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学习深度学习]26. 网络中的网络 NiN

前面的LeNet、AlexNet、VGG在设计上的共同之处在于:先以卷积层构成的模块充分抽取空间特征,再以全连接层构成的模块来输出分类结果

其中AlexNet和VGG对LeNet的改进主要在于如何对这两个模块价款(增加通道数)和加深

这一节的NiN提出另一个思路:串联多个由卷积层和"全连接"层构成的小网络来构建一个深层网络

(NiN现在用的不多,但是这里提出的思路用的很多)

全连接层的问题

前面几个网络都在最后用了比较大的全连接层,最后再通过一个全连接层进行输出

但是全连接层非常占用空间,网络的所有参数基本都在全连接层

  • 但是最大的问题是,他会带来过拟合

    假如用卷积层,参数个数=输入通道数*输出通道数*窗口的高*窗口的宽

    若用全连接层,参数个数=输入的所有像素*输出的所有像素*窗口的高*窗口的宽

    如上面LeNet:120是输出的隐藏层的大小,16是最后一个卷积层的输出通道数,5是压缩的大小

NiN块

  • 1个卷积层后跟2个全连接层(11的卷积层等价于是全连接层)
    步幅1,无填充,输出形状和卷积层输出一样,也不会改变通道数

    这里两个1
    1的卷积层,其实是当作全连接层用的,他唯一的作用是对每个通道进行混合

NiN架构

  • 无全连接层

  • 交替使用NiN块和步幅为2的最大池化层

    • 逐步减小高宽和增大通道数
  • 最后使用全局平均池化层得到输出

    • 全局平均池化层:池化层的高宽=输入的高宽 -> 取每一个通道的最大值
    • 输入通道数是类别数

    (如:若在最后的全局池化层输入的通道是1000的话,对每一个通道拿出一个值,把这个值当作这个类别的预测,再加上softmax就是类别的概率了)

所以最后也不需要使用全连接层->这是一个非常极端的设计

总结

  • NiN块使用卷积层+2个11卷积层
    1
    1的卷积层充当全连接层,对每个像素增加了非线性
  • NiN使用全局平均池化层来代替VGG和AlexNet中的全连接层
    • 不容易过拟合,更少的参数个数

所以NiN相对于前面结构比较简单,参数个数非常少(因为没有全连接层)

相关推荐
非凡ghost33 分钟前
简朴App(PlainApp):开源、隐私保护的手机管理工具
学习·智能手机·生活·软件需求
晨非辰37 分钟前
#C语言——刷题攻略:牛客编程入门训练(十):攻克 循环控制(二),轻松拿捏!
c语言·开发语言·经验分享·学习·visual studio
和鲸社区1 小时前
四大经典案例,入门AI算法应用,含分类、回归与特征工程|2025人工智能实训季初阶赛
人工智能·python·深度学习·算法·机器学习·分类·回归
武汉唯众智创1 小时前
云数据中心网络优化实训系统:构建新一代云计算人才实训平台
网络·云计算·php·数字孪生·云数据中心网络优化实训系统·云计算孪生
狐小粟同学1 小时前
JavaEE--8.网络编程
运维·服务器·网络
有谁看见我的剑了?2 小时前
k8s-临时容器学习
学习·容器·kubernetes
七芒星20232 小时前
ResNet(详细易懂解释):残差网络的革命性突破
人工智能·pytorch·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学习·cnn
艾菜籽2 小时前
UDP套接字的使用
java·开发语言·网络
easy20202 小时前
Kaggle项目实践——Titanic: Machine Learning from Disaster
笔记·学习·机器学习
The_Second_Coming2 小时前
容器应用学习笔记:containerd 篇
运维·笔记·学习·容器·containe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