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4.最大二叉树
给定一个不重复的整数数组 nums
。 最大二叉树 可以用下面的算法从 nums
递归地构建:
- 创建一个根节点,其值为
nums
中的最大值。 - 递归地在最大值 左边 的 子数组前缀上 构建左子树。
- 递归地在最大值 右边 的 子数组后缀上 构建右子树。
返回 nums
构建的 最大二叉树。
示例 1:

输入:nums = [3,2,1,6,0,5]
输出:[6,3,5,null,2,0,null,null,1]
解释:递归调用如下所示:
- [3,2,1,6,0,5] 中的最大值是 6 ,左边部分是 [3,2,1] ,右边部分是 [0,5] 。
- [3,2,1] 中的最大值是 3 ,左边部分是 [] ,右边部分是 [2,1] 。
- 空数组,无子节点。
- [2,1] 中的最大值是 2 ,左边部分是 [] ,右边部分是 [1] 。
- 空数组,无子节点。
- 只有一个元素,所以子节点是一个值为 1 的节点。
- [0,5] 中的最大值是 5 ,左边部分是 [0] ,右边部分是 [] 。
- 只有一个元素,所以子节点是一个值为 0 的节点。
- 空数组,无子节点。
示例 2:

输入:nums = [3,2,1]
输出:[3,null,2,null,1]
提示:
1 <= nums.length <= 1000
0 <= nums[i] <= 1000
nums
中的所有整数 互不相同
java
/**
* Definition for a binary tree node.
* public class TreeNode {
* int val;
* TreeNode left;
* TreeNode right;
* TreeNode() {}
* TreeNode(int val) { this.val = val; }
* TreeNode(int val, TreeNode left, TreeNode right) {
* this.val = val;
* this.left = left;
* this.right = right;
* }
* }
*/
class Solution {
/**
* 主函数:构造最大二叉树
*
* @param nums 输入数组
* @return 构造出的最大二叉树的根节点
*/
public TreeNode constructMaximumBinaryTree(int[] nums) {
// 启动递归构建过程
// 使用左闭右开区间 [0, nums.length)
return constructMaximumBinaryTree1(nums, 0, nums.length);
}
/**
* 递归函数:在 nums[leftIndex, rightIndex) 范围内构造最大二叉树
*
* @param nums 原始数组
* @param leftIndex 子数组起始索引(包含)
* @param rightIndex 子数组结束索引(不包含)
* @return 当前子数组构造出的最大二叉树的根节点
*/
public TreeNode constructMaximumBinaryTree1(int[] nums, int leftIndex, int rightIndex) {
// 递归终止条件1:区间为空(左闭右开)
if (rightIndex - leftIndex < 1) {
return null;
}
// 递归终止条件2:区间只有一个元素
if (rightIndex - leftIndex == 1) {
return new TreeNode(nums[leftIndex]); // 直接创建叶子节点
}
// 在当前区间 [leftIndex, rightIndex) 中寻找最大值及其索引
int maxIndex = leftIndex; // 记录最大值的索引
int maxVal = nums[leftIndex]; // 记录最大值
// 遍历区间,从 leftIndex+1 开始比较
for (int i = leftIndex + 1; i < rightIndex; i++) {
if (nums[i] > maxVal) {
maxVal = nums[i];
maxIndex = i;
}
}
// 创建当前子树的根节点(即当前区间的最大值)
TreeNode root = new TreeNode(maxVal);
// 递归构建左子树:
// 范围是 [leftIndex, maxIndex) ------ 最大值左侧的子数组
root.left = constructMaximumBinaryTree1(nums, leftIndex, maxIndex);
// 递归构建右子树:
// 范围是 [maxIndex + 1, rightIndex) ------ 最大值右侧的子数组
root.right = constructMaximumBinaryTree1(nums, maxIndex + 1, rightIndex);
// 返回当前子树的根节点
return root;
}
}
🔑 核心思路与关键点总结
1. 核心思想
- 分治 + 递归:每次在当前数组区间中找到最大值作为根,然后递归处理左右子数组。
- 构造规则明确:根 = 区间最大值,左子树 = 左侧子数组构造的树,右子树 = 右侧子数组构造的树。
🔄 这是一个典型的"以最大值为分割点"的递归构造问题。
2. 关键步骤
步骤 | 说明 |
---|---|
✅ 1. 确定当前区间的最大值 | 遍历 [leftIndex, rightIndex) 找最大值及其索引 |
✅ 2. 创建根节点 | 用最大值 maxVal 构造 TreeNode |
✅ 3. 划分左右子数组 | - 左:[leftIndex, maxIndex) - 右:[maxIndex+1, rightIndex) |
✅ 4. 递归构建左右子树 | 分别对左右子数组递归调用构造函数 |
✅ 5. 连接并返回根 | 将左右子树挂到根节点上,返回根 |
3. 区间设计:左闭右开 [leftIndex, rightIndex)
- 这是 Java 中常见的区间表示方式(如
Arrays.copyOfRange
)。 - 优点:
- 区间长度 =
rightIndex - leftIndex
- 空区间判断:
rightIndex - leftIndex < 1
- 单元素区间:
== 1
,直接返回 - 切分自然,避免
+1/-1
错误
- 区间长度 =
4. 递归终止条件
条件 | 说明 |
---|---|
rightIndex - leftIndex < 1 |
空区间,返回 null |
== 1 |
单个元素,直接创建叶子节点返回 |
⚠️ 注意:虽然
== 1
可以被包含在后续逻辑中处理,但单独判断可减少一次循环,略微优化性能。
5. 时间与空间复杂度
项目 | 复杂度 | 说明 |
---|---|---|
时间复杂度 | O(n²) 最坏,O(n log n) 平均 | 每层递归都要遍历找最大值。最坏情况(递减数组)退化为链表,每层找最大值 O(n),共 n 层 → O(n²);平均情况类似快排,O(n log n) |
空间复杂度 | O(n) | 递归栈深度最坏 O(n)(链状树),平均 O(log n) |
💡 提示:可以通过线段树预处理将找最大值优化到 O(1),从而将总时间优化到 O(n),但面试中一般不要求。
6. 易错点提醒
错误 | 说明 |
---|---|
❌ 区间开闭混淆 | 比如右子树写成 maxIndex 而不是 maxIndex+1 ,会导致重复使用最大值 |
❌ 忘记处理空区间 | 导致数组越界或无限递归 |
❌ 找最大值时初始值设置错误 | 如 maxIndex = 0 而不是 leftIndex ,会越界 |
❌ 循环范围错误 | 应为 i < rightIndex ,不能写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