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下的 Agent 技术全览

AI下的 Agent 技术全览

面向工程与落地的系统化介绍:从概念、架构、关键技术到评估与实践示例。

引言

  • 大模型让自然语言成为"通用接口",Agent 让模型具备面向目标的主动性与可执行能力。
  • 业务诉求从"问答"升级为"完成任务":检索、调用工具、规划、协作与自我修正。
  • 目标:帮助你在实际项目中理解与搭建可靠、可控、可评估的 AI Agent。

什么是 Agent?

  • 定义:能感知环境、设定或被赋予目标、规划和执行行动,并根据反馈进行自我调整的智能体。
  • 与 Chatbot 的区别:Agent 强调"完成任务"和"行动",不仅是对话;具备工具使用、状态记忆、任务分解与自我反思能力。
  • 核心循环:感知 → 规划 → 行动(工具) → 观察 → 反思 → 继续或结束。

能力与核心组件

  • 感知与理解:解析用户意图、上下文、环境状态(文件、接口、系统资源)。
  • 记忆模块:
    • 短期记忆(工作记忆):当前对话与任务状态。
    • 长期记忆:知识库与经验回放,常用向量检索(RAG)。
  • 工具使用:通过 Function Calling/工具适配层调用 API、数据库、文件系统、浏览器等。
  • 规划与执行:ReAct、Plan-and-Execute、Tree-of-Thought 等策略进行任务分解与步骤控制。
  • 反思与自我修正:对产出进行评估,改进提示、计划或工具选择。
  • 多智能体协作:角色分工(研究员/工程师/评审),消息路由与协议设计。

常见架构模式

  • Toolformer/Function Calling:以函数签名描述工具,模型决策何时调用与如何填参。
  • ReAct(Reason + Act):交替进行"思考"与"行动",在环境中迭代推进任务。
  • Plan-and-Execute:先生成全局计划,再由执行器逐步完成,利于可控与审计。
  • Auto-Refine/Reflection:产出后进行自我评审,必要时重试或修正。
  • Multi-Agent:多角色异步协作,适合复杂任务与不同能力的组合。

关键技术要点

  • 提示工程(Prompting):
    • 明确目标、约束、评价标准与停机条件;结构化模板减少非确定性。
  • 工具与执行器:
    • 安全封装 API/SDK,限定权限与速率;必要时采用沙箱与模拟器。
  • 记忆与检索:
    • 短期上下文管理 + 长期向量检索;摘要与压缩策略降低成本。
  • 规划搜索与任务分解:
    • 基于策略/蒙特卡洛树搜索/分治;针对复杂任务进行里程碑拆解。
  • 反思与评估:
    • 规则检查、事实核验(检索/工具)、结构化评语;失败回放与经验库。
  • 可观测性与治理:
    • 日志、审计、指标与告警;成本与延迟控制;灰度与回滚机制。

代表性框架与方案

  • LangChain Agents:生态齐全,工具适配丰富,适合快速原型与集成。
  • AutoGen:多智能体协作框架,便于定义角色与协议。
  • LlamaIndex:面向知识检索与文档管线,Agent 支持检索驱动动作。
  • CrewAI:以团队与任务分解为中心的多 Agent 协作框架。
  • OpenAI Assistants API / Function Calling:原生工具调用与状态管理,工程落地友好。

评估与监控

  • 关键指标:
    • 任务成功率、第一次通过率、重试次数、延迟、成本、工具正确率、安全事件率。
  • 方法:
    • 基准集(任务集与期望结果)、回放与对比、红队与越权测试、A/B 实验与灰度。
  • 可观测性:
    • 结构化日志(思考/行动/观察)、调用链追踪、资源与配额。

安全与治理

  • 权限与隔离:最小权限原则、API 白名单、文件系统沙箱。
  • 审计与合规:保留动作轨迹、数据脱敏、合规策略(PII/安全扫描)。
  • 内容与工具安全:事实核验、危险操作双人复核、速率限制与预算控制。

应用场景

  • 企业流程自动化(RPA+):工单处理、报表生成、跨系统协作。
  • 数据分析与BI:自动探索数据、生成仪表盘与解释。
  • 客服与运维:复杂问题定位、脚本生成、变更排程与回滚建议。
  • 开发辅助:代码审查、测试生成、依赖管理与文档同步。
  • 研究助理:文献检索、摘要与对比、实验计划制定。
  • 设备与边缘:本地工具与模型协作,低延迟与隐私增强。

最佳实践与落地建议

  • 从明确目标开始:定义成功标准、边界与停机条件。
  • 分层设计:LLM(决策/语言)与工具层(执行)分离,利于可测与可控。
  • 可回放与可评估:所有思考/行动结构化记录,便于复盘与改进。
  • 小步快跑:先从可控场景做 POC,逐步增加工具与权限。
  • 安全上线:灰度发布、权限门禁、故障回滚;成本/延迟监控到位。

从零搭建一个最小 Agent 示例(Python)

说明:以下为教学示例,工具与搜索为占位实现;展示规划、工具调用、记忆与反思的基本流程。示例中的函数包含函数级注释。

python 复制代码
from typing import List, Dict, Any

# 工具:网络搜索示例
def web_search(query: str) -> List[Dict[str, Any]]:
    """
    函数说明:执行简单的网络搜索并返回结果列表。
    作用:展示 Agent 如何通过工具扩展能力。
    参数:
        query: 搜索关键词
    返回:
        结果字典列表(标题、链接、摘要)
    """
    # 这里用占位实现
    return [{"title": "示例", "url": "https://example.com", "snippet": "占位"}]

class Memory:
    """
    类说明:维护短期与长期记忆。
    作用:支持上下文累积与检索。
    """
    def __init__(self):
        self.short_term: List[str] = []
        self.long_term: List[str] = []

    def add_event(self, text: str) -> None:
        """
        函数说明:写入短期记忆事件。
        作用:记录最新互动内容。
        参数:
            text: 事件文本
        返回:无
        """
        self.short_term.append(text)

    def consolidate(self) -> None:
        """
        函数说明:将短期记忆固化为长期记忆。
        作用:定期压缩与持久化。
        返回:无
        """
        self.long_term.extend(self.short_term)
        self.short_term.clear()

def plan(objective: str) -> List[str]:
    """
    函数说明:基于目标生成分步计划。
    作用:任务分解,便于可执行。
    参数:
        objective: 总目标描述
    返回:
        步骤列表
    """
    return [f"分析目标:{objective}", "检索信息", "生成草稿", "自我评审与修正"]

def execute(plan_steps: List[str], memory: Memory) -> str:
    """
    函数说明:按计划步骤执行,并调用工具。
    作用:驱动工具使用与状态更新。
    参数:
        plan_steps: 计划步骤列表
        memory: 记忆模块实例
    返回:
        产出文本
    """
    outputs = []
    for step in plan_steps:
        memory.add_event(step)
        if "检索" in step:
            results = web_search("Agent 技术")
            outputs.append(f"检索到 {len(results)} 条资料")
        else:
            outputs.append(f"完成:{step}")
    memory.consolidate()
    return "\n".join(outputs)

def reflect(output: str) -> str:
    """
    函数说明:对产出进行自我评审。
    作用:发现问题并提出修正建议。
    参数:
        output: 执行结果文本
    返回:
        评审建议文本
    """
    if "占位" in output:
        return "建议替换占位实现为真实调用,补充引用。"
    return "质量良好,可发布。"

def run_agent(objective: str) -> str:
    """
    函数说明:端到端运行一个最小 Agent。
    作用:串联规划、执行、反思,得到最终产出。
    参数:
        objective: 任务目标
    返回:
        最终产出文本
    """
    mem = Memory()
    steps = plan(objective)
    result = execute(steps, mem)
    review = reflect(result)
    return f"{result}\n\n评审:{review}"

未来趋势

  • 更强的工具理解与跨模态能力:代码、图像、音频、视频与机器人。
  • 结构化推理与可验证生成:减少幻觉,提高可用性与可监管性。
  • 轻量化与边缘化:端侧运行与私有化部署,提升隐私与可控性。
  • 标准化协议与生态:工具/消息/审计的统一规范,促进互操作。

结语

  • Agent 让 AI 从"会说"走向"会做"。
  • 工程落地重在"可控、可评估、可治理";从小范围、低风险场景开始积累经验。
  • 欢迎将本文作为团队内部的入门材料与实践清单参考。
相关推荐
思绪漂移2 小时前
ReAct对“智能”做了一件什么事情
人工智能·agent
zhaomy20252 小时前
MCP技术让AI助手长出"眼睛":Web开发的革命性变化
人工智能
大模型教程2 小时前
RAG核心基础 Embedding 概念与技术详解
程序员·llm·agent
大模型教程2 小时前
一文搞懂大模型:何为深入理解Agent?
程序员·llm·agent
不做无法实现的梦~2 小时前
适合新手小白入门实现slam建图和路径规划的详细教程
人工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
热爱编程的小白白3 小时前
IPIDEA海外代理助力-Youtube视频AI领域选题数据获取实践
人工智能·音视频
AI大模型3 小时前
一文搞懂RAG:阿里70K算法岗为什么都在用它?
程序员·llm·agent
高洁013 小时前
面向强化学习的状态空间建模:RSSM的介绍和PyTorch实现(3)
人工智能·python·深度学习·神经网络·transformer
AI大模型3 小时前
面试官狂问的 28 个 RAG 问题全解析:一次讲透,从基础到架构优化
程序员·llm·ag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