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模型从理论到实战|【006-K均值聚类(K-Means)】新闻主题分类

引言

K均值聚类(K-Means)是一种经典的无监督学习算法,广泛应用于数据挖掘和模式识别中。其主要功能是将数据集划分成若干个簇,使得同一簇内的数据点相似度较高,而不同簇之间的数据点相似度较低。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K均值聚类的原理,并以"新闻主题分类"为例,介绍如何利用K均值进行文本数据的聚类分析。

1.什么是K均值聚类(K-Means)?

K均值聚类算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迭代优化,寻找最佳的聚类中心,并将数据点分配到与其距离最小的簇中心。其基本步骤包括:

选择K个初始聚类中心: 随机选择K个数据点作为初始簇中心。

分配数据点: 将每个数据点分配到离它最近的簇中心。

更新聚类中心: 计算每个簇内所有数据点的均值,更新为新的簇中心。

迭代优化: 重复步骤2和3,直到聚类中心不再发生变化或达到预定的迭代次数。

2.K均值聚类的数学公式:

1.欧几里得距离公式: 在K均值聚类中,首先需要计算每个数据点与各簇中心之间的距离,通常使用欧几里得距离:

其中,𝑥=(𝑥1,𝑥2,...,𝑥𝑛) 是数据点的特征向量。

2.簇中心更新公式: 更新簇中心时,K均值聚类会计算每个簇内所有数据点的均值作为新的簇中心。对于簇 k,其新的簇中心 𝜇𝑘为:

其中,𝐶𝑘是簇k的所有数据点的集合,∣𝐶𝑘∣是簇k中数据点的数量,𝑥𝑖是簇𝑘中的数据点。

3.目标函数: K均值聚类的目标是最小化所有数据点到其对应簇中心的距离之和。这个目标函数可以表示为:

其中,𝐽 是目标函数,表示数据点到其簇中心的总距离,𝜇𝑘 是簇k的簇中心

3.应用场景:新闻主题分类

  • 数据预处理: 新闻数据通常是非结构化的文本,需要先进行清洗、去除停用词、分词等预处理操作。

  • 特征提取: 使用TF-IDF(词频-逆文档频率)或Word2Vec等方法将新闻文本转换为向量表示,形成每个新闻的特征向量。

  • 选择K值: 通过肘部法则(Elbow Method)或轮廓系数(Silhouette Score)等方法,确定K值,即新闻数据应该分为多少个主题。

  • 训练K均值模型: 使用K均值聚类算法对新闻数据进行训练,获得每个新闻的主题类别。

  • 结果分析: 分析每个簇内的新闻内容,确保每个簇的新闻主题相似,同时不同簇之间的新闻主题差异明显。

python 复制代码
from sklearn.feature_extraction.text import TfidfVectorizer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KMeans
import pandas as pd

# 示例新闻数据
news_data = [
    "科技巨头推出新款智能手机",
    "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环保问题成为焦点",
    "政府发布新政策促进创业创新",
    "足球比赛结果:巴萨胜利,梅西表现亮眼",
    "股票市场波动,投资者需谨慎"
]

# 1. 数据预处理(例如清洗和分词)
# 这里只是示例,实际使用时需要更复杂的处理

# 2. 特征提取(使用TF-IDF)
vectorizer = TfidfVectorizer(stop_words='english')
X = vectorizer.fit_transform(news_data)

# 3. 选择K值(例如,K=2)
kmeans = KMeans(n_clusters=2, random_state=42)
kmeans.fit(X)

# 4. 结果分析(查看每篇新闻的聚类结果)
labels = kmeans.labels_
for i, label in enumerate(labels):
    print(f"新闻 {i+1} 属于主题 {label}")

优化与缺点:

K均值聚类虽然简单有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需要预先指定K值: 如何选择合适的K值是K均值算法的一个关键问题。过小的K值可能会将不同主题的新闻合并到一个簇,而过大的K值则可能导致簇过于细分。

对初始中心敏感: 初始聚类中心的选择会影响最终结果。如果选择不当,算法可能会收敛到局部最优解。可以通过多次运行算法并选择最优结果来缓解这一问题。

非球形簇的局限性: K均值聚类假设簇的形状是圆形的,这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不适用,尤其是当数据簇呈现非球形时。

相关推荐
硅谷秋水12 分钟前
GAIA-2:用于自动驾驶的可控多视图生成世界模型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自动驾驶
深度之眼40 分钟前
2025时间序列都有哪些创新点可做——总结篇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机器学习·时间序列
Olafur_zbj3 小时前
【EDA】EDA中聚类(Clustering)和划分(Partitioning)
机器学习·数据挖掘·聚类
sduwcgg4 小时前
kaggle配置
人工智能·python·机器学习
88号技师6 小时前
【1区SCI】Fusion entropy融合熵,多尺度,复合多尺度、时移多尺度、层次 + 故障识别、诊断-matlab代码
开发语言·机器学习·matlab·时序分析·故障诊断·信息熵·特征提取
硅谷秋水7 小时前
通过模仿学习实现机器人灵巧操作:综述(上)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语言模型·机器人
仙人掌_lz7 小时前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Python从零实现性回归模型
人工智能·python·机器学习·线性回归
阡之尘埃7 小时前
Python数据分析案例73——基于多种异常值监测算法探查内幕交易信息
人工智能·python·机器学习·数据分析·异常检测·无监督学习
极小狐8 小时前
极狐GitLab 如何 cherry-pick 变更?
人工智能·git·机器学习·gitlab
旧故新长9 小时前
支持Function Call的本地ollama模型对比评测-》开发代理agent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机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