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1 {}初始化](#1.1 {}初始化)
[1.2 std::initializer_list](#1.2 std::initializer_list)
[2.1 auto](#2.1 auto)
[2.2 decltype](#2.2 decltype)
[2.3 nullptr](#2.3 nullptr)
[5.1 新容器](#5.1 新容器)
[5.2 新方法](#5.2 新方法)
1、统一的列表初始化
1.1 {}初始化
在C++98中,标准允许使用花括号{}对数组或者结构体元素进行统一的列表初始值设定。比如:
struct Point
{
int _x;
int _y;
};
int main()
{
Point pt = { 7,7 };
int a1[] = { 1,2,3,4,5 };
int a2[5] = { 0 };
return 0;
}
C++11扩大了用大括号括起的列表(初始化列表)的使用范围,使其可用于所有的内置类型和用户自定义的类型 ,使用初始化列表时,可添加等号(=),也可不添加。
class Date
{
public:
Date(int year = 0,int month = 1,int day = 1)
{
_year = year;
_month = month;
_day = day;
}
private:
int _year;
int _month;
int _day;
};
struct Point
{
int _x;
int _y;
};
int main()
{
// 一切均可用列表初始化
// 三种写法一样
int x1 = 7;
int x2 = { 7 };
int x3{ 7 };
Point p1 = { 7,7 };
Point p2{ 7,7 };
Date d1(2024, 8, 12);
Date d2 = { 2024,8,12 };
Date d3{ 2024,8,12 };
//Date& d4 = { 2024,8,12 }; // 这样是错的,需要加const
return 0;
}
拿上面Date类型的对象来做解释,d1是直接调用构造函数,d2是用{2024,8,12}构造一个临时对象,然后用这个临时对象拷贝构造d2,但通常会被优化为直接构造,这也是d4之所以不行的原因,d3和d2是一样的
都是单参数/多参数的隐式类型转换
1.2 std::initializer_list
initializer_list称为初始化列表,与上面的列表初始化是不同的,initializer_list用于容器的初始化
int main()
{
Date d1 = { 2024,8,12 };
vector<int> v1 = { 1,2,3,4,5,6,7 };
return 0;
}
像这里Date类的对象初始化时给的参数需要和构造函数的参数相同,因为是用所给的参数去调用构造函数创建一个临时对象,再用临时对象拷贝构造d1。在vector这里,是用给的参数先创建一个initializer_list对象,这个对象中只有两个指针,大小始终为8字节(32位),空间是开在栈上的,然后用这个对象中的值去构造出vbector
int main()
{
map<string, string> dict = { {"sort","排序"},{"insert","插入"} };
return 0;
}
这段代码中,里面的{}是创建pair,外面的{}是创建map
2、声明
c++11提供了多种简化声明的方式,尤其是在使用模板时
2.1 auto
在C++98中auto是一个存储类型的说明符,表明变量是局部自动存储类型,但是局部域中定义局部的变量默认就是自动存储类型,所以auto就没什么价值了。C++11中废弃auto原来的用法,将其用于实现自动类型推断。这样要求必须进行显示初始化,让编译器将定义对象的类型设置为初始化值的类型
int main()
{
int i = 7;
auto j = i;
map<string, string> dict = { {"sort","排序"},{"insert","插入"} };
map<string, string>::iterator it1 = dict.begin();
auto it2 = dict.begin();
cout << typeid(i).name() << endl;
cout << typeid(j).name() << endl;
cout << typeid(it1).name() << endl;
cout << typeid(it2).name() << endl;
return 0;
}
2.2 decltype
关键字decltype将变量的类型声明为表达式指定的类型
int main()
{
const int x = 1;
double y = 2.2;
decltype(x * y) ret; // ret的类型是double
decltype(&x) p; // p的类型是int*
cout << typeid(ret).name() << endl;
cout << typeid(p).name() << endl;
return 0;
}
typeid推导出类型后只能打印,decltype推导出类型后还能定义对象。这好像和auto有点像,不过decltype可以用于一些auto不能使用的场景
int main()
{
map<string, string> dict = { {"sort","排序"},{"insert","插入"} };
auto it = dict.begin();
// 创建一个存放迭代器的vector
vector<decltype(it)> v;
return 0;
}
2.3 nullptr
由于C++中NULL被定义成字面量0,这样就可能回带来一些问题,因为0既能指针常量,又能表示整形常量。所以出于清晰和安全的角度考虑,C++11中新增了nullptr,用于表示空指针。
3、范围for
这个在之前已经介绍过了
4、智能指针
由于这个内容较多,后序会单独讲解
5、STL中的一些变化
5.1 新容器

圈出来的这几个是新增的STL容器
array是数组,其对越界访问的检查更加严格,operator[]是断言,at是抛异常。普通数组越界读是检查不出来的,越界写只能检测距离数组大小接近的部分,距离太多是检查不出来的
forward_list是单向链表
5.2 新方法
如果我们再细细去看会发现基本每个容器中都增加了一些C++11的方法,但是其实很多都是用得比较少的。比如提供了cbegin和cend方法返回const迭代器等等,但是实际意义不大,因为begin和end也是可以返回const迭代器的,这些都是属于锦上添花的操作。实际上C++11更新后,容器中增加的新方法最后用的插入接口函数的右值引用版本:
但是这些接口到底意义在哪?网上都说他们能提高效率,他们是如何提高效率的?
请看下面的右值引用和移动语义的讲解。另外emplace还涉及模板的可变参数,也需要再继续深入学习后面章节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