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tCode每日一题3242---设计相邻元素求和服务

一、题目描述

给你一个 n x n 的二维数组 grid,它包含范围 [0, n2 - 1] 内的不重复元素。

实现 neighborSum 类:

neighborSum(int [][]grid) 初始化对象。

int adjacentSum(int value) 返回在 grid 中与 value 相邻的元素之和,相邻指的是与 value 在上、左、右或下的元素。

int diagonalSum(int value) 返回在 grid 中与 value 对角线相邻的元素之和,对角线相邻指的是与 value 在左上、右上、左下或右下的元素。

示例 1:

输入:

"neighborSum", "adjacentSum", "adjacentSum", "diagonalSum", "diagonalSum"

\[\[\[0, 1, 2\], \[3, 4, 5\], \[6, 7, 8\]\]\], \[1\], \[4\], \[4\], \[8\]

输出: [null, 6, 16, 16, 4]

解释:

1 的相邻元素是 0、2 和 4。

4 的相邻元素是 1、3、5 和 7。

4 的对角线相邻元素是 0、2、6 和 8。

8 的对角线相邻元素是 4。

示例 2:

输入:

"neighborSum", "adjacentSum", "diagonalSum"

\[\[\[1, 2, 0, 3\], \[4, 7, 15, 6\], \[8, 9, 10, 11\], \[12, 13, 14, 5\]\]\], \[15\], \[9\]

输出: [null, 23, 45]

解释:

15 的相邻元素是 0、10、7 和 6。

9 的对角线相邻元素是 4、12、14 和 15。

提示:

3 <= n == grid.length == grid[0].length <= 10

0 <= grid[i][j] <= n2 - 1

所有 grid[i][j] 值均不重复。

adjacentSum 和 diagonalSum 中的 value 均在范围 [0, n2 - 1] 内。

最多会调用 adjacentSum 和 diagonalSum 总共 2 * n2 次。

二、解题思路

这道题目最容易想到的解题思路是先通过value找到在grid的位置,然后利用相邻元素位置的规律和对角线相邻元素位置的规律,获取相邻元素的值。

比如:(i,j)位置的相邻元素的位置是(i-1,j),(i+1,j),(i,j+1),(i,j-1)

(i,j)位置的对角线相邻元素的位置是(i-1,j-1),(i+1,j+1),(i-1,j+1),(i+1,j-1)

三、代码

python 复制代码
class NeighborSum(object):

    def __init__(self, grid):
        """
        :type grid: List[List[int]]
        """
        self.grid = grid
        self.shape1 =  len(grid) 
        self.shape2 = len(grid[0])
        

    def adjacentSum(self, value):
        """
        :type value: int
        :rtype: int
        """
        sum = 0
        for i in range(0,self.shape1):
            for j in range(0,self.shape2):
                if self.grid[i][j] == value:
                    # 计算四个相邻位置的和
                    for x, y in [(i-1, j), (i+1, j), (i, j-1), (i, j+1)]:
                        # 检查是否在边界内
                        if 0 <= x < self.shape1 and 0 <= y < self.shape2:
                            sum += self.grid[x][y]
                    return sum  # 返回相邻和
        return 0
        

    def diagonalSum(self, value):
        """
        :type value: int
        :rtype: int
        """
        sum = 0
        for i in range(0,self.shape1):
            for j in range(0,self.shape2):
                if self.grid[i][j] == value:
                    # 计算四个对角线相邻位置的和
                    for x, y in [(i-1, j-1), (i+1, j+1), (i-1, j+1), (i+1, j-1)]:
                        # 检查是否在边界内
                        if 0 <= x < self.shape1 and 0 <= y < self.shape2:
                            sum += self.grid[x][y]
                    return sum  # 返回相邻和
        return 0
        


# Your NeighborSum object will be instantiated and called as such:
# obj = NeighborSum(grid)
# param_1 = obj.adjacentSum(value)
# param_2 = obj.diagonalSum(value)
相关推荐
Gyoku Mint2 小时前
深度学习×第4卷:Pytorch实战——她第一次用张量去拟合你的轨迹
人工智能·pytorch·python·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算法·聚类
葫三生3 小时前
如何评价《论三生原理》在科技界的地位?
人工智能·算法·机器学习·数学建模·量子计算
拓端研究室5 小时前
视频讲解:门槛效应模型Threshold Effect分析数字金融指数与消费结构数据
前端·算法
随缘而动,随遇而安7 小时前
第八十八篇 大数据中的递归算法:从俄罗斯套娃到分布式计算的奇妙之旅
大数据·数据结构·算法
IT古董7 小时前
【第二章:机器学习与神经网络概述】03.类算法理论与实践-(3)决策树分类器
神经网络·算法·机器学习
Alfred king10 小时前
面试150 生命游戏
leetcode·游戏·面试·数组
水木兰亭10 小时前
数据结构之——树及树的存储
数据结构·c++·学习·算法
June bug11 小时前
【软考中级·软件评测师】下午题·面向对象测试之架构考点全析:分层、分布式、微内核与事件驱动
经验分享·分布式·职场和发展·架构·学习方法·测试·软考
Jess0711 小时前
插入排序的简单介绍
数据结构·算法·排序算法
老一岁11 小时前
选择排序算法详解
数据结构·算法·排序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