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发布Imagen 3,超过SD3、DALL・E-3,谷歌发布新RL方法,性能提升巨大,o1模型已证明

谷歌发布Imagen 3,超过SD3、DALL・E-3,谷歌发布新RL方法,性能提升巨大,o1模型已证明。

谷歌DeepMind发布了全新文生图模型Imagen 3,在文本语义还原、色彩搭配、文本嵌入、图像细节、光影效果等方面相比第二代大幅度提升。

Imagen 3的评测效果也比SD3、DALL・E-3、Midjourney等知名开闭源模型更好。目前,Imagen 3已经可以在美国地区使用,未来谷歌会持续扩大使用范围。

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abs/2408.07009

传统的扩散模型通常从随机噪声开始,然后通过一系列迭代步骤逐步恢复图像的真实细节。但在处理高维复杂数据、图像质量和多样性以及训练稳定性方面有一些缺点,同时开发成本也比较高,而谷歌的Imagen 3使用了潜空间扩散模型。

潜空间是指一个被压缩的表示形式,模型可以在这个表示形式中进行操作,而不是直接在原始图像像素上进行。使得Imagen 3 更容易处理高分辨率图像,因为它避免了直接在像素级进行复杂的计算,而是专注于学习图像的高级特征表示。

所以,在Imagen 3模型中,数据不再是静态的实体,而是被视为一个动态的、随时间演变的过程。这个过程从数据的清晰状态开始,逐渐向混沌状态过渡,将数据点推向一个模糊不清的潜空间。然后,模型需要逆转这一过程,从充满噪声的潜空间中,逐步恢复出清晰的数据图像。

简单来说,就像一位艺术家在创作一幅画,首先在画布上随意涂抹颜料,然后逐渐勾勒出清晰的轮廓和细节。潜空间扩散模型正是以这样的逆过程,从混沌中寻找秩序,从噪声中提炼出有意义的信息。

潜空间扩散模型为Imagen 3带来了三大显著的技术优势:1)极大地提升了图像的生成质量。传统模型在生成高分辨率图像时,往往难以平衡图像的细节和整体的一致性。而Imagen 3通过潜空间的逆向过程,能够在保持图像细节的同时,生成高分辨率、高清晰度的图像。

2)潜空间扩散模型在处理复杂文本提示时表现出了卓越的能力。不仅能够理解文本的基本含义,还能够捕捉到文本中隐含的细微差别和深层含义,从而生成与文本描述高度一致的图像。

3)潜空间扩散模型的逆向生成过程为模型提供了更多的创新空间。在逆扩散过程中,模型可以探索不同的图像生成路径,从而生成出更加多样化和具有创新性的图像。这种创新性不仅体现在图像的多样性上,还体现在模型能够根据文本描述创造出全新的视觉内容。

训练过程方面,Imagen 3在大规模且丰富的数据集上进行了预训练,使得模型能够学习到图像内容和文本描述之间的复杂关联。随后,模型通过多阶段的扩散过程,学习如何在潜空间中表示这些图像和文本,包括学习如何将图像和文本映射到一个共同的潜在空间,并在引入噪声后,如何将数据点从清晰状态转变为模糊状态,最终在逆向过程中从噪声中恢复出清晰的图像。

以下是Imagen 3生成的图片欣赏。




为了评估 Imagen 3 的性能,团队将其与其他先进的模型进行了对比,包括 Imagen 2、DALL・E-3、Midjourney v6、SD3和 Stable Diffusion XL 1.0。通过广泛的人类评估和基准测试评估,Imagen 3 在多个方面展现出了卓越的性能。

例如,在 GenAI - Bench 数据集上,Imagen 3 明显比 DALL・E 3、Midjourney v6、SD3和SDXL 1等模型更受用户青睐。

在提示 - 图像对齐方面,Imagen 3 表现出了极强的能力,能够准确地将输入的文本提示转化为相应的图像内容。与DALL・E-3等他模型相比,对提示的理解更为精准,生成的图像能够更紧密地贴合提示的意图,无论是对于简单明了的提示,还是复杂详细的提示,Imagen 3 都能展现出较强的理解和生成能力。


谷歌发布新RL方法,性能提升巨大,o1模型已证明

谷歌DeepMind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创新多轮强化学习方法------SCoRe。

目前,多数大模型不具备自我纠错或能力较差,尤其是在数学和代码领域在给出错误答案后,会一直坚持错误答案,影响模型的准确率。而SCoRe通过避免训练数据与模型实际响应分布不匹配以及多轮反馈奖励机制,来帮助大模型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

OpenAI最近发布的o1模型便使用了类似的技术,主要亮点之一便是模型的自我纠错能力,其数学和代码能力也获得了大幅度提升。也就是说,强化学习确实能帮助大模型提升输出性能和准确率。

在传统的大模型训练过程中,模型通常通过监督学习来优化其对特定任务的性能。但这种方法主要依赖于大量的标注数据,并且在训练和推理之间存在巨大的数据分布差异,导致模型在实际应用中难以有效纠正错误。

例如,在图像识别任务中,模型在训练时主要使用的是风景领域的图像,并且对这些图像的标注信息进行了学习。但在实际应用中,遇到一些与训练数据差异较大的图像,光照条件不同、拍摄角度不同以及具备不同物体特征的医学图像时。模型可能就会无法识别这些新图像,并且难以通过自我纠正来改进性能。

最重要的是,传统的监督学习方法在训练过程中,并没有明确地教导模型如何自我纠正错误。一旦模型在推理阶段产生错误的结果,只能依赖外部反馈或手动干预来纠正这些错误。这对于需要高度准确率的法律、金融等应用场景来说是一个重大缺陷。

而SCoRe则是在模型自己生成的数据上进行多轮强化训练,使模型能够学习到如何根据奖励信号来调整自己的输出实现自我纠正。

在训练过程中,SCoRe 会鼓励模型尝试不同的输出,并根据奖励信号来判断哪些输出是最准确的。帮助模型就能够逐渐学习到如何在不同的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决策。

例如,在文本生成任务中,如果模型生成的句子不符合语法或是病句,SCoRe 会给予模型一个负面的奖励信号,促使模型调整自己的输出直到生成符合要求的句子。

SCoRe的强化学习方法主要分为两大阶段:在第一阶段,SCoRe通过强化学习对基础模型进行初始化训练。目标是训练模型在第一次尝试时产生高质量的回答,并在第二次尝试时能够对第一次的回答进行有效的纠正。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研究人员会在模型的输出上施加一种正则化约束,以避免模型在第一次尝试中产生与基础模型差异过大的回答。

这种约束通过计算模型输出与基础模型输出之间的KL散度来实现。通过调整KL散度的权重,可以在保持模型第一次尝试质量的同时,鼓励模型在第二次尝试中进行更大胆的纠正。

在模型初始化训练完成后,SCoRe进入第二阶段多轮强化学习与奖励塑造。在这一阶段,模型在每一轮尝试中都会接收到一个奖励信号,该信号基于模型当前尝试与正确答案之间的匹配程度。通过最大化这些奖励信号,模型可以逐步学习如何改进其答案。

为了进一步引导模型学习有效的自我纠正能力,研究人员为模型在第二次尝试中正确纠正错误的行为提供了额外的奖励。

如果第二次尝试的响应从错误变为正确,那么这个奖励项会给模型较大的正奖励;如果第二次尝试将正确的响应变为错误,那么会给予模型严重的负惩罚。

这样的奖励塑造使得模型更倾向于学习到自我纠正的策略,因为那些没有改变响应正确性或导致崩溃的轨迹对整体损失的贡献较小。

为了验证SCoRe的性能,研究人员在谷歌自研的Gemini 1.0 Pro和Gemini 1.5 Flash两款大模型进行了数学和代码测试。结果显示,其自我纠正能力分别提升了15.6%和9.1%。


SCoRe(Successor Features with Corrected Representation Error)是谷歌DeepMind提出的一种多轮强化学习方法,旨在解决在多轮决策中出现的表示误差问题。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展示了如何使用Python和PyTorch实现SCoRe算法。

示例环境:网格世界

我们使用一个简单的网格世界环境来演示SCoRe算法。在这个环境中,智能体可以向四个方向移动,目标是到达网格的某个特定位置。

环境定义

python 复制代码
import numpy as np 
 
class GridWorld:
    def __init__(self, width, height):
        self.width = width 
        self.height = height 
        self.reset()
 
    def reset(self):
        self.agent_x = 0 
        self.agent_y = 0 
        return (self.agent_x, self.agent_y)
 
    def step(self, action):
        if action == 0:  # Up 
            self.agent_y = min(self.agent_y + 1, self.height - 1)
        elif action == 1:  # Down 
            self.agent_y = max(self.agent_y - 1, 0)
        elif action == 2:  # Left 
            self.agent_x = max(self.agent_x - 1, 0)
        elif action == 3:  # Right 
            self.agent_x = min(self.agent_x + 1, self.width - 1)
 
        return (self.agent_x, self.agent_y), 1 if self.agent_x == self.width - 1 and self.agent_y == self.height - 1 else 0 

SCoRe算法实现

python 复制代码
import torch 
import torch.nn as nn 
import torch.optim as optim 
 
class QNetwork(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state_dim, action_dim):
        super(QNetwork, self).__init__()
        self.fc1 = nn.Linear(state_dim, 64)
        self.fc2 = nn.Linear(64, 64)
        self.fc3 = nn.Linear(64, action_dim)
 
    def forward(self, x):
        x = torch.relu(self.fc1(x))
        x = torch.relu(self.fc2(x))
        return self.fc3(x)
 
def compute_loss(q_net, target_q_net, states, actions, rewards, next_states, gamma):
    q_values = q_net(states).gather(1, actions.unsqueeze(1)).squeeze(1)
    with torch.no_grad():
        next_q_values = target_q_net(next_states).max(1)[0]
        targets = rewards + gamma * next_q_values 
    return nn.MSELoss()(q_values, targets)
 
def score_algorithm(env, num_episodes=1000, gamma=0.99, lr=0.001):
    state_dim = 2  # (x, y) coordinates 
    action_dim = 4  # Up, Down, Left, Right 
 
    q_net = QNetwork(state_dim, action_dim)
    target_q_net = QNetwork(state_dim, action_dim)
    target_q_net.load_state_dict(q_net.state_dict())
    target_q_net.eval()
 
    optimizer = optim.Adam(q_net.parameters(), lr=lr)
 
    for episode in range(num_episodes):
        state = env.reset()
        state = torch.tensor(state, dtype=torch.float32).unsqueeze(0)
        total_reward = 0 
 
        while True:
            action = q_net(state).argmax().item()
            next_state, reward = env.step(action)
            next_state = torch.tensor(next_state, dtype=torch.float32).unsqueeze(0)
 
            optimizer.zero_grad()
            loss = compute_loss(q_net, target_q_net, state, torch.tensor([action]), torch.tensor([reward]), next_state, gamma)
            loss.backward()
            optimizer.step()
 
            state = next_state 
            total_reward += reward 
 
            if reward == 1:
                break 
 
        if (episode + 1) % 100 == 0:
            print(f"Episode {episode + 1}, Total Reward: {total_reward}")
            target_q_net.load_state_dict(q_net.state_dict())
 
    return q_net 

运行SCoRe算法

python 复制代码
env = GridWorld(4, 4)
q_net = score_algorithm(env, num_episodes=1000)

说明

  1. 环境定义:我们定义了一个简单的网格世界环境,智能体可以在这个环境中移动。
  2. Q网络:我们定义了一个简单的Q网络,用于预测状态-动作对的Q值。
  3. 损失函数:我们定义了一个损失函数,用于计算Q值和目标值之间的差异。
  4. 算法实现:我们实现了SCoRe算法,智能体通过与环境交互来学习Q值,并使用目标网络来稳定学习过程。

通过运行上述代码,智能体将在网格世界环境中学习到最优策略。这个例子展示了如何使用PyTorch实现SCoRe算法,并在简单的环境中进行测试。下面是一个使用Python和PyTorch构建的简化版的示例代码,演示了如何使用事后经验回放的思想来更新策略。

首先,我们需要安装必要的库:

bash 复制代码
pip install torch numpy gym

然后,可以创建一个基础的强化学习环境并实现一个简单的策略网络:

python 复制代码
import torch
import torch.nn as nn
import torch.optim as optim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gym

class Policy(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state_space, action_space):
        super(Policy, self).__init__()
        self.state_space = state_space
        self.action_space = action_space
        self.hidden = 128
        
        self.fc1 = nn.Linear(self.state_space, self.hidden)
        self.fc2 = nn.Linear(self.hidden, self.action_space)

    def forward(self, x):
        x = torch.relu(self.fc1(x))
        x = self.fc2(x)
        return x

def compute_returns(rewards, gamma=0.99):
    returns = []
    R = 0
    for r in reversed(rewards):
        R = r + gamma * R
        returns.insert(0, R)
    return returns

def hindsight_experience_replay(experiences, goal):
    new_experiences = []
    for state, action, reward, next_state, done in experiences:
        if goal == 'reach':
            if np.all(state == goal_state):
                reward = 1.0
            else:
                reward = 0.0
        new_experiences.append((state, action, reward, next_state, done))
    return new_experiences

# Initialize environment
env = gym.make('CartPole-v1')  # 这里使用一个简单的环境来演示
state_space = env.observation_space.shape[0]
action_space = env.action_space.n

# Initialize policy network
policy = Policy(state_space, action_space)
optimizer = optim.Adam(policy.parameters(), lr=0.01)

num_episodes = 1000
gamma = 0.99

for episode in range(num_episodes):
    state = env.reset()
    state = torch.FloatTensor(state)
    rewards = []
    actions = []
    states = []
    
    while True:
        action = policy(state).argmax().item()  # Select action greedily
        next_state, reward, done, _ = env.step(action)
        next_state = torch.FloatTensor(next_state)
        
        rewards.append(reward)
        actions.append(action)
        states.append(state)
        
        state = next_state
        
        if done:
            break
    
    returns = compute_returns(rewards, gamma)
    
    # Apply hindsight experience replay here if needed
    # experiences = zip(states, actions, rewards, [next_state], [done])
    # new_experiences = hindsight_experience_replay(list(experiences), 'reach')
    
    optimizer.zero_grad()
    for i, state in enumerate(states):
        prediction = policy(state)
        target_value = torch.tensor([returns[i]], dtype=torch.float32)
        loss = torch.nn.functional.mse_loss(prediction[action], target_value)
        loss.backward()
    
    optimizer.step()

这段代码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框架,用于通过强化学习策略来解决一个简单的环境问题。

相关推荐
qq_15321452641 小时前
【2023工业3D异常检测文献】PointCore: 基于局部-全局特征的高效无监督点云异常检测器
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目标检测·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3d·视觉检测
大模型实战1 小时前
深入探索《AI大模型开发之路》:我的读书心得
人工智能
sp_fyf_20241 小时前
计算机前沿技术-人工智能算法-大语言模型-最新研究进展-2024-09-25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语言模型·自然语言处理
红米煮粥1 小时前
卷积神经网络-最优模型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cnn
赫连达1 小时前
大模型输入参数学习
人工智能·学习·ai·大模型
DA树聚1 小时前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分类与算法梳理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机器学习·语言模型·分类·transformer
杭州刘同学1 小时前
数据分析工具julius ai如何使用
人工智能·数据挖掘·数据分析
luthane2 小时前
ppython 实现k nearest neighbours k最近邻分类算法
人工智能·分类·数据挖掘
电气_空空2 小时前
自动驾驶电车难题的康德式道德决策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自动驾驶
宇来风满楼2 小时前
SNIDA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机器学习·d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