不是不停地为自己辩护,两个人自说 自话。
[页面 84]: 就像在这段吵架里,双方都没有一味地 为自己辩护,而是很诚恳地认错,并解释了原因。这种交流可 以增进了解,缓和矛盾。
[页面 85]: 夫笑了,说:"那你还不跟我说?你是我们家的冷战之王,应该 给你戴顶桂冠!"妻子也跟着笑了出来。
[页面 85]: 这是有效吵架的第三个特点:有效的吵架, 总是一边争 吵,一边修复。
[页面 88]: 很多时候, 追逃是从争吵模式发展而来的。 通常热恋情 侣、新婚夫妻还有力气争吵,吵着吵着,其中一个人怕了、累 了,就开始回避和沉默。他越回避和沉默,另一个人就越指责 他,形成恶性循环。
[页面 90]: 解决关系的难题, 需要两个人承担起沟通的责任, 而不是 把责任甩给对方。 无论内心有多害怕冲突、 多厌恶对方的指 责,都要试着跟对方好好说。这样才能停止追和逃的游戏,也 许矛盾还在,却为关系双方营造了重新对话的空间。一旦双方 能够重新对话,那新的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就会被打开。
[页面 92]: 好的夫妻不是不会冷战,而是有 很多"橄榄枝"让关系恢复正常。
[页面 92]: 在小的冷战中, 双方都抱着和好的期待, 即使抱怨, 也是 怨对方为什么这么固执,还不伸出橄榄枝。可是如果冲突长时 间持续,冷战就会变成另一副模样。
[页面 92]: 在回避式交往中, 夫妻双方都不再对对方抱有期待, 想方 设法让对方变得不重要。回避的目的从警告和惩罚对方,变成
[页面 93]: 慢慢地,回避的一方觉得这样十 分自在,而另一方通常也会默契地配合。表面上不吵了,实际 上谁的内心都不宁静,两个人开始疏远并逐渐变得冷漠。
[页面 93]: 让自己内心安宁的自我要求。
[页面 93]: 为什么会这样?在亲密关系中, 每个人都像一个接收情感 信号的雷达, 会敏锐地接收来自对方的善意, 并尝试情感联 结。可是,如果双方的沟通一直充满矛盾,人们就会把彼此当 作唯恐避之不及的压力来源。这种对焦虑的回避会压倒对联结 的渴望。
[页面 94]: 所以,最好在问题产生的时候,关系双方就 积极进行解决。预防的效果远好于治疗,感情如果真的冷了, 很难再热起来。
[页面 94]: 我的建议是, 找个不受打扰的空间, 彼此说出内心的委 屈。哪怕吵起来,也比一直闷在心里痛快。
04 如何形成积极的关系模式
[页面 97]: 我们在前面的"有效吵架"中提到过, 要避免争吵, 就要直 接告诉对方自己的需要。
[页面 97]: 跟对方直接表达自己的需要其实很不容易, 因为你需要承 认自己依赖他,同时承担被拒绝的风险。
[页面 98]: 听到伴侣在抱怨 时,你也不要直接回应他的抱怨,而是了解他的抱怨背后隐藏 的需要,并试着直接回应他的需要。
[页面 99]: 可是, 承认自己需要对方, 把自己的脆弱展露给对方, 是 彼此产生联结的开始。
[页面 99]: 不仅如此, 在亲密关系中, 脆弱是联结的信号, 它代表了 信任和接纳。
[页面 100]: 可以说, 两个人有多亲密,取决于在多大程度上他们能够分享彼此的脆 弱。
[页面 100]: 如果你能看到对方的"怕", 也许你会更接纳他的脆弱, 而他也更愿意放心地靠近你。
[页面 101]: 无论表达需要、 分享脆弱还是接纳对方的脆弱, 本质都是 做一场不同于日常的深度沟通,把藏在心底的话、那些对关系 的"怕"讲出来。...
[页面 103]: 当我们能够直面彼此,分享彼此的担心和
[页面 104]: 脆弱,直接告诉对方自己的需要时,心结才有机会解开,两个 人的心才会靠得更近。
01 关系的空间
[页面 107]: 所谓关系的空间, 是指在亲密关系中, 双方感受到的自由 度和束缚感。
[页面 108]: 这种需要的矛盾背后, 是他们对彼此的期待:"你到底爱不爱我?"当他们对这个问题
[页面 109]: 产生疑问时,所有问题都会变成这个问题的投射,所有线索都 变成需要证明的疑问,两个人也因此被困在这个不舒服的睡觉 姿势中,无法动弹。
[页面 109]: 当然, 大部分夫妻的相处并不会这么极端, 但是, 几乎所 有夫妻都会面临一些现实的决策难题:钱谁来管?家务谁来 做?家里的大额消费谁做主?怎么度过闲暇时间?去哪里度 假?在谁家过年?买房时要不要父母赞助?谁来管孩子学习? 谁应该去发展事业,谁应该更顾家?......这些具体的问题都在考 验着作为夫妻的"我们"的需要和作为个人的"我"的需要之间的平 衡。...
[页面 110]: 关系的空间和房间这样现实的空 间类似,意味着你有多大的自由可以自己做主。
[页面 110]: 当你强调"我"时, 另一方就会变成关系的 空间里的障碍物,夫妻就会形成相互掣肘的关系。
[页面 111]: 不能自由表达的情感也会变成一种束缚, 这种束缚更多地 出现在那些回避矛盾的夫妻中间。他们知道表达情感后可能会 引发的冲突,又害怕这种冲突,这些情感没有去处,只能被压 抑在心里,久而久之,就会变成关系的问题。
[页面 113]: 表面上看, 是妻子需要更多 的陪伴,小陈希望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工作上,这是他们 在想法和需要上的冲突,其实更大的束缚是他们很难向彼此表 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
[页面 114]: "可是, 这些无法表达的委屈不会自动消 失,反而真实地限制着两个人,关系的空间变得越来越狭小。
02 处理差异,接受"你跟我想的不一样"
[页面 116]: 怎样才能打造关系的空间?你可以从亲密关系最重要的三 个方面入手------ 讲第一个方面:处理差异。
处理差异、接纳彼此,以及尊重边界。
[页面 116]: 事实上,亲密关系中几乎所有矛盾,都源于双方的 差异。
[页面 117]: 差异并不是伴侣关系出现问题的原因, 很多 时候,差异恰恰是伴侣在一起的理由。
[页面 118]: 对差异的排斥背后,是人不愿意改变的固执己见。
[页面 119]: 第一个原因是,亲密关系双方把差异看作对自我的威胁。
[页面 119]: 他们担心如果自己在这件事上听了对方的, 以后就都得听 对方的。
[页面 119]: 越是成熟的自我, 其实越不会 害怕改变,也越容易接纳别人的观点;而越不成熟的自我,越 会担心被别人支配,所以会用更大的声音说不,保护自己的边 界。
[页面 120]: 第二个原因是,亲密关系双方把差异视为不支持。
[页面 121]: 要更好地处理差异, 需要我们把"有差异"和"是否支持"分 开。
[页面 121]: 学会欣赏那些虽然跟我们想法不同,但仍选择支持我们的 伴侣,并把这种支持视为一种弥足珍贵的关系。
[页面 121]: 理解和接受差异,并寻找差异背后的一致性
[页面 122]: 第一种是一方迁就另一方, 这样家庭的口味就统一了。 这 种协调一致是通过某一方的改变来达成的。这种改变如果是心 甘情愿的,就会变成夫妻恩爱的素材;如果有勉强和委屈,就 很容易变成夫妻之间的抱怨和矛盾。
[页面 122]: 第二种是谁也不迁就谁, 每顿饭都做两样主食, 各吃各 的,平时下馆子也各去各的。
[页面 122]: 第三种是两个人发展出一种创造性的协调方式, 比如中午 吃米饭,晚上吃面食,或者平时吃米饭,周末吃面食。
[页面 123]: 他们既不会完全放弃自己的观点,也不会固执地坚持,而 是找出一个两人都能接受的办法来推进这件事。
[页面 123]: 这种处理方式的逻辑是:我们可以在保留差异的同时, 找 到某种共识。
[页面 124]: 解释、 辩论、 指责、 通知等沟通方式和商量的区别在于, 前一类沟通是封闭的,也就是在说理由之前,说话方已经打定 主意不让对方影响自己;而商量是开放的,也就是允许对方说 明他的理由,也允许对方影响自己。
[页面 124]: 如何把辩论变成商量?有一个特别简单的做法------在每句 话后面加个后缀"好不好"。
[页面 125]: 通常,会商量的夫妻才能找到创造性地 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把差异变成彼此矛盾的根源。
[页面 125]: 它不是 冒犯,不是争夺生存空间的战争,更不是谁要消灭谁的证据。
03 接纳彼此,放弃"你应该怎样"的剧情
[页面 127]: 而接纳彼此的前提,就是放弃改变对方的执念。
[页面 128]: 这一套"应该如何"的假设背后, 有一个人自己的经验、 需 要、期待和欲望。
[页面 128]: 有一些来自以往重要的人际经验, 比如, "我爸爸特别勤 奋, 我觉得男人就应该像我爸爸那样", 或者"她为什么不能像 我妈妈那样温柔"。
[页面 128]: 有一些来自大众文化传播, 比如言情小说或者影视剧。...
[页面 128]: 有一些来自内心未完成的愿望,比如,"我一直希望自己能 够嫁个文艺点的老公,有自己的精神生活,可是我老公太理性 了,所以我总是想让他变得更感性一点。
[页面 129]: 寻求改变对方的本质, 是我们心中关于"爱情应该怎么 样""伴侣应该怎么样"的执念。
[页面 129]: 正是这种不认可, 成为伴侣产生矛盾的源头。...
[页面 129]: 但是对于被要求改变的人来说,他是否接受你 让他改变的要求,意味着他是否承认你的不认可。
[页面 130]: 很多时候, 人们选择 的不是眼前的伴侣,而是心里那个理想化的情人。
[页面 132]: 第一个层次是行为的诉求,也是最简单、最表面的诉求, 就是希望伴侣作出行为的改变。
[页面 132]: 第二个层次是态度的诉求,也就是希望伴侣重视自己的愿 望和需要。
[页面 132]: 所有让对方改变的要求背后都有自身的需要。...
[页面 133]: 第三个层次是心理活动的诉求,也就是希望对方的改变是 心甘情愿的,而不是在要求和逼迫下产生的。
[页面 134]: 爱的一面是控制, 它会让人希望对方按自己的要求行事。 对方越是重要,就越难忍受对方跟自己的期待不一样。这背后 是人对安全感的需要。
[页面 135]: 爱的另一面是放手, 谁心里都清楚, 被要求来的爱不是真 正的爱。 只有自发自愿的爱才有意义, 才是一个人真正想要 的。这需要彼此都给对方自由。
[页面 136]: 因为自发自愿的爱是最 重要的,为了爱的可能性,我们必须学着忍受"对方和我想的不 同"的焦虑,放弃控制,去试着爱对方。
[页面 136]: 关系是两个人的事,改变关系既意 味着你需要对方的配合,也意味着改变跟你有关。
[页面 136]: 关系的改变, 不要从改变对方开始。 因为你永远都无法强 迫对方改变,除非他自己愿意。有时候,一味要求对方改变, 只会让两个人陷入相互较劲的状态。
[页面 138]: 一种价值取向好不好并不关 键,你愿意,他也愿意,才是关键。
[页面 138]: 亲密关系是很奇怪 的,如果你认定自己对、对方错,两个人就很难培养起商量的 氛围,改变也就无法发生。
[页面 138]: 很多时候, 人们抗拒改变, 其实是在抗拒对方对自己的不 认可。如果你对伴侣是欣赏和认可的,那你提出的很多改变的 要求,通常都能得到回应。
[页面 139]: 结婚意味 着两个人都要为彼此改变,如果没有为彼此改变,那说明两个 人还没有在心态上真正走进婚姻。
[页面 139]: 判断的标准在于, 为对方改变是我们心甘情愿的付出, 还 是我们对公平与否的计较。
[页面 140]: 其实在亲密关系里,我们不怕付出,也不怕为对方改变, 怕的是自己的付出没有被看见, 没有得到应有的回应。...
[页面 140]: 他们也没有料到,有时候在亲密关系 中,改变是很简单的,看见和感激对方的付出就是其中之一。
[页面 142]: 课程里有一句话是"意识到你有选择, 这是改变的开始"。
[页面 142]: 它让我明白:我一直在用过去那个受害者的眼光 审判自己的感情和婚姻,因为我害怕再次受到伤害。如果我无 法跟过去的经历做了断,我将一遍一遍地重复受害者戏码,直 到有一天对方可能真的因无法忍受而离开。
[页面 144]: 重新 相信一个人,意味着把自己的信任重新交付出去,这是唯一能 让我们感受到爱的方式。 如果心里一直有恨, 是感受不到爱 的。
[页面 144]: 有时 候,我们需要的不是去改变对方,而是用一种新的眼光去看对 方和自己,然后重新开始。
[页面 145]: 而一旦放弃"受害者"角色, 我们看待对方的眼光、 对待婚 姻的态度都会发生改变。
04 尊重边界,逃离"控制和反抗"的游戏
[页面 147]: 边界总是跟权力联系在一起。...
[页面 147]: "我"的原生家庭、 成长经历和价值 观,"我"的想法、决定和感受,都是"我"的重要组成部分。
[页面 148]: 所谓尊重边界,就是在尝试靠近的时候,尊重对方 说"不"的权力。
[页面 149]: 在亲密关系中, 边界侵犯, 常常伴随着自我怀疑和反抗。
[页面 149]: 可是,无论你多想跟他亲近,他的心 理活动就是自己的边界,如果它没有变成语言或行动,我们就 不应该轻易评价或指责。
[页面 150]: 如果你是想"刺探"伴侣心思的人, 伴侣不想讲, 就不要再 追问。如果实在不放心,
你可以这样问:"你当然可以有自己的 想法,我也不应该过问。
[页面 151]: 比如你可以这样说:"
亲爱 的,我想在内心给自己保留一些空间。但我保证,这些个人的 想法不会影响我们的关系,也不会影响你在我心里的位置。
[页面 152]: 其实, 我并不觉得在关系里诚实是最重要的事。 知道怎么 去保护彼此的关系,比诚实更可贵。你守护的边界,不仅保护 了你自己,也保护了你们的关系。
[页面 152]: 可以跟对方说:"我爱你, 但是你不需要了解我的所 有,你只要知道我是全心全意地爱你就好了。
[页面 152]: 忠诚于原生家庭是每个
[页面 153]: 人的本能,即使在亲密关系中,伴侣是比各自的原生家庭更重 要的人,说到原生家庭的问题时仍然要小心。
[页面 153]: 所以, 如果讲到原生家庭的问题, 他可以礼貌地跟伴侣 说:"亲爱的,那是我的过去,是我的家。虽然现在我跟你在一 起,但我还是不希望你评论它,就像我不会希望任何人来评论 你一样。
[页面 153]: 没有人能完全拥有另一个人,哪怕是夫妻。
[页面 153]: 我们也不应该要求完全拥有另一个人, 倘若两个人所有的 喜怒哀乐都连在一起,必然会让爱变成沉重的负担。
[页面 153]: 亲密关系中的边界, 揭示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我们是相 爱的两个人,而不是一个人,我们有各自成长的经历、价值观 和心理感受,我们需要首先尊重对方的空间,才能拥有自己的 空间。
[页面 154]: 可是, 无论如何, 妻子有权力不开心。 丈夫要做的是尊重 她的感受,用行动改变她的感受,而不是否定。
[页面 154]: 第一,适时说"不"。
[页面 155]: 第二,确认你的感受。
[页面 155]: 第三,直接告诉伴侣你的边界。
[页面 155]: 第四,把伴侣变得不重要。
[页面 157]: 这当然有道理, 但是夫妻的事不能只从谁对谁错的角度来 思考,而需要另外的角度。
[页面 157]: 第一个角度是从关系视角出发, 考虑怎么做会增强彼此的 感情,怎么做会损害彼此的感情。
[页面 158]: 第一个建议是, 当心里产生控制对方的愿望时, 试着理解 这种控制背后的需要是什么,并尝试直接表达这种需要。
[页面 158]: 无论 能否被满足,需要本身没什么错,都值得被看见和表达。
[页面 159]: 别小看这种差别, 位置的改变会带来行动的改变。 毕竟大 多数人都不愿意被强迫,却愿意主动响应需要。这样"控制与反 抗"的恶性循环就变成了"表达需要和响应需要"的良性互动。
[页面 160]: 因为无论控制还是反抗, 真正让我们感到生气的, 是关系 背后沉重的东西:你不尊重我,你不认可我,你没理会我的需 要,你不顾及我的感受。
[页面 160]: 可游戏是另一种东西, 它会消减控制和反抗中沉重的部 分,让它重新变得轻松甚至荒诞起来。
[页面 160]: 当控制和反抗的沉重消减以后,控制和反抗的人也许都 不需要那么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