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圈子里有各路创业者和技术开发,需要对接资源或精进技术的可以加我 jianzhangg 拉你进,限时免费。
这段时间陆续有创业者找我聊项目,希望我提供技术支持,合伙做点事赚点钱。
有些项目呢,听起来就不靠谱,我在公司也做了不少项目,有成功也有失败的,我把这些成功项目的共性提出出来,供你参考。
程序员创业最大误区是,以为只要产品做得好,用户自然就会来,自然就能赚钱。具体怎么赚钱?用户怎么来?不清楚,反正死盯着产品,用户不来就是产品不够好,一门心思打磨产品,方向走偏了,路越走越远。
想清楚这几个问题,可以创业提升成功率。
先有需求,后有产品
做事之前,调研清楚,用户没用产品前,他们是怎么解决的,用了产品后,怎么解决?
而不是先有产品,后有需求。比如买 iPad,买之前想着买了后我就可以看书了,学习方便了,还能学画画什么的,这样买了后,一定吃灰。
分清真实需求和虚假需求,用户嘴里说的,不一定是他心里想要的,就算是他心里想的,也要认真思考,不能完全听用户的。真实需求,要洞察、拆解。
举个失败的案例,酷安里面有很多专业的数码爱好者,他们给手机厂商提一些意见,有些厂家真的采纳了,比如魅族、酷比魔方,结果销量惨的一批,后来论坛里面流行一句话,叫「听酷友做手机的都倒闭了」。
盈利点,赚钱方式
大致想想,不能一点都不想,量做起来了没有好的盈利点,多可惜。
我看 B站很多 UP主,几十万粉丝了变现能力几乎为 0 甚至破产的,他们在复盘的时候也会提到类似的观点。
我创业就是想做自己的事情,还能把钱给挣了,很少有人为爱发电,大家都很忙,花费大量时间、精力甚至金钱,是为了得到回报的。
用户从哪来
老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现在整个巷子都是酒香,不能指望别人顺着味道找过来,必须得使劲吆喝。再牛的产品,得先让人知道知道。
市场上生产力开始过剩,缺乏的是流量入口,发现个好产品,照着他的样子抄一个,做好流量推广也能挣到钱。
22 年公司项目用户定位失策,导致一整年都没成果,我们就是把用户来源路径搞错了。
MVP模型
以上都想好了,跑个 MVP 模型试一下吧,用最小的成本,做一整套流程的事,看有没有人买单,听听别人的反馈,完善产品。
不要拘泥于细节,站在整体的角度,把各个节点跑一遍,看看情况。
边际效益
第一个 MVP 跑通了,再扩展增量的时候,边际效益就非常重要了,一本万利的买卖才能赚到大钱。
AI 和代码已经极大的降低了边际效益。
什么叫边际效益?
举个例子,生成 100 个馒头,和生产 1000 个馒头的成本,是不是随着馒头数量的增多指数增加?这些成本包括面的成本、人力成本、人多了以后管理成本、质量、工艺等。
那做一个软件呢?卖 1 份软件和卖 1000 份软件,成本几乎没有增加,这就是边际效益低。
案例
举两个最近思考的案例。
租车代下
这两天租车练练手,我作为租车新人最怕的是被坑被宰,所以我去 B站上找一些租车博主科普,发现有的 up 主有留联系方式,我顺着加了进去,一看他的群已经有几千人了, 然后我又在闲鱼上找到了代下的资源,敏锐的感觉到这可能是个机会,用以上几点分析下。
用户从哪来?从 B站的视频来,如果内容做的好,用户信任度增加,再做交易就容易得多。
需求?这也是用户自带的,看租车科普视频的,一定有租车需求。
盈利点?很简单,我也做代下不就行了吗?或者我去闲鱼找个靠谱的代理,用量压一下他加个,赚点差价。
MVP 模型,我没跑,但大概率是通的,up 主没做这个生意,群里已经有人做了这个生意。
真正困难的是边际效益,用户量扩增的时候,带来的沟通、售后人力成本也是激增的,我自己试过几个闲鱼代下,还是比较麻烦的,要先选择用户的门店和车型,还要处理用户的各种疑问、可能随时要续租、异地换车等各种需求,对及时性要求很高,真实尝试了这些后我犹豫了。
这是一个买卖,但不是个好买卖,一单只能赚十几块钱甚至几块钱,人工成本太高,边际效益太低,可能等我哪天闲得没事干,发点租车心得视频,尝试着做一下。
还涉及到运营,如果我是 up 主我不可能允许群里有除了我之外的代下的,我还会做一些活动,鼓励他们来租车,租的越多越优惠,比如搞个排行榜,租车数前几名的免费送几天;做做用户裂变,可能作用不大,也能做一下试试。
还有回本周期,如果我去做一定是走微信转账的,这样回本周期很快我可以撬动更多订单。
那么大概捋一下,先用专业内容吸引用户,看这种内容的用户自然带着租车需求,再寻找合适的供应链,构建私域,完成闭环。
这是我如果我做视频的切入点。
加油,共勉,欢迎加我 jianzhangg 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