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均值聚类算法

K-均值聚类算法是一种经典的非监督学习算法,用于将数据集中的样本划分为K个不同的簇(cluster)。其目标是使得同一簇内的样本相似度最高,不同簇之间的样本相似度最低。

算法步骤如下:

  1. 初始:随机选择K个初始聚类中心点。
  2. 分配:计算每个样本到各个聚类中心的距离,并将样本分配给距离最近的聚类中心。
  3. 更新:更新聚类中心点,使用每个簇中样本的均值作为新的聚类中心。
  4. 迭代:重复步骤2和步骤3,直到聚类中心不再发生变化或达到预定迭代次数。

K-均值聚类算法的优点包括:

  1. 算法简单且易于实现。
  2. 对大规模数据集也能够有效处理。
  3. 可以用于数据预处理和聚类结果的初始猜测。

K-均值聚类算法的缺点包括:

  1. 需要预先指定簇的数量K,但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难以确定合适的K值。
  2. 对初始聚类中心的选择敏感,不同的初始聚类中心可能导致不同的聚类结果。
  3. 对于不同形状、大小、密度的簇效果不佳。
  4. 对离群点敏感,离群点可能会影响聚类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K-均值算法是基于欧氏距离的,因此在应用之前需要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避免某些特征对距离计算的影响过大。另外,为了克服K-均值算法的一些缺点,研究人员也提出了许多改进的版本,如K-均值++、K-均值++、K-均值大数据版本等。

相关推荐
WWZZ20251 小时前
ORB_SLAM2原理及代码解析:SetPose() 函数
人工智能·opencv·算法·计算机视觉·机器人·自动驾驶
小马学嵌入式~1 小时前
堆排序原理与实现详解
开发语言·数据结构·学习·算法
青岛少儿编程-王老师2 小时前
CCF编程能力等级认证GESP—C++6级—20250927
java·c++·算法
一人の梅雨2 小时前
1688 拍立淘接口深度开发:从图像识别到供应链匹配的技术实现
人工智能·算法·计算机视觉
Miraitowa_cheems2 小时前
LeetCode算法日记 - Day 64: 岛屿的最大面积、被围绕的区域
java·算法·leetcode·决策树·职场和发展·深度优先·推荐算法
小喵要摸鱼3 小时前
【机器学习】无监督学习 —— K-Means 聚类、DBSCAN 聚类
机器学习·kmeans·聚类·dbscan
Christo33 小时前
关于K-means和FCM的凸性问题讨论
人工智能·算法·机器学习·数据挖掘·kmeans
_不会dp不改名_3 小时前
leetcode_1382 将二叉搜索树变平衡树
算法·leetcode·职场和发展
greentea_20134 小时前
Codeforces Round 173 B. Digits(2043)
c++·算法
m0_743106465 小时前
LOBE-GS:分块&致密化效率提升
人工智能·算法·计算机视觉·3d·几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