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种设计模式-状态(State)设计模式

文章目录

类图: 状态设计模式类图

一.什么是状态模式?

状态模式 (State Pattern)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允许对象在其内部状态改变时改变其行为,看起来就像对象改变了其类。状态模式通过将状态封装为独立的类,使得对象的行为能够根据内部状态动态地改变。

在状态模式中,Context(环境类)持有一个指向State(状态接口)的引用对象,并通过该对象来进行状态切换。具体的状态通过实现状态接口的不同子类来进行封装。

二.状态模式的结构

  • Context(环境类):用于维护当前状态,并在特定操作时切换状态。它持有一个State对象的引用,用来对状态进行操作。
  • State(状态接口):定义了一个接口,声明了每个具体状态需要实现的行为。
  • ConcreteStateA 和 ConcreteStateB(具体状态类) :实现State接口的不同子类,表示对象在不同状态下的行为。

三.状态模式的应用场景

  1. 对象行为依赖于状态,且状态在运行时变化:如电梯的状态(上升、下降、停止)、游戏角色的状态(跑步、跳跃、静止)。
  2. 条件语句过多:当对象中有大量if-else或switch语句判断状态时,可以考虑使用状态模式进行优化。

四.状态模式的优缺点

  • 优点:

    • 封装状态转换:将状态与相关行为封装在一个类中,便于维护和扩展。
    • 避免条件判断:通过多态替代了条件判断,代码更具可读性和扩展性。
  • 缺点:

    • 类数量增加:每个状态需要一个类,可能会导致类数量较多。

五.状态模式的C++实现

cpp 复制代码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memory>

// 前置声明,避免循环引用
class State;

// 环境类(Context)
class Context {
private:
    std::shared_ptr<State> state;  // 当前状态

public:
    // 设置当前状态
    void setState(std::shared_ptr<State> newState) {
        state = newState;
    }

    // 执行请求,调用当前状态的Handle方法
    void request();
};

// 状态接口(State)
class State {
public:
    virtual void handle(Context& context) = 0;  // 定义纯虚函数,具体状态类需实现
};

// 具体状态类 A(ConcreteStateA)
class ConcreteStateA : public State {
public:
    void handle(Context& context) override {
        std::cout << "ConcreteStateA handling request.\n";
        // 状态切换:可以切换到状态 B
        context.setState(std::make_shared<ConcreteStateB>());
    }
};

// 具体状态类 B(ConcreteStateB)
class ConcreteStateB : public State {
public:
    void handle(Context& context) override {
        std::cout << "ConcreteStateB handling request.\n";
        // 状态切换:可以切换回状态 A
        context.setState(std::make_shared<ConcreteStateA>());
    }
};

// 环境类方法的实现
void Context::request() {
    if (state) {
        state->handle(*this);  // 调用当前状态的 handle 方法
    }
}

// 测试代码
int main() {
    Context context;
    // 初始化状态为 A
    context.setState(std::make_shared<ConcreteStateA>());

    // 执行多次请求,测试状态切换
    context.request();  // ConcreteStateA 处理请求,然后切换到 ConcreteStateB
    context.request();  // ConcreteStateB 处理请求,然后切换到 ConcreteStateA
    context.request();  // ConcreteStateA 处理请求,然后切换到 ConcreteStateB

    return 0;
}

六.状态模式的JAVA实现

java 复制代码
// 抽象状态类
abstract class State {
    public abstract void Handle(Context context);
}

// 具体状态A
class ConcreteStateA extends State {
    @Override
    public void Handle(Context context) {
        System.out.println("ConcreteStateA: Handling request and transitioning to ConcreteStateB.");
        context.setState(new ConcreteStateB());
    }
}

// 具体状态B
class ConcreteStateB extends State {
    @Override
    public void Handle(Context context) {
        System.out.println("ConcreteStateB: Handling request and transitioning to ConcreteStateA.");
        context.setState(new ConcreteStateA());
    }
}

// 环境类 (Context)
class Context {
    private State state;

    public Context(State state) {
        this.state = state;
    }

    public void setState(State state) {
        this.state = state;
    }

    public void Request() {
        if (state != null) {
            state.Handle(this);
        }
    }
}

// 客户端代码
public class StatePattern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初始状态为 ConcreteStateA
        Context context = new Context(new ConcreteStateA());

        // 调用多次 Request,观察状态切换
        context.Request(); // 从 A 切换到 B
        context.Request(); // 从 B 切换到 A
        context.Request(); // 再次从 A 切换到 B
    }
}

七.代码解释

  • Context 类
    • Context类持有一个指向State的指针(使用智能指针std::shared_ptr来管理状态对象的生命周期)。
    • 它包含一个request()方法,用于请求当前状态处理相应的操作。
    • setState()方法用于切换状态,方便在运行时改变state的引用指向不同的State对象。
  • State 接口
    • State接口中定义了一个纯虚函数handle(),表示不同状态下的行为。
    • Context通过调用state->handle(*this)来执行当前状态的具体行为。
  • ConcreteStateA 和 ConcreteStateB
    • ConcreteStateA和ConcreteStateB是State接口的具体实现类,每个类都定义了各自的handle()方法。
    • 在ConcreteStateA::handle()中,Context的状态被切换为ConcreteStateB,而在ConcreteStateB::handle()中,状态切换回ConcreteStateA。
    • 这种状态切换体现了状态模式的核心思想,即状态内部控制状态转换,客户端不需要关心状态如何切换。
  • 测试代码
    • 在main函数中,创建Context对象context,并将初始状态设为ConcreteStateA。
    • 通过多次调用request()方法,可以看到状态在ConcreteStateA和ConcreteStateB之间切换,体现出对象行为随状态变化而变化的特点。

八.总结

状态模式是一种非常适合解决对象行为依赖于状态变化的设计模式。通过将状态封装为独立的类,状态模式使得代码更加清晰和易于维护,避免了条件判断语句的冗余和复杂性。每个具体状态类不仅实现了各自的行为,还决定了状态切换的逻辑,从而让状态之间的转换更为灵活。
关键点

  • 状态模式封装了对象内部的状态变化逻辑,使得对象的行为可以动态改变。
  • 通过多态,状态模式避免了条件判断,使代码更具可扩展性。
  • 状态切换由具体状态类控制,客户端只需与Context交互,降低了耦合度。
相关推荐
ragnwang31 分钟前
C++ Eigen常见的高级用法 [学习笔记]
c++·笔记·学习
lqqjuly3 小时前
特殊的“Undefined Reference xxx“编译错误
c语言·c++
冰红茶兑滴水4 小时前
云备份项目--工具类编写
linux·c++
刘好念4 小时前
[OpenGL]使用 Compute Shader 实现矩阵点乘
c++·计算机图形学·opengl·glsl
酒鬼猿5 小时前
C++进阶(二)--面向对象--继承
java·开发语言·c++
姚先生975 小时前
LeetCode 209. 长度最小的子数组 (C++实现)
c++·算法·leetcode
小王爱吃月亮糖6 小时前
QT开发【常用控件1】-Layouts & Spacers
开发语言·前端·c++·qt·visual studio
aworkholic6 小时前
opencv sdk for java中提示无stiching模块接口的问题
java·c++·opencv·jni·opencv4android·stiching
程序员老冯头6 小时前
第十六章 C++ 字符串
开发语言·c++
Xenia2236 小时前
复习篇~第二章程序设计基础
c++·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