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asticSearch底层原理解析

Elasticsearch(简称ES)是一个基于Lucene的开源、分布式、RESTful搜索引擎。它具备全文检索、结构化搜索、数据分析、复杂语言处理、地理位置处理以及对象关联分析等功能。ES的设计允许水平扩展,支持PB级别的数据,并且提供了近实时的搜索能力。

架构原理

ES的架构包括以下几个核心概念:

  1. 节点(Node):ES集群中的一个实例。
  2. 集群(Cluster):由多个节点组成,共同工作,共享数据,提供高可用性。
  3. 索引(Index):存储文档的集合,类似于数据库中的数据库。
  4. 分片(Shard):索引可以被分成多个分片,分片可以分布在集群的不同节点上,支持数据的水平扩展。
  5. 副本(Replica):每个分片可以有多个副本,提高数据的可用性和容错性。

写入数据流程

当数据写入ES时,会经过以下步骤:

  1. 客户端发送数据到任意节点,该节点成为协调节点(Coordinator Node)。
  2. 协调节点根据文档ID的哈希值,确定数据应该路由到哪个主分片。
  3. 主分片接收数据,并在内存中进行索引构建,同时将数据写入事务日志(Translog)以保证数据不丢失。
  4. 数据被刷新(Refresh)到磁盘上的Lucene索引段(Segment)中,此时数据可以被搜索到。
  5. 通过段合并(Segment Merging)优化存储和搜索性能。

检索数据流程

检索数据时,流程如下:

  1. 客户端发送搜索请求到任意节点,该节点成为协调节点。
  2. 协调节点将查询请求分发到所有相关的分片。
  3. 每个分片并行处理查询,并返回结果给协调节点。
  4. 协调节点聚合结果,并进行排序、分页等操作。
  5. 协调节点返回最终结果给客户端。

优势

  • 高可用性:通过分片和副本机制,即使部分节点故障,服务也不会中断。
  • 水平扩展:可以简单地添加更多节点来扩展存储和处理能力。
  • 高性能:并行处理查询请求,提高查询性能。
  • 容错性:副本机制确保数据的持久性和一致性。

总结

Elasticsearch通过其分布式架构,提供了一个强大、灵活且可扩展的搜索解决方案。它的设计哲学是简单性和易用性,同时隐藏了底层Lucene的复杂性。通过分片和副本机制,ES能够处理大规模数据集,并提供快速、准确的搜索结果。

相关推荐
8K超高清33 分钟前
高校巡展:中国传媒大学+河北传媒学院
大数据·运维·网络·人工智能·传媒
Sirius Wu1 小时前
Rclone实战技巧
分布式
amhjdx1 小时前
政策东风下:卓玛儿童级健康腻子引领行业升级
大数据
TDengine (老段)1 小时前
TDengine 字符串函数 CONCAT_WS 用户手册
android·大数据·数据库·时序数据库·tdengine·涛思数据
TTGGGFF1 小时前
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或为死胡同?拆解AI发展的底层逻辑、争议与未来方向
大数据·人工智能·语言模型
熊文豪3 小时前
openEuler 云原生实战:部署高性能 Redis 集群与压测分析
数据库·redis·云原生·openeuler
言之。3 小时前
TiDB分布式数据库技术架构概述
数据库·分布式·tidb
阿里云云原生3 小时前
阿里云微服务引擎 MSE 及 API 网关 2025 年 10 月产品动态
阿里云·微服务·云原生·云计算
老夫的码又出BUG了3 小时前
分布式Web应用场景下存在的Session问题
前端·分布式·后端
杂家3 小时前
Hadoop完全分布式部署(超详细)
大数据·hadoop·分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