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塞上农业:宁夏从黄土地到绿硅谷的蝶变

在黄河上游的宁夏平原,干旱少雨的气候曾是农业发展的天然桎梏,而如今,科技创新正让这片土地焕发新生。从贺兰山东麓的智慧葡萄园到六盘山下的供港蔬菜基地,从沙荒地的设施大棚到盐碱地的生态改良,宁夏以科技为犁、以创新为种,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征程中,书写着农业现代化的塞上答卷。

节水科技破局:破解干旱地区农业密码

水是宁夏农业的 "生命线",破解水资源短缺难题,科技成为核心密钥。在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5000 多亩葡萄园里看不到漫灌的痕迹,取而代之的是埋入地下的土壤水势传感器和高耸的高精度气象站。这些智能设备实时捕捉土壤含水量、温湿度、风向风速等数据,通过智慧灌溉系统精准调控灌溉节奏,曾经需要 5 人耗时半小时的灌溉作业,如今只需一人通过手机 APP 一两秒即可完成远程操控。

"滴灌本就比漫灌节水 60%,加上智能监测系统,亩均用水再省 20%---25%,每亩每年能省 70 立方米水。" 深耕葡萄种植 12 年的何怀华算了笔节水账,整个园区一年可节水超 35 万立方米。如今,贺兰山东麓产区 95% 的土地实现高效节水灌溉,水利用系数达 0.9,为干旱地区经济作物种植提供了范本。

这种节水智慧已延伸到全域农业。宁夏持续推进高效节水农业建设,2025 年计划发展高效节水农业 30 万亩,通过滴灌、喷灌与水肥一体化技术结合,让每一滴水都精准滋养作物根系。在隆德县冷凉蔬菜基地,节水喷灌技术让菜心实现一年三茬轮作,既保障了粤港澳市场供应,又破解了黄土高原灌溉难题。更创新的是 "光伏+水资源" 集约利用模式,在设施农业园区实现光伏发电与节水种植的双赢,为盐碱地改造提供了新路径。

耕地焕新工程:筑牢粮食安全科技根基

宁夏以仅占全国 0.54% 的耕地,生产了全国 1.9% 的粮食,这背后是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的科技支撑。在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土壤检测车来回穿梭,通过大数据分析制定改良方案,2025 年宁夏计划新建和改造高标准农田 80 万亩,综合利用盐碱地 15 万亩,让低产田变高产田。

平罗县陶乐镇庙庙湖村的转变堪称奇迹。五年前还是漫漫黄沙的土地,如今通过 "玉米改良 + 有机肥施用" 的土壤改良技术,已建成 800 亩设施大棚,年产蔬菜带动产值超 4200 万元。这种 "科技治沙 + 农业种植" 的模式,不仅让沙丘披绿,更构建起 "从田间到超市" 的全链条品控体系,每批次蔬菜都需通过第三方双重农残检测,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在耕地保护的 "智慧防线" 上,科技同样发力。宁夏建立耕地种植用途监测网络,运用卫星遥感、物联网等技术,对耕地利用状况实时监管,坚决遏制乱占耕地行为。针对不同区域土壤特点,推广定制化改良方案:在引黄灌区推广秸秆还田技术提升地力,在南部山区实施旱作农业技术集成,在盐碱地区探索生物改良与水利调控相结合的治理模式,让每一寸耕地都焕发活力。

特色产业升级:科技激活 "六特" 产业潜能

围绕葡萄酒、枸杞、牛奶、肉牛、滩羊、冷凉蔬菜 "六特" 产业,宁夏以科技创新构建起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在种业创新领域,宁夏强化国家级育种繁育基地建设,开展核心种源攻关,培育突破性新品种(系),为特色产业提供 "源头动力"。

冷凉蔬菜产业的崛起是科技赋能的典型案例。隆德县依托 "夏季最高温 28℃、昼夜温差大" 的气候优势,集成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种出的蔬菜因口感好、品质优直供粤港澳大湾区。十八里供港蔬菜基地从 1000 亩扩展到 1350 亩,年产量达 5625 吨,带动 54 户农户户均增收 2 万元以上。2025 年上半年,宁夏冷凉蔬菜面积同比增长 3.2%,产量增长 6.5%,成为农民增收的 "绿色引擎"。

在畜禽养殖领域,科技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宁夏实施国家奶业生产能力提升整县推进项目,推广高产奶牛养殖技术和疫病防控体系,支持奶牛场就地加工实现 "牧场 + 工厂" 一体化发展。肉牛、滩羊产业通过标准化养殖技术推广和饲料配方优化,大幅提升出栏效率和产品品质,形成从养殖到加工的全产业链优势。而葡萄酒产业更实现 "全链条科技赋能",从智慧种植到精深加工,再到酿酒葡萄枝叶、皮渣等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构建起生态循环的产业闭环。

数字农业领航: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

走进宁夏的现代农业园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场景随处可见。在智慧农业基地,无人机巡田、物联网监测、AI 病虫害识别成为常态,通过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改造,实现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的精准管控。

平罗县庙庙湖蔬菜基地的 "公司 + 基地 + 农户" 模式,借助数字化平台实现市场需求与生产计划的精准对接。基地根据上海、广州等城市高端商超的订单数据,动态调整甜瓜、黄瓜、小番茄等十余种果蔬的种植计划,通过冷链物流实现 "当日采摘、次日达"。这种 "数字 + 订单" 的模式,让塞上蔬菜稳稳占据南方市场。

农业科技的落地离不开创新主体的培育。宁夏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实施农业科技型企业培育计划,推动农科院、农垦等科研力量与企业深度合作。在金融支持方面,探索活体畜禽、农业设施抵质押贷款路径,完善 "政策性保险 + 商业性保险" 多层次保障体系,为科技农业发展解除后顾之忧。同时,通过农村科普阵地建设和技能培训,让农民成为科技应用的主力军,马志梅等村民在基地务工中掌握了现代种植技术,实现 "薪金 + 租金" 双重增收。

**宁夏农业科技平台数字宇宙说:**从黄河岸边的节水田到六盘山下的蔬菜园,从贺兰山东麓的智慧酒庄到移民村的设施大棚,科技创新正重塑宁夏农业的形态与格局。2025 年,宁夏正朝着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 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6% 的目标迈进。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科技与农业的深度融合,不仅破解了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难题,更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科技引领、农民增收的乡村振兴之路,为中国式现代化农业发展提供了鲜活的 "宁夏样本"。

相关推荐
StarPrayers.4 小时前
旅行商问题(TSP)(2)(heuristics.py)(TSP 的两种贪心启发式算法实现)
前端·人工智能·python·算法·pycharm·启发式算法
koo3644 小时前
李宏毅机器学习笔记21
人工智能·笔记·机器学习
Bony-5 小时前
奶茶销售数据分析
人工智能·数据挖掘·数据分析·lstm
山烛5 小时前
YOLO v1:目标检测领域的单阶段革命之作
人工智能·yolo·目标检测·计算机视觉·yolov1
华仔AI智能体5 小时前
Qwen3(通义千问3)、OpenAI GPT-5、DeepSeek 3.2、豆包最新模型(Doubao 4.0)通用模型能力对比
人工智能·python·语言模型·agent·智能体
大千AI助手6 小时前
高斯隐马尔可夫模型:原理与应用详解
人工智能·高斯·hmm·高斯隐马尔可夫模型·ghmm·马尔科夫模型·混合高斯模型
西柚小萌新6 小时前
【深入浅出PyTorch】--6.2.PyTorch进阶训练技巧2
人工智能·pytorch·python
一品威客网6 小时前
语音控制 APP 开发:唤醒率 99% 的实现
人工智能·语音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