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检测】深度学习与传统算法的区别(识别逻辑、学习能力、泛化能力)

识别逻辑


深度学习 使用了端到端的学习策略,直接学习从图像到检测结果的映射关系,自动提取特征,并且根据特征与特征之间的关系,计算出检测结果。

传统算法 则是人工提取特征,比如边缘特征,直线特征,形状特征,然后根据特征的关系,手工编写判断条件,识别类别结果

随着类别数量的增加,特征提取变得愈加复杂。每个特征的定义都需要处理大量的参数,而这些参数必须由视觉工程师进行细致的调整。

学习能力

深度学习 的学习能力强,使用了梯度下降方法,训练百万参数甚至上亿参数的模型。输入到模型的数据,如果没有自我矛盾,通常都会被完整学习,也就说训练集能够做到近似于 100% 检出。

传统算法 则需要手动设计算法,通过各种算子,例如二值化、形态学变换、边缘提取等算法,结合人工对缺陷的理解,编写算法。若是缺陷种类很多,数据量大,毕竟人工编写算子的效率有限,很难在训练集上做到 100% 检出。

例如,极片缺陷检测里有一个类叫做气泡。

如果是 传统算法 ,使用上面各种方法提取特征,然后判断这个物体是不是气泡,经过测试只有 85% 的准确率。而是用 深度学习 去识别,轻松可以做到 99.5% 以上的准确率。

泛化能力

深度学习 因为学习的数据量大,种类多样,因此有极强的泛化能力。我们使用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也就是 CNN,具备三大特性:

  • 平移不变性
  • 旋转不变性
  • 缩放不变性

也就是说,无论图像中的目标经历平移、旋转、缩放,还是在不同的光照条件和视角下,均能被成功识别。

传统算法 在打光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通常需要调节一些阈值参数,才能适应新的成像条件。

链接

AI工具:https://dlcv.com.cn

原文链接: https://bbs.dlcv.com.cn

相关推荐
田姐姐tmner4 分钟前
Python切片
开发语言·python
初级炼丹师(爱说实话版)8 分钟前
多进程与多线程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总结
算法
陈橘又青14 分钟前
100% AI 写的开源项目三周多已获得 800 star 了
人工智能·后端·ai·restful·数据
t***316519 分钟前
爬虫学习案例3
爬虫·python·学习
hetao173383720 分钟前
2025-11-25~26 hetao1733837的刷题记录
c++·算法
松岛雾奈.23022 分钟前
深度学习--TensorFlow框架使用
深度学习·tensorflow·neo4j
中杯可乐多加冰33 分钟前
逻辑控制案例详解|基于smardaten实现OA一体化办公系统逻辑交互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低代码·oa办公·无代码·一体化平台·逻辑控制
历程里程碑37 分钟前
各种排序法大全
c语言·数据结构·笔记·算法·排序算法
少许极端1 小时前
算法奇妙屋(十四)-简单多状态dp问题
算法·动态规划·图解算法·简单多状态dp·打家劫舍问题·买卖股票问题全解
IT_陈寒1 小时前
Redis实战:5个高频应用场景下的性能优化技巧,让你的QPS提升50%
前端·人工智能·后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