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结尾部分有CSDN官方提供的学长 联系方式名片
关注B站,有好处!
编号: F047
视频
1 系统简介
系统简介:本系统是一个基于Vue3+Flask构建的微博舆情推荐可视化问答系统,整合了Neo4j知识图谱技术,旨在为用户提供智能化的微博话题分析与互动体验。系统核心功能围绕微博舆情数据的采集、分析、可视化以及用户交互展开,主要功能模块包括:话题推荐模块,根据用户偏好和实时热点推荐相关话题;数据分析模块,提供多维度的数据统计功能,帮助用户理解数据趋势;知识图谱可视化模块,通过多关系图表展示信息关联,便于用户直观理解复杂数据;智能问答模块,结合AI技术进行智能对话,实时解答用户问题并提供微博舆情应对策略;话题搜索模块,支持用户浏览或搜索微博内的热门关键词;用户管理模块,包含登录、实名制注册功能,以及个人信息修改功能,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个性化体验。
2 功能设计
该系统采用典型的B/S(浏览器/服务器)架构模式。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Vue3前端界面,前端由HTML、CSS、JavaScript以及Vue3生态系统中的Vue Router(用于路由导航)和Pinia(用于状态管理)构建。前端通过RESTful API与Flask后端进行数据交互,Flask后端负责业务逻辑处理,并利用SQLAlchemy(ORM工具)与MySQL数据库进行结构化数据的存储,同时整合Neo4j图数据库用于知识图谱的构建与查询。系统还包含一个独立的爬虫模块,负责从微博等外部来源抓取数据,并将其导入MySQL和Neo4j数据库,为系统提供数据支撑。
2.1系统架构图

2.2 功能模块图

3 功能展示
3.1 登录 & 注册
登录需要验证用户名和密码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会有错误提示 。

注册需要验证用户名是否存在 ,如果错误会有提示。

3.2 微博推荐 (协同推荐算法)
主页的布局采用了上侧是菜单,下侧是操作面板的布局方法,右侧的上方还有用户的头像和退出按钮,如果是新注册用户,没有头像,这边则不显示,需要在个人设置中上传了头像之后就会显示。
主页布局:

微博推荐 就是根据用户兴趣点推荐相关微博话题和内容:

3.3 话题舆情分析
对新闻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可以属于话题进行筛选:

3.4 知识图谱构造
通过代码对爬取到的新闻创建知识图谱导入到neo4j:

3.5 知识图谱可视化
展示知识网络结构

3.6 智能聊天
提供自然语言交互问答服务
blog.csdnimg.cn/direct/544c2655b7ba43be8459b58805d96d46.png)

3.7 微博内容搜索
支持关键词搜索微博内容,可以查看到当前话题的舆情的趋势


3.8 个人设置
个人设置方面包含了用户信息修改、密码修改功能。
用户信息修改中可以上传头像,完成用户的头像个性化设置,也可以修改用户其他信息。

4程序代码
4.1 代码说明
代码介绍:该代码实现了一个基本的协同过滤推荐系统,主要包括数据加载、相似度计算和推荐生成三个部分。通过构建用户-帖子交互矩阵,计算帖子之间的余弦相似度,并生成推荐列表。可以通过调用recommend方法获取特定帖子的推荐列表。
4.2 流程图

4.3 代码实例
python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defaultdict
class CollaborativeFiltering:
def __init__(self):
self.user_post = defaultdict(dict) # 用户-帖子交互矩阵
self.post_sim = defaultdict(dict) # 帖子相似度矩阵
def load_data(self, user, post, rating):
"""加载用户-帖子评分数据"""
self.user_post[user][post] = rating
def compute_post_sim(self):
"""计算帖子之间的相似度"""
posts = list(self.user_post.values())
sim_matrix = np.zeros((len(posts), len(posts)))
for i in range(len(posts)):
for j in range(i+1, len(posts)):
sim = self.cosine_sim(posts[i], posts[j])
sim_matrix[i][j] = sim
sim_matrix[j][i] = sim
return sim_matrix
def cosine_sim(self, vec1, vec2):
"""计算余弦相似度"""
dot = sum(vec1[k] * vec2[k] for k in vec1 if k in vec2)
mag1 = sum(x**2 for x in vec1.values())**0.5
mag2 = sum(x**2 for x in vec2.values())**0.5
return dot / (mag1 * mag2 + 1e-9)
def recommend(self, post_id, num_recs=5):
"""生成推荐列表"""
sims = self.post_sim[post_id]
return sorted(sims.items(), key=lambda x: x[1], reverse=True)[:num_recs]
# 初始化推荐系统
cf = CollaborativeFiltering()
# 加载数据
cf.load_data(1, 101, 4.5)
cf.load_data(1, 102, 3.5)
# 计算相似度
sim_matrix = cf.compute_post_sim()
# 生成推荐
recs = cf.recommend(101)