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凸/高度贴图、法线贴图、视差贴图、置换贴图异同

参考:

凹凸贴图、法线贴图、置换贴图-CSDN博客

视差贴图 - LearnOpenGL CN

1,Learn about Parallax(视差贴图) - 知乎

"视差贴图"的工作流程及原理(OpenGL) - 哔哩哔哩

法线与置换贴图原理讲解以及烘焙制作! - 知乎

1. Bump Mapping 凹凸贴图

BumpMap是一种灰度图,用表面上灰度的变化来描述目标表面的凹凸,因此这种贴图是黑白的,也可以把贴图的Alpha通道用作Bump。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贴图表面上存储的东西是高度域--即每个点和原始表面的高度差,而不是色彩,是高度,一个数值!因此,对这个贴图做任何的操作都会影响到这个物体 3d的外观质感。不能凭感觉用事。

在游戏中所使用的算法叫做fake bump mapping,假凹凸贴图。因为在游戏中BumpMap并没有改变物体的表面,而只是影响光照的结果,欺骗眼睛而已。

最简单的做法是,直接把BumpMap叠加在已经渲染好的表面上,造成亮度上的扰动,从而让人以为是凹凸的--这个很容易理解,把一面白色的墙面有技巧的部分划成灰色就会变成蚀痕,这些诸位会比小的更擅长。而计算复杂度是基本加减法。这个所谓的FakeBumpMapping 从Geforce2就开始硬件支持,但是从来没有大范围的应用过。

不过有趣的是,BumpMap这个东西却从未过时,在后来的渲染算法中,其储存表面高度域的特性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2. Normal Mapping 法线贴图

NormalMapping是一种凹凸贴图技术,也叫做Dot3bump mapping。

用于实现它的控制纹理是一张叫做Normal Map的纹理,这张图中存储的东西是每个原始表面法线的迭代。举例在3D模型上,表面法线就像是一根站立于桌面的钢笔,垂直向上。而NormalMap中存储的东西就是我们这支表示表面法线方向的钢笔所"应该"指向的方向--比如说朝左边倾斜15度。

NormalMap有两种主要形式,一种叫做模型空间的NormalMap,一种叫做切线空间的NormalMap。第一种在游戏中没有实用价值,我们说第二种,也就是大家最常见的一种。

模型空间下的法线纹理看起来是"五颜六色"的。这是因为所有法线所在的坐标空间是同一个坐标空间,即模型空间,而每个点存储的法线方向是各异的。

而切线空间下的法线纹理看起来几乎全部是浅蓝色的。 这是因为,每个法线方向所在的坐标空间是不一样的,即是表面每点各自的切线空间。这种法线纹理其实就是存储了每个点在各自的切线空间中的法线扰动方向。也就是说,如果一个点的法线 方向不变,那么在它的切线空间中,新的法线方向就是z轴方向,即值为(0,0, 1), 经过映射后存 储在纹理中就对应了RGB(0.5,0.5, 1)浅蓝色。而这个颜色就是法线纹理中大片的蓝色。这些蓝色 实际上说明顶点的大部分法线是和模型本身法线一样的,不需要改变。

切线空间法线优点:

  • 自由度很高,模型空间下的法线纹理记录的是绝对法线信息,仅可用千创建它时的那个模型, 而应用到其他模型上效果就完全错误了。而切线空间下的法线纹理记录的是相对法线信息,把该纹理应用到一个完全不同的网格上,也可以得到一个合理的结果。
  • 可进行UV动画
  • 可以重用法线纹理
  • 可压缩。可以仅存储 XY方向,而推导得到Z方向。

法线贴图是凸凹贴图(Bump mapping)的一种常见应用,简单说就是在不增加模型多边形数量的前提下,通过渲染暗部和亮部的不同颜色深度,来为原来的贴图和模型增加视觉细节和真实效果。简单原理是在普通的贴图的基础上,再另外提供一张对应原来贴图的,可以表示渲染浓淡的贴图。通过将这张附加的表示表面凸凹的贴图的因素于实际的原贴图进行运算后,可以得到新的细节更加丰富富有立体感的渲染效果。

关于法向贴图的更多信息,可以参考
http://en.wikipedia.org/wiki/Normal_mapping

NormalMap最大的缺点是它的视角问题。因为NormalMap只是改变的表面上的光照结果,并没有改变表面上的形状,不能实现自身内部的遮挡,因此不能表现平面上凹凸起伏比较大的场合。比如说我们一个桌面上突出一块,然后在突出的这块东西边上放一支牙签。根据经验,这个凸起会很轻易的挡住我们的视线,让我们看不见那支牙签。可是NormalMap却不会这么做,因此我们一直能看见障碍物背后的东西。

这样一来,NormalMap只能用在大家对遮挡关系不敏感的场合,比如场景等,不是不能用于人物,而是用NormalMap的人物不太经得起特写,放大了,角度刁钻了都容易穿帮。

P.S.关于NormalMap的一点秘籍。注意理解......NormalMap其实并不是从低模的表面凸出高模的细节的,而是把高模中比最高点的位置低的地方凹进去的!因此低模要比高模大一点点才会很准。大家可以想像成我们是用一个比高模稍微大一点点尺寸的低模石膏模型来把高模雕刻出来的。

3. Parallax mapping 视差贴图

视差贴图是一种Normal Mapping算法的增强算法,其本质上和Normal Mapping没有区别。优势是只需要增加3个HLSL语句和一个控制纹理通道(只需要几个GPU指令,代价小到可以忽略)就可以显著的增加物体表面的深度感。但是NormalMap中出现的问题,Parallax mapping基本上都有--特别是视角接近平行的时候,凹凸感消失的问题,并没有明显改善。或者Parallax mapping才是真正具有实用价值的Normal Mapping。

Parallax mapping使用的还是单张的控制纹理,也就是一张切线空间的NormalMap,但是Alpha通道里存储的是对应这张NormalMap的BumpMap。

视差贴图属于位移贴图(Displacement Mapping)技术的一种,它对根据储存在纹理中的几何信息对顶点进行位移或偏移。一种实现的方式是比如有1000个顶点,根据纹理中的数据对平面特定区域的顶点的高度进行位移。这样的每个纹理像素包含了高度值纹理叫做高度贴图。一张简单的砖块表面的高度贴图如下所示:

整个平面上的每个顶点都根据从高度贴图采样出来的高度值进行位移,根据材质的几何属性平坦的平面变换成凹凸不平的表面。例如一个平坦的平面利用上面的高度贴图进行置换能得到以下结果:

置换顶点有一个问题就是平面必须由很多顶点组成才能获得具有真实感的效果,否则看起来效果并不会很好。一个平坦的表面上有1000个顶点计算量太大了。我们能否不用这么多的顶点就能取得相似的效果呢?事实上,上面的表面就是用6个顶点渲染出来的(两个三角形)。上面的那个表面使用视差贴图技术渲染,位移贴图技术不需要额外的顶点数据来表达深度,它像法线贴图一样采用一种聪明的手段欺骗用户的眼睛。

视差贴图技术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移动UV修改贴图来让平面看着像3D。这个效果会在片段着色器中显示的所有像素进行计算。

如下图,Level0代表没有坑洞,Level1代表最深的孔。模型实际上没有变而且一直在Level0处,曲线代表的是储存在高度图中的值。当下的像素坐落在黄色方形处,这个像素对应的UV是T0。V是从摄像机到该像素的向量。

  • 如果按照T0采样高度图的话能得到值H(T0) = 0.55,值不等于0,所以该像素并不在表面,在像素之下有坑,所以你必须延申V到由高度图定义曲面的交点T1。
  • 这个交点正在深度为H(T1),然后用T1去采样diffuseMap和normalMap,得到H(T1)=0.15

因此所有视差算法的目标都是去计算摄像机向量V和高度图所定义表面的交点。

根据这张图可以大概知道摄像机相对片元的面上的位移越大(切线空间下的x,y轴),UV的偏移值就越大。由三角形的等比例可知

viewDir.xy / viewDir.z = texcoordOffset / height

其中height为视差贴图中采样得出的值,texcoordOffset为表面的偏移。因此

texcoordOffset = viewDir.xy / viewDir.z * height

再加一个可控的高度系数heightScale

texcoordOffset = viewDir.xy / viewDir.z * height * heightScale

现在这样的表达式可以说是比较完善了,即:

texcoord = Texcoord - texcoordOffset

(Texcoord为VAO中自带的UV值)

但是对于技术研究者来说,这样的表现显然还是不够令人满意的。因此,顺着视差贴图的思路向下发展,借助ShaderModel3.0的出现。出现了一个真正从物理上改变物体表面的算法,这就是Displacement Mapping。

4. Displacement mapping 位移贴图(置换贴图)

和前面说的几种方式不同,Displacement Mapping是一种真正改变物体表面的方式。

通过一种称为micro polygons(微多边形)tessellate(镶嵌)的技巧来实现真正的改变物体表面的细节。具体流程是这样的。

  • 首先,根据屏幕的分辨率,在模型的可见面上镶嵌和最终象素尺寸相同的微多边形。这个过程叫做镶嵌。
  • 然后读取一张Bump贴图。根据表面的灰度确定高度。
  • 然后根据镶嵌所得到的多边形,沿着原先的表面法线方向移动微多边形。
  • 接着再为新的多边形确定好新的法线方向。此时,物体的表面确实已经真的增加出了细节。

其实这种技巧,我们在使用ZBrush的时候就可以看见了。大家用过Zbrush的时候会知道,在表面刷过的细节,只有在画面静止下来之后才会越来越清晰。而微多边形镶嵌起到的就是类似的作用。只增强面对屏幕的多边形的表面粗糙细节,而不是整个模型。因此性能代价并不会像直接上高模那么大。

相比来说位移贴图在效果上是没有任何瑕疵的,但是也未必没有缺点。首先就是,对硬件的要求很高,同时镶嵌对于性能的消耗也不小。它可以用来实时生成大面积的户外地形!这是其他任何凹凸贴图方式所不能比拟的!

三种利用切空间光线追踪先进算法的技术,三种方法分别是光线跟踪,光束跟踪和圆锥跟踪算法。当然可以说后面的都是第一种的改进。这些都是面向未来的技术,很有前途。ReliefMapping甚至现在可以实现扣环这样的复杂几何表面,并且可以处理不能平视的问题!

相关推荐
Tiger Z39 分钟前
R 语言科研绘图 --- 散点图-汇总
人工智能·程序人生·r语言·贴图
Yungoal2 小时前
Unity入门1
unity·游戏引擎
山楂树の7 小时前
xr-frame 模型摆放与手势控制,支持缩放旋转
前端·xr·图形渲染
杀死一只知更鸟debug15 小时前
Unity自学之旅04
unity
k56946216616 小时前
失业ing
unity·游戏引擎
橘子遇见BUG18 小时前
Unity Shader学习日记 part5 CG基础
学习·unity·游戏引擎·图形渲染
我要吐泡泡了哦1 天前
虚幻5路径追踪渲染器(PT和DF的效果差别与PT速度性能)-李文磊-技术分享笔记
笔记·ue5·图形渲染
来恩10032 天前
Unity 学习之旅:从新手到高手的进阶之路
学习·unity·游戏引擎
创世界---2 天前
unity插件Excel转换Proto插件-ExcelToProtobufferTool
unity·excel·exceltoproto·protobuffer
Tiger Z2 天前
R 语言科研绘图第 20 期 --- 箱线图-配对
开发语言·程序人生·r语言·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