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制造行业RFID产品应用方案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动力电池作为其核心部件,其性能和质量至关重要。然而,当前国内上百家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在自动化和信息化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发展。实现动力电池的智能制造,打破信息孤岛,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动力电池制造行业的信息化需求

(一)自动化程度低导致的生产效率瓶颈

国内许多动力电池企业仍依赖大量人工操作,自动化设备的应用不足。例如,在电芯制造的某些环节,如涂布、辊压等,手工操作极容易出现误差,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单位时间内的产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二)信息孤岛对产品良率的影响

在动力电池的生产过程中,从电芯前段工序到中段工序,再到模组和系统装配,各个环节的制造设备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交互,这使得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数据无法及时共享和追溯,一旦出现产品质量问题,难以迅速定位根源,从而影响产品良率。

(三)运营信息孤岛对整体性能的制约

企业内部的ERP系统、MES系统等软件未能实现有效集成,导致生产计划、物料管理、质量控制等环节的数据脱节,不仅增加了管理成本,还使得企业难以根据市场需求快速调整生产策略,影响了动力电池的整体性能和市场竞争力。

二、动力电池智能制造中存在的问题

(一)电芯前段工序制造设备的信息孤岛化

在电解液存储、涂布机、辊压、分切、极片模切机等前段工序中,各设备独立运行,生产参数和状态信息无法实时共享,导致生产过程难以优化,不同批次产品的一致性难以保证。

(二)电芯中段工序制造设备的信息孤岛化

中段工序中的设备,如套筒搬运、装卸、分切卷绕等环节,数据传递不畅,无法与上层MES系统实现无缝对接,使得生产调度和质量控制缺乏准确的数据支持,影响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三)电芯模组以及系统装配工艺的信息孤岛化

在电芯模组和系统装配环节,传统的手工作业和单机自动化方式难以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求,各自动化工作站、上下料机构、传输机构和机器人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协同,导致生产过程的可控性和可追溯性差。

三、基于工业RFID产品的解决方案

(一)电解液存储环节的 RFID 应用

1、电解液供应商在仓库出货时,使用RFID手持终端对电解液塑料桶上的RFID标签进行信息更改,RFID标签具有大容量存储和高速读写的特点,能够准确记录当前电解液产品的各类详细参数信息,如化学成分、浓度、生产日期等。

2、电芯制造商仓库人员接收货物后,通过同样配备的RFID手持终端快速读取塑料桶上的RFID标签信息,并通过无线网络将数据实时上传至后台管理系统中心。

3、后台管理系统中心基于接收到的电解液参数信息,利用智能算法迅速下达精确的电解液缓存罐位置信息,每个缓存罐都预先安装了抗干扰能力强的高频RFID标签,以及在缓存罐上方安装了灵敏度高的高频RFID读写器。

4、后台系统通过与液位传感器的实时连接,不间断地监控每个缓存罐的液位高度、内部电解液规格参数和位置信息等关键数据,通过实时数据分析和预警机制,确保电解液的供应稳定和质量可控,采用这一方案后,电解液的调配错误率降低了90%以上,库存管理效率提升了70%,大大减少了因电解液问题导致的生产延误和产品质量问题。

(二)涂布机、辊压、分切、极片模切机等前段工序的 RFID 应用

1、作为动力电池生产的关键环节,前段工序对产品品质一致性和性能稳定性起着决定性作用,为解决各设备之间的信息传递孤岛化问题,在各设备之间所用到的套筒上安装柔性RFID标签。

2、这些标签能够耐受极端的生产环境,如高温、高湿度和强振动,同时具备强大的数据存储能力,可写入套筒上薄膜产品的详细信息,包括材质、规格、批次等。

  1. 在各类设备内部安装RFID读写器,确保在套筒装卸和运行过程中能够实时、准确地读取标签信息。

4、读写器通过稳定的工业网络将数据上传至MES系统和客户后台制造管理系统,实现对各套筒安装正确性和工作状态的实时监控,应用这一方案后,前段工序的设备故障率降低了40%,产品一致性提升了30%,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三)电芯模组以及系统装配环节的 RFID 应用

1、在电芯模组和系统装配环节,引入RFID识别技术,实现对动力电池生产线上电芯料箱级的无人、自动、实时识别。

2、利用能够快速读取大量标签RFID读写器,实时采集料箱信息、分档信息等关键数据,并通过私有通信协议将数据传输至MES系统。

3、MES系统根据采集到的实时数据,实现对自动测试设备的精确控制、电芯参数的高效传递、电芯电压的准确分档、工艺指导的实时推送、包胶工艺的严格校验以及与各类自动化设备的无缝对接。

4、采用这一方案后,装配环节的生产效率提高了50%,错误率降低了80%,显著提升了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水平和产品质量。

四、RFID 解决方案的技术优势

(一)抗干扰能力

RFID系统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能够稳定工作,不受其他设备的干扰,确保数据的准确读取和传输。

(二)远距离、高速读取

实现远距离(可达数米甚至数十米)、高速(每秒数百个标签)的读取,大大提高了生产线上的数据采集效率。

(三)高可靠性和耐用性

RFID标签和RFID读写器具备防水、防尘、耐高温、耐磨损等特性,能够适应动力电池生产过程中的恶劣环境,保证长期稳定运行。

(四)数据加密与安全保障

加密算法对标签中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确保生产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防止数据泄露和篡改。

(五)智能化数据分析

通过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结合,对采集到的海量生产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为企业提供生产优化、质量预测、设备维护等方面的智能决策支持。

五、方案实施效益评估

1、生产效率提升

通过打破信息孤岛,实现各工序的协同作业,生产效率显著提升,整体生产周期缩短了30%以上,单位时间内的产量大幅增加。

2、产品良率提高

精确的生产过程控制和质量追溯,使得产品良率提升了20%以上,降低了次品率和废品率,减少了资源浪费。

3、成本降低

优化的库存管理、减少的设备故障和维修成本、以及提高的生产效率,共同促使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了15%左右。

4、管理优化

实时、准确的生产数据为企业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管理层能够做出更科学的决策,提升企业的运营管理水平。

相关推荐
Tadas-Gao20 小时前
MySQL存储架构解析:从数据无序到索引艺术的演进
数据库·分布式·mysql·微服务·云原生·架构
节点小宝20 小时前
节点小宝免费版流量机制解析:点对点直连技术与备用流量设计
网络·网络协议·p2p
兰亭妙微20 小时前
用户体验的真正边界在哪里?对的 “认知负荷” 设计思考
人工智能·ux
13631676419侯20 小时前
智慧物流与供应链追踪
人工智能·物联网
TomCode先生20 小时前
MES 离散制造核心流程详解(含关键动作、角色与异常处理)
人工智能·制造·mes
zd20057221 小时前
AI辅助数据分析和学习了没?
人工智能·学习
johnny23321 小时前
强化学习RL
人工智能
乌恩大侠21 小时前
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人工智能·usrp
放羊郎21 小时前
基于萤火虫+Gmapping、分层+A*优化的导航方案
人工智能·slam·建图·激光slam
懒羊羊不懒@21 小时前
【MySQL | 基础】通用语法及SQL分类
数据库·ora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