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人生是起起伏伏,但没想到是起起伏伏伏伏伏伏
因为简单讲讲,所以我没讲很多生活上的细节,其实在7月我和l学长一起在外面租房子备赛。这个时间节点其实我不太愿意讲,但是逃不了,那段时间因其他事情导致我那段时间状态特别差。所以华数杯第二天就交了,按照之前的话不管写多快都是得打磨打磨的,但当时我状态不好就直接交了。
我以为状态问题在国赛前能调整回来,但没想到的是我国赛期间做题状态恢复了,可是变得极其偏执。
22年国赛是我最不愿提及的,当时的B题是我们队伍曾做过的一道题,结果因我个人强烈选C题,当时队友曾多次提出B题有优势,但我脑子就是出问题了,一拍板选C。在比赛过程中队友也极其配合我,所以说真的爱死这两个队友了。
比赛过程中就发现不对劲,那年的C太好上手了再加上当时对比赛规则不是特别了解,所以也没太放在心上。比赛周四下午开始,我第一天睡了六小时,周五周六两天都只睡了两小时,但是这两天也没达到像mathorcup那样高效率,就是状态处于很懵的状态。最后写完,说实话我们都还是很满意的,包括c老师也觉得写的还不错。我第一次觉得可能得不到国奖是源于我高中同学的一个消息,我高中同学在重庆读大学,众所周知重庆赛区是每年第一批出成绩的,他跟我讲重庆有支队伍去年B题国一今年C题省一。
最后11月国奖名单出来了,我们没有拿到国奖,还是12月省奖名单出来之后,看到了是省一推国(推国的队伍是省级一等奖后面带有星号)。
后来由于疫情原因加上心情原因那段时间其实摆了有一段时间了,之后就是我和x哥带着一个零基础的学弟参加亚太赛,那次比赛还出了一个乌龙,一开始获奖名单给我们是一等奖,最后说是搞错了,然后给的二等奖哈哈哈哈。
之后就是参加美赛,这是我第二次参加美赛,也是我最后一次参加美赛。
人员配置上,是我和x哥带着一个零基础的学妹,正如我前面所说,数学建模其实最好就是干活的两个人,第三个人打杂啥的就行。
这场比赛我们也很看重,但是比赛前一天x哥生病了,比赛的第一天晚上,那个学妹也生病了,比赛的第三天我也开始不舒服了。
最后我一个人熬着去完成了一篇论文,当然没有任何悬念S奖哈哈哈哈,我当时知道该怎么做,但是没有时间了,人手不够,任务转不过来,加上当时选的A题,我做的时候模型推导和编程同时进行,推完我就编程检查,但是没时间去找实际数据进行检验,所以最后用的数据全是随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