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均值聚类算法

K-均值聚类算法是一种经典的非监督学习算法,用于将数据集中的样本划分为K个不同的簇(cluster)。其目标是使得同一簇内的样本相似度最高,不同簇之间的样本相似度最低。

算法步骤如下:

  1. 初始:随机选择K个初始聚类中心点。
  2. 分配:计算每个样本到各个聚类中心的距离,并将样本分配给距离最近的聚类中心。
  3. 更新:更新聚类中心点,使用每个簇中样本的均值作为新的聚类中心。
  4. 迭代:重复步骤2和步骤3,直到聚类中心不再发生变化或达到预定迭代次数。

K-均值聚类算法的优点包括:

  1. 算法简单且易于实现。
  2. 对大规模数据集也能够有效处理。
  3. 可以用于数据预处理和聚类结果的初始猜测。

K-均值聚类算法的缺点包括:

  1. 需要预先指定簇的数量K,但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难以确定合适的K值。
  2. 对初始聚类中心的选择敏感,不同的初始聚类中心可能导致不同的聚类结果。
  3. 对于不同形状、大小、密度的簇效果不佳。
  4. 对离群点敏感,离群点可能会影响聚类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K-均值算法是基于欧氏距离的,因此在应用之前需要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避免某些特征对距离计算的影响过大。另外,为了克服K-均值算法的一些缺点,研究人员也提出了许多改进的版本,如K-均值++、K-均值++、K-均值大数据版本等。

相关推荐
yi.Ist14 分钟前
数据结构 —— 键值对 map
数据结构·算法
s1533517 分钟前
数据结构-顺序表-猜数字
数据结构·算法·leetcode
Coding小公仔19 分钟前
LeetCode 8. 字符串转换整数 (atoi)
算法·leetcode·职场和发展
GEEK零零七25 分钟前
Leetcode 393. UTF-8 编码验证
算法·leetcode·职场和发展·二进制运算
DoraBigHead1 小时前
小哆啦解题记——异位词界的社交网络
算法
木头左3 小时前
逻辑回归的Python实现与优化
python·算法·逻辑回归
lifallen6 小时前
Paimon LSM Tree Compaction 策略
java·大数据·数据结构·数据库·算法·lsm-tree
web_Hsir9 小时前
vue3.2 前端动态分页算法
前端·算法
地平线开发者11 小时前
征程 6M 部署 Omnidet 感知模型
算法·自动驾驶
秋说12 小时前
【PTA数据结构 | C语言版】线性表循环右移
c语言·数据结构·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